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闽东传统炮制技术的特色与发展

2020-12-12 23:43黄春情沈廷明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宁德3521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闽东辅料炮制

黄春情 沈廷明(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 宁德 352100)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制药技术[1],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中医药炮制理论,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古人云:“制药如练兵,率未练之兵不能克敌制胜,用未制之药难得药到病除[2]”,由此可知炮制对中药的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环境、气候等各不相同,各地的药材各具特色,加之各地的用药习惯、生活风俗、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炮制技术及理论体系,如岭南中药炮制技术、江西中药炮制技术、河南中药炮制技术、内蒙古中药炮制技术等,同时也在全国形成不同炮制流派,如四川的川帮、北京的京帮以及江西的樟帮、建昌帮等。但近年来,由于政策因素,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各医院纷纷关闭中药加工炮制室,不再开展中药炮制,并按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供临床使用[3],加上具备丰富炮制经验的老专家逐渐退休及离去,诸多传统特色炮制技术逐渐失传,后继乏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国内许多学者对传统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了广泛的整理与研究,目的主要是将传统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传承与发展,成果比较突出的有樟帮、京帮、川帮、建昌帮等,闽东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优势明显,但由于传承发展研究不足,导致濒临失传,本文拟从闽东传统炮制的特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多方面探讨。

1 闽东传统炮制的特色

1.1 用药部位的特色: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为净制,即分离出不同的药用部位或去除非药用部位[4],是中药炮制的基础工作,目前中药炮制品均按照药典要求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如莲子去心,鱼腥草取地上部分,海金沙取干燥成熟孢子,去除藤叶、栀子为果实入药等,而闽东地区较为常用的是带心莲子,仅去除果皮、鱼腥草则多选用新鲜的根、海金沙以藤入药、栀子以根入药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2 炮制辅料的特色: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主药疗效、降低毒性、改变药性影响着中药饮片的品质[4]。闽东地区炮制辅料的选择讲究“药辅合一”,主要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主药的疗效,最具闽东特色的炮制辅料当属童便及米皮糠。童便在闽东地区应用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认为童便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常作为跌打损伤类中药的炮制辅料,经笔者查阅资料发现确有记载,如《千金要方》称童便“乃伤科之仙药也”,《动物本草》谓其“滋阴降火、止血消瘀。治疗虚热、咳血、衄血、吐血、便血、产后血瘀、跌打损伤、血瘀肿胀等”,《伤科汇纂》亦认为“治折伤,推陈致新,其功甚大”[5]。童便在闽东地区做炮制辅料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与黄酒共制,可以用于洗、泡、浸、炒、蒸、煮、拌、煎、涂、炙等。米皮糠,亦称谷糠,闽东地区较为常见,《黄帝内经》认为“谷气通于脾”,谷糠味甘、性平、偏于补气,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补肾健脑的功效。在现今的炮制辅料中,麦麸为炒制健脾类中药的重要辅料之一,应用较广,而在闽东地区炒制健脾类中药多用米皮糠,麦麸较为少用,这可能跟当地米皮糠来源较广,而麦麸来源较少有关。此外,稻米、豆腐、白矾、滑石粉、朱砂、伏龙肝、酒、醋、蜜、水、姜汁、胆汁、米泔水等炮制辅料也都运用于闽东炮制之中,体现闽东炮制辅料“选择面广,而又不失特色”的特点。

1.3 炮制工艺的特色:闽东传统炮制工艺应用较多的有水制、火制和水火共制,三种制法各有特色,共同构成闽东特色炮制工艺,是保证闽东特色炮制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步骤。在水制方面,闽东特色炮制讲究“死水”跟“活水”,“死水”为静止的水,“活水”为流动的水,认为以含挥发油为主的芳香类中药在水制过程中要用“死水”,不能用“活水”,而对于根茎类中药则无需特别区分。在火制方面,扣锅煅法最具特色,在目前主流的炮制工艺中,中药制炭多为武火爆炒成炭,而闽东多采用扣锅煅法:将药物置于锅中,上盖一陶瓷锅,两锅结合处用湿毛巾封住,上压重物,先用武火加热,锻制湿毛巾成半干状态后改为文火,锻制毛巾呈无水状态时熄火,完全冷却后取出药物,如大黄炭、黄芩炭、藕节炭等多采用此法,此法相比武火爆炒,药物不易灰化,质量更好。在水火共制方面,蒸法最具特色,工艺上有清蒸、酒蒸、醋蒸、黑豆汁蒸、米泔水蒸、姜汁蒸等多种工艺。

