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定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2020-10-14 08:11
中成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茜草量瓶锥形瓶

杨 丽

(白银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白银 730900)

茜草系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L.的干燥根和根茎,随着人们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其药用价值也日益显现[1-4]。2010、2015 年版《中国药典》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的含有量测定方法采用一次过夜超声、二次化学反应提取后HPLC 法定量分析。但前期发现,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一次提取方法的选择、滤液的收集装置、二次化学反应的提取方法、装置等问题值得商榷。本实验参照文献[5-7],考察了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是否需要浸泡过夜、回流与水浴加热净化效果比较,以期为茜草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

1.1 试剂与药物 茜草来自甘肃省2019 年省评抽检任务,经白银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苏学秀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正品。大叶茜草素(批号110884-201606,纯度99.5%)、羟基茜草素(批号111898-201603,纯度98.5%)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磷酸、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超纯水。

1.2 仪器 MSA 125P-1CE-DA 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EL204-IC 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VWD 紫外检测器(美国Agilent 公司);恒温水浴锅。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其他同2015 年版《中国药典》(柱温35 ℃;体积流量1 mL/min;进样量20 μL),色谱图见图1。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参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制备,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药材(过2 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100 mL 甲醇,密塞,称定质量,超声(250 W、40 kHz)处理30 min,放冷至室温,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0 mL与具塞锥形瓶中,蒸干,精密加入甲醇-25% 盐酸(4∶1)20 mL,70 ℃下回流提取30 min,取出,立即冷却,精密加入3 mL 三乙胺,立即盖上瓶塞,匀速振摇后静置30 min,转移至25 mL 量瓶中,甲醇少量多次洗涤容器内壁,洗液并入量瓶中,定容,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药材6 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6 次,测得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含有量RSD 分别为1.5%、0.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 “2.2”项下对照品溶液20 μL,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羟基茜草素峰面积RSD 为1.2%,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取2.4”项下供试品溶液1 份,室温下于0、5、10、15、20、25 h 在“2.1”项色谱条件下各进样20 μL,测得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峰面积RSD 均为0.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5 h 内稳定性良好。

2.7 样品含有量测定 取药材粉末(过2 号筛),每批各2 份,分别按“2.3”项下方法和2015 版《中国药典》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各20 μL,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外标法计算含有量,结果见表1。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

3 讨论

在一次提取阶段,本实验选择甲醇、甲醇-25% 盐酸(4∶1)作为溶剂[5-7],超声(250 W、40 kHz)处理30 min、浸泡过夜后超声(250 W、40 kHz)处理30 min、加热回流30 min、浸泡过夜后加热回流30 min作为提取方法,正交试验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法为甲醇超声(250 W、40 kHz)处理30 min。考虑到后续研究中蒸干容器对实验的重要影响,又考察了具塞锥形瓶、烧杯、蒸发皿,发现具塞锥形瓶蒸干效果最好。二次提取容器与一次提取相同,能大大减少因残渣溶解不完全或转移过程中洒漏而导致的偶然误差。

在二次反应阶段,本实验比较了水浴上直接敞口加热水解、回流加热水解,确定为70 ℃下加热回流水解,可节省检验时间,避免溶剂挥发,减少检验难度,提高实验效率。2015 年版《中国药典》对加入三乙胺后的混匀时间未作出规定,而本实验发现加入3 mL 三乙胺后混匀30 min即可反应完全,但此时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具塞锥形瓶中会产生大量白烟,故应及时盖上瓶塞以确保反应完全发生。另外,反应液转移至量瓶后加甲醇少量多次润洗容器内壁,洗液并入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时,成分含有量更高。

表1 各成分含有量测定结果(n=10)

综上所述,2015 年版《中国药典》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含有量测定方法值得商榷。近年来,学者对茜草主成分含有量[8-9]及其指纹图谱[10-12]进行了研究,并标定了10~15 个色谱峰。本实验通过与HPLC 色谱图比对,发现随着pH 变化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之间会相互转化,故分别对两者制订标准并不能全面评价茜草质量。因此,建议在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含有量测定方法的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应对一次提取方法、滤液收集装置、二次化学反应条件、加三乙胺后混匀时间、反应液转移至量瓶是否需要冲洗等内容进行修订,并将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总含有量作为指标以使相关标准更准确、可靠、完善。

猜你喜欢
茜草量瓶锥形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照品中的残留溶剂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奶粉中的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对茜草生长、相关酶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高效液相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中游离硫的含量
Autoimmune hepatitis in a patient with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A case report
茜草炮制前后红外图谱分析
基于3D技术和偏光技术的茜草鉴别研究
隔空灭火
UPLC—Q—TOF—MS分析茜草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