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专题研究

2020-11-30 04:40栏目主持叶浩生
心理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心理治疗

栏目主持 叶浩生

主持人的话:积极心理学属于众多心理学流派中的年轻一代。1998 年,当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从他的女儿Nikki 那里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比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更重要”时,Seligman 就在心中点燃了改变心理学倾斜于异常心理这一局面的想法。2000 年,Seligman 和Csikszentmihalyi 在美国心理学会会刊American Psychologist 上联合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一文,提出了对心理学的新期待,即通过重点关注心理学的两大任务(让所有人的生活更美好、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来重新定位心理学研究。若以此作为积极心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积极心理学到今天只有短短的20 年历史。过去二十年间,积极心理学因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众多研究者的杰出贡献,不但在国际舞台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在心理学领域获得了蓬勃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国内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国知网搜索近5 年来主题为“积极心理学”的中文文献,我们可以查询到4932 篇发文,其中2019 年和2020 年就有2153 篇。这些发文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内研究者近年来对积极心理学研究付出的热情和努力。2020 年8 月5 日,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一专业机构的组织活动有利于为中国的积极心理学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积极心理学当前在中国的研究和推广都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未来将成为推动中国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强劲力量。

我们这组文章是出于对积极心理学相关问题的兴趣,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寻求启发和帮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治疗》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起源讲起,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其他心理学流派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指出积极心理治疗是一种用积极的视角来对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做出解读,并调动个体自身的内在潜力和品质以达到健康的治疗方法。《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选择了反叛“积极暴政”的思维取向。该文章基于幸福理论的哲学渊源,以及消极情绪在幸福中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讨论了消极情绪对幸福的积极作用。作者希望关于幸福的情绪研究可以跨越积极和消极的划分,促使积极心理学更加平衡和积极。《欢笑是快乐的源泉——面部反馈对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从具身情绪的视角看待积极情绪,在“情绪体验依赖于感觉运动的身体体验、认知过程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形成耦合”的具身情绪理论背景下,探讨了快乐的面部表情对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重点介绍了快乐的面部表情能够启动、调节和塑造积极情绪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问题的意义,可深化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进一步认识,把握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取向。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心理治疗
如何教孩子正确应对消极情绪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静心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