1.4 闽东民间草药的炮制特色: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世居地,文化习俗、畲医药的应用对闽东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畲族人民对青草药的应用具有丰富的经验,对青草药的炮制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畲族人民常将半边莲鲜药采集后口嚼或捣烂后直接外敷用于治疗毒蛇咬伤,将母姜放炭火中煨热、捣烂后外敷治疗脚踝扭伤,还有将草药烧灰备用等特色炮制方法[6]。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也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但闽东特色炮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2.1 面临失传的危险:由于政策因素,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以后,各大医院均已关闭中药加工炮制室,经笔者调查,闽东地区各大医院仅宁德市中医院于2016年重新成立临方炮制室,其余医院均已关闭炮制室,加上一批老药工年事已高或已离世,现有的中药师和药工难以支撑特色技术传承工作,导致闽东特色炮制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2.2 对炮制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各地均对炮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王文凯对建昌帮特色炮制饮片米泔水漂苍术进行了研究[7],宁艳梅对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解热镇痛作用[8]进行了试验研究,而闽东地区对其特色炮制技术的机理研究为一片空白,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水制过程中讲究“活水”“死水”是否有科学依据,为何采用米皮糠而不是麦麸炮制药物,米皮糠在炮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采用米皮糠炮制的效果是否会比麦麸更好等等都需要研究。

2.3 缺乏饮片的炮制标准:闽东特色炮制技术大多为古书记载,依靠炮制人员的经验口口相传,缺乏标准,由于技术水平及理解偏差,导致在炮制过程中出现工艺控制不合理、火候控制不佳等情况,造成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整体质量。

2.4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以童便为辅料的炮制品有抵触情绪,认为其为人体排泄物,秽污不洁而不用,导致现今以童便制这一特色炮制工艺已基本淘汰,甚为可惜。

3 建议

3.1 加大扶持力度: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但是省、市及医院层面并未出台配套政策,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扶持闽东传统炮制技术。

3.2 加强对闽东特色炮制工艺的传承研究:闽东特色炮制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特色技术的全面整理和发掘,以论文或书籍的形式加以出版,同时可以成立闽东特色炮制培训基地,并且每年举行1~2次的培训。

3.3 加强对闽东特色炮制技术的发展研究: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探索中药炮制后的变化提供了可能,这是进一步阐明中药炮制机理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在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对闽东特色炮制技术进行发展研究,我们应进一步对特色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对生产参数进行确定,同时应该确定闽东特色炮制饮片的质量标准,使炮制质量更稳定,工艺更简便易操作,污染更小,效率更高,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炮制体系。

3.4 加强人才的培养:目前,从事炮制工作的老药工都年事已高或已离世,年轻一辈的中药专业人员虽然通过多年的中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但到了炮制工作岗位上,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特色炮制技术未能领悟其精髓,应发挥老一辈经验优势,加强对年轻一辈的指导,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笔者所在的医院就聘请一位具有几十年经验的老药工,以带教的形式指导,对年轻一辈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闽东特色炮制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使之熟悉并掌握闽东特色炮制技术的方法与工艺,对闽东特色炮制技术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成立闽东中药炮制技术人才库,以便培育出更多炮制人才,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4 总结

闽东传统炮制技术特色明显,具有悠久的历史,为闽东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流逝,闽东特色炮制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作为当代中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抓紧时间对闽东特色炮制技术进行整理及挖掘,多多请教老一辈炮制工作者,做好传承工作,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闽东特色炮制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对生产参数进行确定,理清中药炮制后的变化,让闽东特色炮制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炮制体系。

猜你喜欢
闽东辅料炮制
我的梦想
药片为什么大多是白色的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热销面料及辅料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药片为什么大多是白色的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