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在实践课中的渗透策略

2020-11-24 08:07黄剑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马岙小学许媛苑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新校区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授知识点运动

黄剑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马岙小学 许媛苑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第二小学新校区

学习掌握健康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健康知识,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转化,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一、课前设计抓准知识点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寻找相关的健康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学情,精心、巧妙地设计适合的教学手段,将健康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各教学环节。

(一)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知识点

备课之前教师要先熟悉教材,能够找出教材内容里所包含的健康知识,才能在课上有意识地选择1~2个健康知识点渗透于教学中。比如,在耐久跑的教材里,教师可以把跑步的呼吸方法、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耐久跑的时候,适时将跑步的呼吸方法以及“极点”“第二次呼吸”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有效渗透到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二)设计传授方式安排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可以在讲解示范、巡回指导以及课堂小结等环节巧妙设计传授健康知识的教学方案,将健康知识分解成多个知识点,利用小黑板或小卡片等形式进行提示,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讲解并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

二、课中实施穿插知识点

(一)规范行为中

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与最后的放松环节,通过在热身活动、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之后的放松等环节渗透健康知识,让学生加深认识并懂得准备活动与放松练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通过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如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队伍,不能留长指甲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进行环境卫生教育,让学生能够自觉爱护场地器材、维护身边场所环境卫生,强化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安全卫生教育,教会学生安全锻炼的技能技巧与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投掷项目中,教师就教育学生在练习时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通过阶段性学习的时机,适时渗透“运动处方知识”,教育学生根据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掌握水平来确定锻炼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运动负荷。

(二)技能学习中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传授运动技能的过程,随机渗透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学练,从而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提升练习的实效。比如: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随机教给孩子测量脉搏的方法,同时让他们知道用脉搏测试法可以测定并判断运动强度的大小,然后带着学生,让他们慢慢去体会自己的脉搏,在跑步前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运用“健身有效价值域”帮助他们掌握如何有效运用脉搏测试来调控运动强度,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从而科学地提高耐久跑。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在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也轻松获取了相关的健康知识。

(三)突发事件中

在体育教学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渗透相应的健康知识,同时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从中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当学生的脚踝不慎扭伤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立即停止运动,对脚踝进行冷敷,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受伤的脚踝抬高并加压进行包扎,防止患处发生充血或者肿胀,等到24小时之后再热敷,如果伤势比较严重,则要及时带学生去附近医院就医。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从中了解运动扭伤的相关知识,也学会简单的处理方法,争取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之中能学以致用。

(四)游戏比赛中

游戏、比赛环节是渗透规则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比如,大部分学生在比赛的时候容易紧张,为此,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渗透自我调节情绪方面的健康知识,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在比赛中舒缓紧张情绪,如深呼吸、比赛之前大声喊、原地跳等方法。在游戏比赛中,教师要仔细讲解游戏的规则,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会与同伴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也能为参赛的同学加油打气,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健康教育知识。

(五)活动环境中

室外体育实践课中,虽然会受到场地、气候、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这样的活动环境也往往成为向学生传递健康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在操场上经常能看到石子、沙粒、砖头等物品,这些往往容易使学生发生伤害事故,为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环境卫生与安全教育的认识,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健康锻炼的方式。

三、健康知识传授中的注意事项

(一)时间紧凑,言简意赅

教师讲解健康知识要选择适宜的时间,不占用学生的练习时间,讲解的内容要精炼、概括、重点突出,不要因为讲解的内容过多,而导致学生反感并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同时也影响对运动技术动作的传授,出现低效的教学现象。

(二)切合实际,符合学情

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导致他们理解、接受健康知识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为此,教师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点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挑选,并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度,从而增强健康意识,提高自护能力。

(三)把握适度,量力而行

如果教师在传授常见的运动损伤知识的过程中,遇到比较严重的运动伤害事故,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送医院救治,务必把握好适度,不逞能、不逞强,量力而行。

(四)优化内容,取舍得当

室外健康知识教学与室内健康教育课是有区别的,在室外渗透健康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它能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教师现场讲解、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获取健康知识,并更好的掌握、理解健康知识。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耐久跑中的“极点”“第二次呼吸”等;而在室内开展的健康教育课其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便于学生理解的,一般以ppt的形式展现,如合理膳食、吸烟对身体的危害等等。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健康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传授方式,便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猜你喜欢
传授知识点运动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传授技艺
不正经运动范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