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2020-12-14 11:23董玉婷张宇霞刘玉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围术置换术病程

董玉婷,张宇霞,刘玉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为深入探析膝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向,降低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保障其术后康复效率[1],探究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次研究选择我院骨科中收治的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开展对照分析研究,并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病例共计12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9年7月,均为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折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的6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37±6.1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15±0.82)年;将60例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2.86±6.2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3.38±0.91)年;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具有骨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术前均无严重感染,排除存在免疫功能障碍者,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全程监督,并批准研究内容,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身体检测,护理人员需结合其术前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同时告知其手术疗效与手术必要性,针对其年龄,对高龄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普及疾病知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列举过往成功康复病例,提升其自信心;同时需分析患者潜在的感染威胁,留意其手术区域内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破损的发生[2]。(2)术前30 min需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预防,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选择植入性材料,早期进行抗菌性药物的应用,术中需严格遵守无菌化标准,对所有手术器械加以消毒,特殊仪器需在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消毒,并经清洁货梯送抵手术室,尽最大可能性降低感染的发生。(3)术后需留意患者伤口恢复进度,协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术后3 d内,均需通过静脉滴注的渠道给予患者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性指标监控,做好室内维生护理,定时开窗通风,控制温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单被褥,指导患者适度接触阳光,若存在感染情况,需立即更换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清洁后经紫外线进行消毒。

1.3 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其中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分值0~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式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共有尿路感染1例(1.67%)、肺部感染2例(3.33%)、切口感染2例(3.33%),术后感染率为8.33%;对照组患者中,共有尿路感染3例(5.00%)、肺部感染5例(8.33%)、切口感染4例(6.67%),术后感染率为20.00%;组间对比,(x2=13.752,P=0.002),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共有非常满意32例(53.33%),满意25例(41.67%),不满意3例(5.00%),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共有非常满意28例(46.67%),满意20例(33.33%),不满意12例(20.00%),护理满意度为80.00%;组间对比,(x2=11.584,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综上所述,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其术后感染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深入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置换术病程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