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2020-11-16 06:04张妍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英语

张妍妍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此,英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述变得十分重要。现阶段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依然存在目标主体表述不清晰、目标行为程度表述不明、情感目标太过宽泛等问题。因此,应明确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主体,体现行为表现的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并针对学生的行为程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且行为条件须明确、具体,此外还要注重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表述。

关键词 英语 单元整体 教学目标表述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英语教师会混淆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使教学目标主体不清晰、表述过于宽泛,没有细化的教学目标很难对其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主体表述不清晰

目标主体表述不清晰是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源自教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混淆。许多教师误认为教学目标主体是教师,教师掌握课堂的节奏和结构,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实际上,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以PEP《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Weather为例,教师在对单元教学目标主体识别不清晰的情况下可能会这样表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引导学生进行流利的英文对话。”显然,这种表述方式突出的并非学生这一主体,对目标主体界定不清晰。

目标主体的不清晰不利于指导学生学习,不利于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丧失学习主动性,对英语学习产生抗拒心理。

2.目标行为程度表述不明

目标行为程度表述不明是教学目标表述中常见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较为宽泛,笼统地针对某一学习领域做基本说明,而不注重教学目标的细化。一般目标表述为“提高……能力,了解……知识,掌握……技能”等等。这些目标并没有说明学生能力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

在学习PEP《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时,教师为学生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常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提高阅读准确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针对这三个教学目标,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了解哪些动物常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该量化到什么程度?显然,这些问题并不能在以上教学目标中得到答案,不利于指导学生英语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

目标行为程度表述不明不利于制定英语教学计划,不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导致学生对学习任务无从下手,学习效率低下。

3.情感目标太过宽泛

情感目标过于宽泛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对情感目标的设定太过宽泛,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或对话中的情感表达,容易造成学习习惯的机械化、学习内容的单一化等。

在PEP《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Last week中,针对学生的周末生活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情感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将不同的情绪带入语境,能够在阅读和聆听时把握人物情感,并在生活中通过情感体会解决问题”。这一目标的制定并未清晰地说明如何将情绪带入语境,阅读应该把握什么情感,怎样通过情感的体会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太过宽泛,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忽视语言情感的把握,既不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口语的表达,使学生处在一个模棱两可的情感认知状况。

二、正确表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策略

1.目标主体必须明确

目标主体明确是教学目标表述中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教师应该区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避免进入教学目标表述误区,要制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而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任务。

以PEP《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school calendar为例,这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从学生视角出发,从学生个人的技能掌握方向出发,设定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对school calendar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动手制定自己的school calendar;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文介绍自己的school calendar;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12个月中不同节日的日期时间,如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显然,这些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激发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目标主体的清晰界定有利于落实教学任务,更好地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行为表现可操作、可测量

行为表现可操作、可测量是解决目标行为表述不明的重要方法。由于目标行为表述不明,大多目标行为设定过于笼统、抽象,形成了行为表现难以量化的局面。因此,教学目标行为表现必须可操作、可测量,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及时评价,也方便学生对自身能力提高程度形成一个综合认知。

例如在学习PEP《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Ways to go to school时,教师可为学生制定可量化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所有重点词汇,尤其是新词和短语,能够牢记汉意并在不同语句中识别其不同含义;学生能够流畅地依据本单元内容进行关于上学方式的对话,并且能够流利地朗读书中Lets talk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教材和课堂上所提及的交通规则,例如‘Red light stop and green light go‘The look right signal on the road in Hong Kong means you must look right before you cross the road‘a signal means dont touch the door in the subway等”。可操作、可测量的行为表现是教学目标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情况具有确切的指导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3.行为程度应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

针对学生的行为程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重要指导。学生由于年级不同、个人学习基础、能力不同,会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针对行为程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行为要求,对基础薄弱、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降低标准。除此之外,还要从学生各方面能力做出综合测评,从听、说、读、写多个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能力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PEP《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How do you feel,由于这一单元属于高年段学习内容,因此默认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从学生的个人能力方面着手:“学生可以流利地朗读课本上的对话内容;学生可以自主创新,进行新的对话内容拓展,流利地将所想内容表达出来;学生能够根据本单元主题完成一篇逻辑清晰、词汇较丰富的100~120词文章写作”。针对学生行为程度提出不同层次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况做出的实际决策,有利于均衡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

4.行为条件必须明确、具体

行为条件一定要明确、具体,切忌笼统模糊,最好细化到某一方面内容的某一个具体知识点。对某部分重点学习任务更要明确标注,作为指导学生学习任务的指南针。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为学生指明学习路径而不是学习方向,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行为,明确具体的行为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PEP《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t the zoo为例,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表述很好地实现了行为条件明确具体的要求:“学生通过教材例句的理解和教师课堂的讲解,需要熟练朗读和拼写本单元关于动物的重点词汇‘monkey‘tiger‘elephant‘giraffe‘cat‘panda等;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动物进行合理的描述,应用本单元所提到的形容词和句式,如‘Its small and thin.‘Its big and fat‘It has a long tail and big eyes等”。

行为条件明确、具体,有利于对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做出精准的评价,另外,在教学目标的表述过程中,明确具体的行为条件还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积跬步以至千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便于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科的情感、态度和表达上的情感运用,以及在学科基础上构建的价值观目标都是教学目标表述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尤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目标的设定要予以重视,及时检验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持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主动性。

以PEP《英语》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t the farm为例,这单元的主题是农场生活,对此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农场环境,知道农场里有哪些动物、农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能够对农场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对田园生活持有的态度;学生能够由农场生活的天然联想到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对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对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出相应的分析评价,对价值观存在偏差的同学予以引导纠正,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阐述自身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便于评价,有利于观测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思维模式并及时调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调动饱满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亚红.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

[2] 郑士强.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5(05).

[3] 王丽媛.论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07).

[4] 江晓东.论英语课程目标表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6(04).

[5] 陆立琼.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2).

[6] 史璐琼.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学,2019.

[7] 宾爱华.英语课时目标编写探究[J].培训与研究,2004(04).

[8] 刘馨. 学生语用能力培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9] 周诗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5).

[10] 盛雨儿. 单元整体教学与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11] 沈雯晴.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背景下语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也谈“单元整体”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英语单课有效教学探讨
单元整体教学,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