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uperPATH技术行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观察

2021-01-11 07:37李穗鸥李建生黎文武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假体

李穗鸥 李建生 黎文武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广州 5105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目前治疗髋部关节疾病的一种最有效方法,SuperPATH入路技术是从肌肉间隙分离显露,能够完全保留关节囊,术中不必切断髋关节周围外旋肌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临床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的热点术式[1]。但该术式在适应证上有较高要求,且对术者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传统入路术式,还需要通过一定学习曲线掌握,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2]。本院近3年来采用SuperPATH入路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与早期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59.74±11.83)岁,GardenⅢ型11例,Ⅳ型2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33-78岁,平均(59.37±11.25)岁,GardenⅢ型12例,Ⅳ型19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切开皮下组织与阔肌膜张肌,将后方外旋肌群切断,充分显露并切除后方关节囊,显露股骨颈部,于股骨颈小转方上方1.5cm左右处截骨,将股骨头取出以显露髋臼。扩髓器于股骨近端扩髓,选择合适的股骨柄置入其中,试模合适后,再将人工股骨头置入,待人工关节稳定后,逐次修复外旋肌群,逐层关闭缝合切口,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约72小时左右,视引流情况拔管。观察组采用SuperPATH入路术式。给予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保持术侧向上,患侧髋关节弯曲45°,患侧下肢向内收并内旋10°-15°,将大粗隆向上。自大粗隆顶点处向近端延伸6-8cm开一切口,沿股骨轴线切开,切口延伸至臀大肌筋膜层,对臀大肌进行钝性分离,从臀中肌与梨状肌间隙显露、切开关节囊,暴露梨状窝,从梨状窝处朝髓腔方向开一约0.5cm切口,开口钻扩孔后,用刮匙刮去股骨近端股骨颈沟槽中的骨质,继续扩髓,直至术前测量设定的假体位置,对股骨颈进行截骨,用斯氏针取出股骨头。于切口近侧髋臼缘骨膜下置入zelpi牵开器,远端关节内置入Romanelli牵开器,肉眼直视下去除髋臼、髋臼唇上残留软组织。经导向器置入钝性Trocar与套管,定位器取出,套管留置,经套管将髋臼锉的杆插入,于主切口内安装合适型号髋臼锉,打磨髋臼,用配套手柄经主切口置入髋臼杯,瞄准手柄确定臼杯位置合理,臼杯撞击器与瞄准器连接后,打击并固定臼杯,置入2枚螺钉。选择型号合适的股骨头与股骨颈,在髓腔锉内安装金属试模颈,向髋臼杯内安装试模股骨头,开口向上后方。钝性Trocar向髓腔锉顶部插入,尝试复位,试模颈复位到试模头。钝性Trocar尖端插入到试模颈上孔,通过两把器械的分离对抗,逐渐使试模颈和髓腔锉分离并脱位,去除试模颈、试模头、髓腔锉。清理髋臼,经套管用臼杯撞击器、内衬撞击器将相应内衬植入,安装标准头与颈试模,复位髋关节,调整髋关节松紧度与球体大小至合适位置,待髋关节活动度良好、稳定且试膜无脱出时,取出各试模工具,将同型号人工股骨头、股骨颈、股骨柄假体植入,牢固安装,最后将髋关节复位。自上而下关闭关节囊,逐层关闭缝合切口,通道处放置负压引流管。2组患者均于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抗凝药物治疗等对症处理,术后72小时无异常情况即可拔出引流管。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5 结果

5.1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5.2 2组患者各时间段Harris评分变化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时间段Harris评分变化

5.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有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有2例切口感染,1例假体脱位。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SuperPATH入路术式是对标准后外侧入路术式的改良,是真正的微创技术。手术切口仅有1个6-8cm的大切口与0.5cm的小切口,本研究中观察组切口长度仅为(6.47±1.05)cm,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切口长度。该术式是从梨状肌与臀中肌间隙进入到髋关节,无需切断周围肌群,能够完整保留关节囊与外旋肌群,最大限度降低了臀肌损伤。手术中对于植入假体的要求较低,借助于SuperPATH术式的特殊器械、在特殊体位配合下,在良好的术野显露与操作空间下,降低了对于假体类型的要求,且术中对髋关节活动度及稳定度进行了反复调整,保证了植入假体的稳定性,降低了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无1例假体脱位,对照组则有1例假体脱位。术中出血量低,创伤小,假体稳定性、活动度良好,因此加快了术后切口恢复;因术中髋关节周围关节囊韧带复合体与臀肌保留较为完整,术后功能恢复更快,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指导患者开展功能恢复,既能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又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窗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更满意。

该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股骨准备,以梨状窝为最佳扩髓开口处,扩髓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次操作,每一步均要保证到位充分,便于后续操作。还要用刮匙充分刮去小粗隆部松质骨,直至皮质骨,避免术后股骨柄不良下沉与微动。②髋臼准备:髋臼创削时,须通过定位导向器构建操作通道,并与主切口配合,以完成髋臼准备。为避免髋臼前上壁过度磨削,需要使用特殊器械钩住股骨近端向前侧牵开[4]。该术式对于年轻THA患者、高龄且合并有严重心肺等疾病患者、不耐受常规THA患者有良好的适用性[5]。但该术式需要较长学习曲线,初期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在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后,才能缩短手术时间,并满足平台期要求。该术式术野较为狭小,操作困难度高,导致手术时间较长[6],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要注意做好详细规划,精确计算关节周边解剖参数,准备好植入假体,熟练掌握解剖入路,熟练应用各种特殊器械,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综上分析,SuperPATH入路技术行髋关节置换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加快了髋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有良好疗效与安全性的髋关节置换术式。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假体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