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境及实践路径分析

2020-10-13 12:16张澍东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困境分析流动儿童

摘 要:近几年,流动儿童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打破原来留守的局面,迈向城市生活,彰显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却愈来愈凸显,他们能否融入到城市生活,能否在城市中健康全面地成长,不仅影响到自身人格与价值观的确立,还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流动儿童更快地融入城市地带,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是城市化热潮依旧不退却的今天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分析;实践路径

相对于流动儿童,我们更加熟悉的是作为留守儿童的存在,从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人们观念的更替,打破了亲情两地分割的局面。

父母将年幼的子女留在自己的身邊,时刻关注子女的成长,能够大大减少受伤事件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互动,又能为孩子将来在城市中打拼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儿童来讲,来到城市之后既有初次体验的新鲜感,又有初来乍到的恐惧感,尤其是在融入城市这个大群体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境,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境

(一)缺乏公平的教育

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之后,面对学校主要两种选择。其一是进入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是在我国,民办学校(贵族民办学校除外)相较于公办学校来讲,无论是在教学水平还是教学质量、教师资质都比较落后,对于有入学资格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如果长期在一种懒散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很可能会沾染一些不良恶习,最终会成为“问题儿童”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其二是进入公办学校,在之前,户籍制度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最高的门槛,现在虽然已经取消户籍制度,但是流动儿童要想进入这种学校,还是会非常复杂,会额外交很高的费用,如果进稍微好一些的学校更是难上加难。

(二)缺乏广泛的交友网络

人们的交往实践促进了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作为人的交往实践,始终贯穿于人的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于流动儿童来讲,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差,交友网络相对比较单一是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流动儿童愿意与当地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但是由于经济经济水平、教育、文化背景、城乡差异等因素,再加上自身身份的限制,与当地的儿童接触的机会却很少。即便是居住在同一社区中,受城乡隔阂落后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使得流动儿童被“问题化”,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使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产生隔阂,难以建立交往关系。

(三)缺乏城市归属感

缺乏归属感是心理融入的一部分,也是最高层次的社会融入。虽然很多流动儿童跟从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流动儿童并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严重脱节,在城市生活中无法找寻归属感。一方面,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只是过着“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学校中也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同身份的其他流动儿童,活动圈极为有限,对所在城市产生疏离感。另一方面,他们会在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自卑感,这种自卑的情绪会让原本就恐惧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变低,导致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社会交往层面,会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尤其是在体验到城市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之后,会更为谨慎.

二、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自身交往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有很多流动儿童并非不愿意与当地儿童建立交往关系,相反他们更多的是想结实更多的新朋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却很少有与当地儿童接触的机会。再加上有一些流动儿童因为胆怯、不善言辞,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即便见面也可能只是擦肩而过。孩子们的天性是活泼的,在老家可能会成群结队的与小伙伴玩耍,但是来到城市之后,原来的交往技巧可能无法适应现有的环境,又没有合适的渠道获得新的交往形式,只能闭塞在自己的空间中,久而久之,会将自己与城市生活所隔离。

(二)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流动家庭都是以体力劳动维持生计,底层的职业类型决定了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经济收入的高低又决定了流动儿童的生活教育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由于流动家庭的收入比较低,使得他们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学校选择,都尤为被动,居住地大多为城乡结合部或者租房,流动儿童大多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会潜移默化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网吧、打架斗殴、赌博等,沾染上很多恶习,不利于社会化的形成。其次,由于居住地较为偏远,无法与城市居住人民接触,形成空间上的疏远,再者加上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相对来说学费比较少的打工子弟的学校,使得他们完全与城市儿童隔绝,并且强化了其与当地儿童的现实差距,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

(三)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流动儿童最常出入的场所之一,然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与教育制度的差异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至为关键。由于家庭与城市社会的双重压力,流动儿童更愿意将自己封闭在学校,在同老师与同学的交流中找到社会认同感。其次,大多数的民工学校是由多数流动儿童组成的共同体,由于民办学校缺乏正规的教育体系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影响流动儿童内心权威感、安全感的形成。

三、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实践路径

(一)鼓励流动儿童自发融入

流动儿童的自身成长状态是影响其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由于其年龄比较小,缺乏辨别是非、主观能动性的能力,要鼓励儿童积极融入城市生活,需要借助外界的推动作用。首先要帮助他们提高其自身的能力,通过社会、学校教育、集体活动、素质拓展等一系列的活动,改善城市流动儿童的成长现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应对外部环境随时变化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能力;其次要借助媒体和各种平台向城市流动儿童宣传积极正能量的城市、社区文化,激发他们对融入城市生活的兴趣,提升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学校或者社区可以通过举办文娱活动促进城乡儿童的了解与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城市居民的亲近感与被尊重感,以此建立自尊与自信,从而达到城市流动儿童主动拥抱城市的效果。

(二)加强父母的精神引导与情感支撑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流动儿童首要的成长教育环境,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给孩子提供精神引导与情感支撑。首先,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撑。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除了关心学习成绩之外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及生理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工作之余要多多的参与孩子的成长,不能以工作忙为理由而缺席孩子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可以组织流动家庭进行郊游,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支持。父母应该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父母必须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寻找满足感。下班之后检查子女完成作业的情况,并给孩子报辅导班、兴趣班或者请家教,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也会在无形之中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感。

(三)加强学校教育,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学校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是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学校的支持对其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应该改善办学条件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由于民工学校的教育资源比较落后,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其他同龄群体的优质条件,所以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弥补资源缺口。教育系统应该将民工学校合法化、规范化,给流动儿童提供稳定的受教育的环境并组织优秀教师到民工学校交流学习,带动落后的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学校领导与教师要引导流动儿童积极融入到班级群体,消除城市儿童的歧视与偏见心理。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培养流动儿童的活泼外向的心态,塑造学生团结平等的意识。

(四)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解决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要从制定与完善政策中入手,更要确保各项制度政策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中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政府机构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对城市流入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度,制定与执行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完善并监督流动儿童的保护措施,保证每项措施都能够發挥其最大的价值。其次,要对各项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尤其是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问题上,必须要对不合法、不正规的民工学校进行及时整顿,并且对一些高额的公办学校进行适当地调整,免除流动贫困家庭的学杂费,使得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能够在一起接受教育。

结 语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发展,关系到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帮助流动儿童成功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有助于满足流动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社会群体与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流动儿童接受城市文化,树立城市归属感,使他们从陌生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早日融入新的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区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 倪士光.《认同整合: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新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3] 黄晓燕.《外来工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与政策调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01).

[4] 刘震.《关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01).

[5]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06).

[6] 庄曦.《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05).

[7] 罗竖元,李萍.《社区文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现实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

[8] 汤子淳,单峥.《城市化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06).

[9] 陈晓宇.《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7(10).

[10] 韩锦梅.《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J].新西部,2018(02).

[11] 苏彬怡.《社会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9(07).

作者简介:张澍东(1995—),男,汉,山东省德州市人,济南市历下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困境分析流动儿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浅析农村电网的改革发展及困境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社会整合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