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法运用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20-12-31 03:50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谢德英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读后感阅读课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 谢德英

“以写促读”是始于写的读、基于读的写,将其运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实现学生阅读的深化,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以及写作能力有重要意义。“以写促读”教学法的运用可以突破教学瓶颈,让阅读课重新焕发生机。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此谈谈一些看法。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高中语文阅读课上经常出现教师“代替”学生阅读的情况。具体来说,教师常常综合新课标要求、教参以及课本给学生解读课文,如某一句话阐述了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课上,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是缺少发言和思考的机会,直接被教师“灌输”知识。严格来说,学生并未参与知识建构,虽然在阅读课上获取了诸多信息,但这些都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并非学生个人的解读,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而且整合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对课文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违背了高中阅读教学初衷,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高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法的运用优势

“以写促读”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带着问题、任务去钻研课文,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方向、目标,能够避免他们因为阅读而阅读导致阅读过程中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学生带着教师给的写作要求,或是仿写要求、续写要求去阅读,这样就能深入鉴赏句子,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解读作者表达的意思等,教师再给予启发和引导,阅读活动就会事半功倍。这样,学生更深入阅读课文,阅读水平相应地也会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写的过程中,他们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能得到锻炼,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三、运用“以写促读”法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基于句子仿写提升学生阅读鉴赏水平

仿写是一种常见的“以写促读”手段,顾名思义,仿写就是模仿作者去写作,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解读、鉴赏语言,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鉴赏水平均会得到提升。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内容优质,指导学生仿写能够让学生带着目标去鉴赏,充分感受这些句子的魅力。一般来说,在仿写之前,学生需要从语法、修辞等角度对被仿写的句子进行剖析。首先,从语法角度研究句子的格式是什么样的,是单句还是复句,而复句、单句又有多种类型,这些都需要去研究。其次,从修辞角度研究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最后,从结构角度,不同结构的句子语气是不相同的,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等。因此,引导学生带着仿写任务去阅读,对于提升阅读质量、阅读鉴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阅读课文《荷塘月色》时,教师鼓励学生仿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段话。它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荷塘上面的荷花与荷叶,富含意境之美。原本平淡无奇的月下荷塘经过作者的描绘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置身其境并且感到心旷神怡,眼前浮现出亭亭玉立的荷叶、洁白的荷花。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给他们尽可能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任意选择一处景色进行仿写,确保体裁、结构、语法等各方面的一致,字数也尽可能相等。带着仿写任务,学生逐字逐句品味这段话,并且融入自己的思考,才能在阅读与仿写中实现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课文续写拓宽学生阅读深度

续写是“以写促读”的常见方法,就是接着课文继续去写,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并且对人物特征进行揣摩,这种写作形式驱动着学生必须参与阅读活动并建构知识。续写要求有以下几点:(1)读懂原文,且以课文结尾为起点,发挥想象,继续写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与发展;(2)展开充分联想与想象,力求真实生动、合情合理;(3)续写文章在语言风格、特点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行为等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续写是一种能够有效磨炼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以写促读”手段。续写课文时,先对中心进行确定,结合中心构思故事情节;再展开合理想象,推测情节的发展,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想象几种结果、情况,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最后,续写要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确保上下文融为一体。

例如,阅读教学《边城》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结局“……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进行续写。为了给课文一个合理的结尾,学生需要深入阅读,对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形象进行分析,同时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梳理,通过对各种细节的揣摩,梳理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老船夫:重义轻利、淳朴善良、勤劳朴实、关爱至亲;翠翠:纯洁无瑕、情窦初开、活泼可爱、善良美丽;傩送:幽默风趣、淳朴善良、秀拔出群、英俊强壮。紧扣人物特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后面故事进行续写,并彼此分享。此举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真正参与了阅读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拓宽阅读深度。

(三)基于句子改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改写句子在“以写促读”训练中比较常见,改写与仿写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动,但是与仿写不同,它主要是指从不同角度重新去构建句子或写一篇文章,仿写要求句式、修辞等保持一致,而改写则不是,它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以写促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在古诗文阅读中,改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改写要求主要内容不变,但是在古诗文改写中,无论是修辞运用、细节描写、意境创造还是画面设置均有可发挥空间。因此,对古诗词进行改写有利于提升学生赏析水平,培养其创造性。

例如,指导学生阅读古诗《登高》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一句古诗的内涵,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古诗改编成散文。通过改写,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充分领略了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情感美等,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基于写读后感增强学生阅读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所以不得精髓,而写读后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要想写出来的感悟越丰富,就需要将课文读得越透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驱动他们深入阅读、品味,揣摩人物的心理特征,以此增强学生阅读感悟。换言之,只有深入阅读,感受丰富了,写读后感才会水到渠成。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情感丰富的《祝福》《雷雨》《鸿门宴》等课文时,这些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人物的性格复杂且具有多样性,故事情节也跌宕起伏,学生在读完后往往回味无穷,有很多想要表达的感想。因此,在阅读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驱动他们换位思考,将自己代入角色去感受、体验,在这个基础上阐述自己的个性化感悟,写出精彩的读后感。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运用“以写促读”教学法体现了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学生带着写作任务去阅读,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不仅阅读质量得到保证,而且锻炼提升了阅读鉴赏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合理运用“以写促读”教学法,通过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写作形式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读后感阅读课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