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2020-12-03 06:39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三塬学校陈克慧
青年心理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论德育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三塬学校 陈克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个人的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这表明国家不仅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地位,而且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小学阶段是人开始进入义务教育学习的开始,也是为成长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启蒙期和关键期。对此,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是把小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有道德的公民的关键,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现。对此,我做了如下思考与探索。

一、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国家愈发重视“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们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目前,我国虽然重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但许多学校的德育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不到位,而小学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实施,国家对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越来越重视,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诞生。从《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现状的缩影,现阶段我国教育开始更加深层次地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到深,逐步地培养小学生的“德”。我们还可以明确,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开始融入法治教育,德与法相结合,意在向小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们形成守法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悟到法的意义以及法的作用,并且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地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这些措施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正步入正轨,但我们的德育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1)新教材颁布的时间较短,部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教育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因此,没有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以自己的主观情感为主,一味地采用教材中的例子死板地传授知识,不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如当地的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等,另外还有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现状,教学缺乏相应的针对性。(2)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较少,甚至只有课堂课程教育,鲜少有课外实践活动,德育课程在安排上还存在课时较少的情况,而这些无疑都成了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阻碍。

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及对小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认知的不同阶段看待事物的层次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知“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认知水平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这也是正常的自然规律。而从整体来看,在注意力方面,有目的性和易干扰性是小学生注意力的显著特点,小学生注意力的维持,需要自身意志的帮助,同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小学生经常带着自身的情绪去注意。在记忆方面,小学生的不论是无意记忆还是有意记忆都在不断地发展,但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有意记忆会逐步超过无意记忆。而在思维方面,小学生的思维要结合事物的表象来帮助自己去理解,简单而言,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需要特意去引导,而是要用特殊的办法加深小学生们思维记忆。

(二)“德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是最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性的。正是如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一门理论的课程而已,它更是一门德育课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德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丰富小学生的精神层面,帮助小学生在人生道路的前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小学生在处理看待事情事物的时候具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事情应该去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触碰,这就指明了小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方向,为小学生今后人生能够高质量有意义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对策

(一)国外提升德育功能的借鉴

取其精华学以致用,借鉴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1)在美国的德育教育中,更注重方法的创新,增强德育教育对学生们感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各个学科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美国十分重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内有“忠诚宣誓”。对比而言,我国虽然也有升旗仪式,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此外,法国对应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则是“道德和公民教育课”,法国为提升德育功能,对学生的学时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每名学生每年应当学满三百小时,这种的明文规定促进了教育者对德育的重视度,法国在提升德育功能方面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和辩论的能力。(2)在日本的德育教育中,日本也对学生的学时要求进行了明文规定,即学生每个星期应当学习一小时,以此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

(二)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成为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垫脚石,对此我们需要用以下几个理论来进行指导。

1.多元化理论

多元化理论主要强调教学框架及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这个理论很符合小学思想品德的包容和丰富两大特征。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父母多爱我”中,对学生的感恩德育的培养可以以中国名人榜样为主,适当多拓展一下其他国家相关的著名故事来帮助学生去感悟。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顾名思义以人为本位,人本主义理论主要是以传统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完整的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注意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个体差异性,激励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文明礼貌等相关知识。

3.泰勒理论

有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可以达到基本目标;第三,怎样组织这些教育体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这四个问题放在小学思想品德上则是,我们使小学生达到我们培养要求应该予以相应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怎样去运用我们的教学经验?哪个经验最有价值?小学生学过后我们怎样能够确认我们的教学目标实现了?这个理论很容易引发我们的思索并在思考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4.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学的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学的理论提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这告诉我们教育和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应当远远多于教学大纲的内容,这对我们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的提升很具有启发性。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观点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做到“教学合一”。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观点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非常具有启发性,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上,不脱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德”,感悟“德”所带给人美的感受。

(三)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好课堂教学

在课堂学习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最基本的原则。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应当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种种缺陷,必要时多采用多媒体技术,动静相结合,以更多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教师教学时要及时摒弃落后不符合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情境的设置应当多样化,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牢牢地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深入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注意课堂中的小事情小细节,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例如:课堂教学中,要时常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倾听与赞美。当老师向学生提问时,应当使用“某同学,请你……”“请坐”“非常好”等这样的礼貌用语,学生正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听,回答完毕后,不管对错好坏,都要及时进行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必要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鼓掌。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懂得尊重是相互的,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对小组内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让学生感知相互肯定,也让学生能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同学在课堂上的相互帮助,应当让学生知道怎么样才更有礼貌,让学生形成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榜样故事的举例应多以我们国家的具体事例予以佐证,让学生感悟到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此外,还应当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总之,我们应当让课堂成为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主要阵地。

(四)发挥课余生活的价值

为更好地使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得到提升,我们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和探索:

第一,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深层内容,并且能够制定出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完善的评价方案。

第二,德育功能的提升一定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的生活能够成为德育的延伸,例如:在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的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学完课程后,回到家中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交流学习,让小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写成感悟,真正让学生明白,德育来源于生活。

第三,我们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之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教材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比如在植树节去参加植树活动;去敬老院开展敬老服务,以及学校多组织国家法律工作者对小学生进行演讲交流等,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参与的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感悟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四,学校作为小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场所,我们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朝气勃勃、整洁美丽、和谐、健康的环境,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不仅是小学思想品德中热爱学校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精神财富,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态度。

四、研究提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意义

我们教育者之所以研究如何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其意义在于:这是我们从事德育工作的需要,是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履行教育教学使命的实际行动。思想品德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的特点,这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总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的教育经验融合在一起,去探讨教育教学中各个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所疏忽的问题,让德育更好地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在研究与实践中能够创新德育工作,能够丰富德育工作,能够为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提升提供一个思路,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参考,同时这也是我国新课改下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负责任的表现。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是一件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而完成国家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让德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让我们的小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有德成为学生的内在灵魂,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真正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才能、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学生的今后能够快乐地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理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坚持理论创新
选择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