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20-11-22 06:28和丽娟葛锦润
运动精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纳西族实验组身体素质

和丽娟 葛锦润

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和丽娟 葛锦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和探讨;通过教学实验得出: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在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体现出重要教育价值,因而将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具有实际意义,同时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对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

很多学者认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该回到学校教学中,学校体育教学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的独特优势,应积极发挥学校体育教学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通过有效而又可行的途径进行。学校作为体育文化传播、保护和传承的摇篮,是民族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论哪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应该回归到学校教育中。如今,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为了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该把体育游戏放到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保护和传承。为此,本文通过在小学体育中进行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教学实验,验证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价值,探寻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丽江市玉龙小学五一班(52人)、五二班(48人)学生作为实验组,以五三班(50人)、五四班(50人)学生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为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尽可能搜集有关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及其文化传承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论证服务。

1.2.2教学实验法

对实验组安排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内容教学,对照组安排常规教学。实验时长为16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实验组进行的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一共有24个,其中室外体育游戏17个,室内体育游戏7个(见表1)。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器材由学生自己制作。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体能测试(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垒球),并对测试数据加以分析。另外,对学生进行教学体验问卷调查。

表1 实验组的教学内容

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 上肢投石器(类似弹弓)、老大打老二、古德点挖(类似打陀螺)、安部兹(打杏核)、坐龙椅(抬龙椅)、推车、射击 下肢猪泡尿球(类似手球)、草球(类似手球)、斗牛(类似斗鸡)、阿克拔类(拔萝卜)、次柯余柯金(类似单脚跳) 集体猪泡尿球、草球、阿克拔类、跑灌子(类似接力赛)、拔拔拉(类似手球)、偷狐儿(类似夺阵地)、老古老美余(老虎抱蛋)、打跳、跳方格、古德点挖、安部兹、坐龙椅、推车 个人转山(类似定向跑)、转海(类似定向跑)、赛跑、抓石子、昂古昂美余(类似母鸡棋)、母鸡棋、走子棋、投石器 速度耐力转山、转海、赛跑、跑灌子、拔拔拉 协调与灵敏偷狐儿、老古老美余、抓石子、打跳、跳方格 智力母鸡棋、走子棋、昂古昂美余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的测试数据以及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实验开始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身体素质指标及分析见表2。

表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的差异性检验表(x±S)

测试内容五一班(实验班)五二班(实验班)五三班(对照班)五四班(对照班)FP 立定跳远(米)1.73±0.201.71±0.221.75±0.211.74±0.230.75P=0.81 50米跑(秒)9.76±1.189.74±1.169.44±1.169.7±1.150.97P=0.51 仰卧起坐(个)33.88±8.1133.98±7.9535.63±8.0433.26±8.940.65P=0.90 垒球(米)10.77±2.2810.75±2.2910.72±2.1010.76±2.081.23P=0.24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垒球等身体素质指标上经方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0.05)。可见,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条件相近,具备实验的条件,可以实施教学实验。

2.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2.2.1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3可知,经过对实验组为期16周的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实验后,五一班立定跳远成绩从实验前的1.73米增加到了1.76米,五二班则从实验前的1.71米提高到了1.76米,两个实验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0.03米和0.05米;五一班50米跑成绩从9.76秒提高到了9.52秒,五二班则从实验前的9.74秒提高到了9.62秒,两个实验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0.24秒和0.12秒;五一班仰卧起坐成绩从实验前的33.88个提高到了34.95个,五二班则从实验前的33.98个提高到了34.96个,两个实验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7个和0.98个;五一班垒球成绩从实验前的10.72米提高到了11.07米,五二班则从10.76米提高到了11.03米,两个实验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0.35米和0.27米。这说明通过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实验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并且提高幅度较大。从检验结果来看,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高度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对学生进行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对比(=100)

班级实验前实验后tP 立定跳远(米)五一班1.73±0.201.76±0.184.840 五二班1.71±0.201.76±0.163.530.001 50米跑(秒)五一班9.76±1.189.52±1.064.150 五二班9.74±1.169.62±1.072.340.024 仰卧起坐(个)五一班33.88±8.1134.95±8.534.790 五二班33.98±7.9534.96±7.064.660 垒球(米)五一班10.72±2.1011.07±2.176.730 五二班10.76±2.0811.03±2.144.820

