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2020-12-14 11:23孙玉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内科医护人员心血管

孙玉波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供应部,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来说,具有发病风险较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部分患者预后不佳[1]等情况。通过护理来对心血管内科进行辅助性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护理的风险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所以如何使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降低?对于我院两年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病例和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回顾并作出相应的总结,在对风险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讨论时,根据此提供可实施的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患者进行选择

通过对本院心血管内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治疗的共计759例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回顾并分析,在患者资料都完整的条件下,男患有469例,女患有290例,年龄在36~8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48±11.5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390例,心脏疾病患者167例,心律失常患者124例,其他病患者78例。

1.2 方法

通过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心脏内科进行治疗的759例患者的护理记录进行回顾分析,将病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着重讨论分析。

1.3 统计方法

将得到的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用百分数呈现,采用x2检验方法,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分布

对759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68例患者都发生过护理风险,发生风险率为8.96%.其中跌倒的风险率最高为38.12%,紧随其后的风险是坠床,风险率为30.12%。另外药物应用错误、患者样本送检错误、护患纠纷以及其他因素都是发生风险的因素。

2.2 护理风险因素

发生护理风险的因素并不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比如患者自身的原因,或者是医护人员出现失误、药物使用不合规等等。这些因素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所造成风的因素最高占56.16%,患者自身原因与患者家庭护理方面的因素分别为18.46%、15.86%紧随其后。

3 讨 论

3.1 护理风险分析

3.1.1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

从上述分析结论中得出,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坠床、跌倒。因为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患者的年纪较大并且伴随着体制差的特点,造成了病患行动不便。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晕、无力等症状,由于行动极其不便,所以往往会发生跌倒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况,在药物的作用下,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或头疼而造成风险发生。其他的因素如,更换药物发生错误或者血液样本的送检检测时出错,虽然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却是惨重的,医护人员更要注意。

3.1.2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所造成的风险因素,是主要原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较弱,工作不认真而导致。其次患者对护理知识的薄弱认知,以及对自身病情的错误估计都会是产生风险的因素。

3.2 风险防控措施

3.2.1 制定规章制度

为了是护理风险的风险降到最低,制定出护理人员必须遵循的制度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出,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是护理疏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由此,我们认为护理人员的操作必须做好规范性管理,从根本上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3.2.2 重视健康宣传

在患者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普及,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足够了解,强调在住院的过程中要特殊注意的问题。对从在较高护理风险的患者重点教育,在患者日常行动或者夜间如厕时都需要有人陪同。让患者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意识。

通过以上讨论发现,跌倒是最主要的风险事件,而导致风险事件的因素是护理人员的因素。因而,加强风险防控并制定相关制度,并且对患者做健康宣教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内科医护人员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