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1-02-06 13:55何迎亚高远征马金霞张玉立蒋秋焕
全科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酒精性肝细胞肝脏

杨 嫚,何迎亚,高远征,马金霞,张玉立,蒋秋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干细胞中大量沉积脂肪导致肝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性综合征[1]。NAFLD若不加以干预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NAFLD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早期NAFLD发病较隐蔽,一般无特异性症状,病人大多数在体检时检出[2]。目前认为,NAFLD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有密切的关系[3]。另外,有研究发现,NAFLD发生率随病人血糖及血脂水平升高而升高[4]。因此,了解影响NAFLD发生的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尽早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从而及时发现及治疗NAFLD,避免病人病情恶化。本研究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探讨NAFLD发生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为临床防治NAFLD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体检中心2018年6月—2019年6月检出NAFLD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2版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治疗指南[5]对NAFLD诊断标准;②经肝脏影像学确诊;③病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②既往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肝癌病人;③有酗酒史或吸毒史病人。

1.2 方法

1.2.2 体格检查 病人体检前禁食8~12 h,由体检医生于清晨空腹抽取病人静脉血5 mL,并测量病人身高(cm)、体重(kg),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cm2);测定病人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各指标测定3次取平均值。BMI>28 kg/m2为肥胖;SBP/DBP>140/90 mmHg为高血压。

1.2.3 生化指标检测 抽取病人静脉血液5 mL,采用3 000 r/min速度进行离心处理5 min,留取上清液,并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测。①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应用罗氏公司Modnler PET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3.9 mmol/L为低血糖;3.9 ~6.1 mmol/L为正常,FBG≥6.1 mmol/L为高血糖。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Modnler PET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6.5%为正常,HbA1c≥6.5%为偏高。③血脂水平: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蛋白(LDL-C)及高密度蛋白(HDL-C),TG≤1.70 mmol/L为正常,TG>1.70 mmol/L为偏高;TC 3~5.2 mmol/L正常,TC>5.2 mmol/L偏高;LDL-C≤3.4 mmol/L为正常,LDL-C>3.4 mmol/L为异常;HDL-C>1.04 mmol/L为正常,HDL-C≤1.04 mmol/L为偏低。④血尿酸(UA):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UA 210~420 μmol/L 为正常,UA>420 μmol/L 为偏高。⑤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T试剂盒、GGT试剂盒由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LT≤40 U/L为正常,ALT>40 U/L为偏高;GGT3~50 U/L为正常,GGT>50 U/L偏高。

1.2.4 超声检查 由本院影像中心1名主治医师对病人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病人符合如下条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①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②肝内管道结构模糊不清;③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

2 结果

2.1 NAFLD病人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NAFLD病人家族遗传病史、超重、高血压、FBG、HbA1c、UA、ALT、GGT、TG、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常运动率、定期体检率及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NAFLD病人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影响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以NAFLD为因变量,以影响NAFLD发生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可知,NAFLD遗传病史、肥胖、HbAlc、UA、ALT、GGT、LDL-C是影响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经常运动、定期体检及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NAFLD属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综合征,该病不仅严重损害病人肝功能,而且会促进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进展[6]。近年我国NAF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7]。引起NAFLD发生的原因较多,了解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将有助于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从而降低NAFLD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Cox风险模型分析可知,家族NAFLD遗传病史、肥胖、HbAlc、UA、ALT、GGT、LDL-C是影响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如下:①相关研究指出,NAFLD病人中存在微小RNAa突变及表达异常的情况,当细胞质中微小RNAa突变达到临界值后会不断向细胞核转移,并最终影响转录因子家族中Tcf/Lefs相结合,从而影响c-myc、cyclinD1等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8]。有NAFLD遗传病史的病人易发生c-myc、cyclinD1等基因表达缺陷,因此其NAFLD发病风险较高。②肥胖是目前公认引起NAFLD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及高血脂在NAFLD发生及病情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大部分肥胖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患有高脂血症,从而导致病人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使糖脂代谢合成增加,并沉积在肝脏,引起NAFLD[9-10]。③HbAlc是反映以往3个月内病人血糖控制情况,HbAlc水平偏高说明病人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胰岛抵抗明显,因此该类病人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增加NAFLD发生风险[11]。④LDL-C是反映脂类控制情况,LDL-C水平偏高提示病人脂代谢异常,病人血脂水平较高,多余的脂类会存储在肝细胞中,从而增加NAFLD发生风险[12]。⑤UA偏高提示机体代谢异常,机体代谢异常会影响糖脂转化,导致糖脂大量积聚在肝细胞中,从而增加NAFLD发生风险[13]。⑥ALT、GGT属于肝功能标志物,ALT、GGT水平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NAFLD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细胞中ALT、GG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液中ALT、GGT水平升高[14]。

本研究发现,经常运动、定期体检及HDL-C水平是N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提示经常运动、定期体检及控制脂类摄入将有助于预防NAFLD发生。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锻炼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器官功能,促进脂肪燃烧,避免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肝细胞中[15]。早期NAFLD症状不明显,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NAFLD高风险人群,从而有助于临床对高危病人尽早干预。尤其对于有NAFLD家族遗传病史的病人更应增加体检频次,从而有效预防NAFLD发生。HDL-C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排出体外,当其水平下降时,胆固醇分解及排出体外的能力将下降,从而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积聚,引起NAFLD发生[16]。研究指出,通过规律运动,戒烟戒酒,采用橄榄油烹饪及服用贝特类或烟酸缓释制剂能有效提高HDL-C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调节脂代谢,预防NAFLD发生的作用[17-18]。

综上所述,影响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能有效预防及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猜你喜欢
酒精性肝细胞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脏里的胆管癌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