2.2.2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可见,五三班立定跳远成绩从实验前的1.75米提高到了1.77米,五四班则从1.74米提高到了1.76米;五三班50米跑成绩从实验前的9.44秒提高到了9.33秒,五四班则从9.72秒提高到了9.63秒;五三班仰卧起坐成绩从实验前的35.63个增加到实验后的36.78个,五四班则从33.26个提高到了34.24个;五三班垒球成绩从实验前的10.72米提高到了10.82米,五四班则从10.76米提高到了10.84米。这说明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后成绩有所提高。从值可以看出,在统计学意义上,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常规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积极的影响。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对比(=100)

班级实验前试验后tP 立定跳远(米)五三班1.75±0.211.77±0.154.750 五四班1.74±0.231.76±0.213.860.001 50米跑(秒)五三班9.44±1.169.33±1.124.470 五四班9.72±1.159.63±0.904.640 1分钟仰卧起坐(个)五三班35.63±8.0436.78±6.964.600 五四班33.26±8.9434.24±8.213.010.004 垒球(米)五三班10.72±2.1010.82±2.196.730 五四班10.76±2.0810.84±2.275.210

2.2.3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比较分析

表5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身体素质指标对比(=200)

实验组对照组差值TP值 立定跳远(米)1.76±0.171.76±0.180.0045±0.250.1770.86 50米跑(秒)9.52±1.089.48±1.030.41±1.480.2800.78 1分钟仰卧起坐(个)36.28±6.5835.46±7.660.82±9.960.8290.41 垒球(米)11.05±2.1310.82±2.230.23±2.920.7950.43

从表5可知,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的差值为-0.0045,50米跑成绩的差值为0.41,仰卧起坐成绩的差值为0.82,垒球成绩的差值为0.23。在统计学意义上,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与对照组学生差异不显著(>0.05)。

2.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应用的态度分析

表6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应用的态度分析(=200)

实验组(实验前)实验组(实验后)对照组(实验后)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希望6868%8989%7878% 不希望2626%55%1515% 无所谓66%66%77%

从表6可以看到,实验组学生希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从实验前的68%提高到了89%;不希望开展的,从实验前26%减少到5%;无所谓的,实验前后没有变化。希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学生占比提高幅度较大,不希望开展和无所谓的在实验后占比很少。这说明通过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有所了解,并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发生兴趣。对照组学生希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占78%,不希望开展的占15%,无所谓的占7%,可见对照组希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占比较高,不希望和无所谓的比例相对较低。据调查,虽然对照组没有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但是通过实验组学生了解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也希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这说明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愿意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

2.4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认知程度分析

从表7可见,实验组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表示很了解的,从实验前的11%提高到了13%;表示基本了解的,从实验前的28%提高到了79%;表示不了解的,从实验前的61%减少到8%。实验前,实验组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认知度不足40%,不了解的占大多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认知度明显提高。这说明在实验前,大部分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缺乏了解,通过教学实验绝大部分学生了解了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对照组学生表示很了解的占10%,表示基本了解的占35%,表示不了解的占55%,对照组学生表示不了解的占多数。在实验前,对照组表示基本了解的学生人数比实验组的人数多,表示不了解的人数也较少。这说明通过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实验,对照组受到了实验组的影响,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认识有所提高。

表7 学生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的认知度分析(=200)

实验组(实验前)实验组(实验后)对照组(实验后)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很了解1111%1313%1010% 基本了解2828%7979%3535% 不了解6161%88%5555%

3 结语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因此,将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具有实际意义,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对抢救、传承、发展、保护和弘扬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挖掘、规范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取其精华,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古法新玩;然后再将整合后的优秀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引入学校,编入校本课程。

[1]毕坚,朱嘉凯.云南少数民族体育大观[M].香港:香港中国和世界出版公司,1952:172-192.

[2]阿果,李世洲.云南少数民族概述暨传统体育项目辑要[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19.

[3]阿果.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J].民族工作,1994(4):12.

[4]唐承泽,张俊萱.哈尼族铓鼓的历史渊流及前景展望[C].红河学院学报,1991:139.

[5]文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综合分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6]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于振峰.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9]韦丽春,凌光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Naxi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Games into Primary School PE

HE Lijuan, etal.

(Lijiang Normal College, Lijiang 674199, Yunnan, China)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Y09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项目编号:2016ZZX273)。

和丽娟(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

葛锦润(1983—),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纳西族实验组身体素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锻炼
新发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