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14 11:23罗翠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胃液胃管循证

罗翠香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400)

急诊中毒包含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大量毒素进入到人体中会给神经系统带来严重损伤,导致肺水肿或者缺氧等,严重者甚至可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1]。该类患者洗胃时应确保彻底,充分排出所有毒素后,方可挽救其生命,但洗胃的过程中会给其带来损伤,因此,辅以有效护理措施对减少不良事件出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2],循证护理具体是指护士在护理理念中加入法学思想,同时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使法学思想贯穿在各个护理环节,结合临床护理经验、科研成果与患者实际需求给其提供出相应的护理。本文就予以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循证护理的效果开展分析,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共26例,其中包含16例男性和10例女性。年龄范围在5~82岁,平均(40.38±10.26)岁。中毒原因:8例为误服,6例为抑郁,7例为吵架,5例为恶病体质。中毒类型:12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4例为药物中毒,9例为食物中毒,1例为其他中毒。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组建护理小组:予以组内成员关于展循证护理的培训,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后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本情况开展全面评估,找到循证依据,同时加强生命体征观察;(2)总结出在洗胃的程中和结束洗胃后可导致的不良反应,查找有关联的文献和资料,评估问题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后和患者的情况相结合进行相应护理方案的制定;(3)体位摆放:和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其选择合适的体位,清醒者取左侧卧位,并轻柔触摸其胃部,洗胃的过程中需加强体位变换;对于不清醒或者不能有效配合者,需对其头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注意保持头部和躯干之间的协调性,避免胃管出现脱落现象;(4)洗胃液:明确患者的中毒类型后选择相应的洗胃液,情况不明时选择白开水或0.9%生理盐水,在洗胃的过程中应将洗胃液剂量维持在10~20 L,同时控制洗胃液温度在26~38℃,经消化道中毒患者洗胃液温度30~35℃接近体温为宜;(5)胃管: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开展评估后选择相应的材料并明确胃管的长度,插进胃管前需涂抹适量的石蜡油,并将胃管的长度延伸到45~55 cm和/或55~70 cm,确保其直接到达胃内;(6)洗胃方式:选择洗胃机间断性地冲洗胃部,加用特效类解毒药,包含阿托品以及解磷定等,同时辅以补液和给氧等综合性治疗,第一次灌入的液体量需控制在约10000 ml,直至洗出的胃液不存在异味、同时颜色澄清,后可间歇性地开展洗胃,每次时间在2~4 h,总共进行3次,对于严重中毒者需增加1次洗胃,反复多次洗胃能有效其中毒症状。洗胃液总量应控制在2000~5000 ml;(7)问题分析和工作总结:回归性分析并总结整个护理工作,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并完善护理方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洗胃后呕吐、因电解质紊乱虚脱及生命体征,勤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1)洗胃时间。

(2)并发症:主要是虚脱、呕吐等。

(3)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内容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等选项,对总满意度进行观察。总满意度=(一般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6例患者的洗胃时间是(27.52±5.08)min,其中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虚脱,并发症率是7.69%(2/26),16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9例一般,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是96.15%(25/26)。

3 讨 论

急诊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会使毒素由呼吸道进入到消化道,最终在机体中扩散,患者中毒后呼吸道中有较多腺体分泌,可导致肺部水肿,加重其缺氧程度,呼吸功能也会产生一定障碍,引发缺氧现象,甚至部分患者会因呼衰而死亡。此外,中毒还会一定程度损伤患者心脏,诱发中毒性心肌炎,而电解质紊乱、缺氧等会使心脏损伤更加严重,最终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3]。据有关资料显示,不彻底洗胃的急诊中毒患者死亡率高达10%[4]。从临床观察到:传统洗胃法理论中留置胃管长度45~55 cm,不适合全部患者,胃管侧孔没有完全进入胃内,导致胃液流出速度减慢,洗胃不充分,增加洗胃时间;循证护理法从解剖学角度分析留置胃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到剑突的距离是55~70 cm,这长度使部分患者胃管侧孔全进入胃内洗胃彻底。

对于急诊中毒患者而言,尽早清除其体内的所有毒素是抢救的关键所在,并持续配合解毒剂开展治疗[5]。目前在急诊中毒的治疗中多选择间歇性洗胃法,但有一定创伤性,可能出现呕吐和出血等较多不良反应,不利于其预后。伴随医疗事业日渐进步,循证护理开始被逐渐应用到临床,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作为一类新颖的护理模式,融合了理论依据与患者实际情况,预先提出了护理工作中现存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能缩短洗胃所需时间,促进洗胃效果的提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强调分析与总结,对目前护理方案中的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联系洗胃有关循证研究,大大降低了护理问题出现,提高患者满意度,更符合其需求[6-7]。笔者研究显示26例患者洗胃时间是(27.52±5.08)min,并发症率是7.69%,总满意度是96.15%,说明对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洗胃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满意度较高,更符合其需求。

综上所述,予以急诊中毒洗胃患者循证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液胃管循证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