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14 11:23萍,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护患儿科细节

李 萍,吴 楠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8)

儿科住院患者年龄较小,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差,且自我表达能力缺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患病后接受住院治疗易发生各种安全事件,如坠床、药物漏服或错服、跌倒、误吸及烫伤等事件,护士稍有不慎也会导致不良事件,威胁患儿生命安全,诱发护患矛盾,因此临床十分注重儿科护理的安全管理。近年来临床还提出细节管理这一全新护理概念,其实质为在特定环境中针对性管理全部细节问题,将风险最大限度减少,目前细节管理已经在临床各科室如内科、妇产科及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1]。现纳入100例住院患儿,详述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儿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患儿100例,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1.5~9岁,平均年龄为(4.5±1.2)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8±1.4)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在易发生不良事件之处张贴温馨提示等。观察组采取细节管理,具体如下:①强化儿科护士的培训工作:科室要重视护士细节管理理念的培养,培训相关内容并开展考核,使护士能够深入认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护理中保持细心与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相关隐患,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此外,要强化监督与管理工作,重点对象为新进或资历缺乏的年轻护士、治疗与责任护士等重要岗位及节假日、交接班及夜班等时间。②做好环境管理:针对儿科相关特点将各种警示卡与提示卡张贴在病床及相关硬件设施设备处,起提醒之效。对于皮肤水肿、破损或卧床时间较长者需将预防压疮卡张贴在患儿床头,卡片内容包括及时换尿片、多翻身、定期温水擦洗等,在易烫伤如暖气片、开水房及暖水瓶等处张贴防烫伤卡,避免患儿自主玩耍后被烫伤。婴幼儿无法对自身感受予以描述,因此护士要指导避免使用热水袋取暖。不同卡片可结合其目的使用不同形式或颜色,突出卡片内容上的重点,便于理解与阅读。③防止交叉感染:儿童自身有较低的抵抗力,易感染各种致病菌,因此一定要预防交叉感染。护士要将患儿家长作为宣教对象,将其安全风险意识增强;护士自身也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时严格按照六步法,定期紫外线消毒病房。④指导安全用药:因儿童尚在发育,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身体敏感于各类药物,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对药物的剂量与浓度予以严格计算,护士也要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对用药后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予以告知。⑤心理干预:患儿心智不成熟,有较差的接受能力,对白大褂易产生逆反心理,十分抗拒与畏惧,因此医护人员要保持耐心,在交流期间保持关心与亲切,对家长不良情绪予以疏导,保持理解,可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患矛盾。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获取的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卡方检验x2开展组间对比,若P<0.05提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1例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3例感染,3例跌倒,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527)。

3 讨 论

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护理、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的质量要求逐渐提升,而儿科患儿具备特殊性,因此临床十分关注如何提高小儿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细节管理的重点地位。因儿科住院患儿有较差的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之天性使然患儿多喜欢探索,故而易发生误吸、跌倒、烫伤等事件,引发护患矛盾,甚至威胁患儿身心健康。因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即使是细小之事护士也要保持敏锐,有利于及时找出护理期间不安全因素并积极预防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儿安全,有利于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2]。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比对照组14.0%更低(P<0.05),与报道相近[3]。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应用于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患儿科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细节取胜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