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流脉、现状与改进路径

2021-03-02 01:11郭欣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课程体系高校

郭欣

摘要: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经历了基础教育领域初具雏形、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历程中,存在层次结构较为合理,但课程模式较为单一;课程形式较为多元,但课程类型过于理论;课程体系相对完整,但衔接性有待提高;普及程度有所增加,但专业学位合法性机制有待完善的现实问题。选择独具特色的课程组织模式,搭建交叉融合的课程形式类型,形成完整有序的课程架构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合法性机制,是加快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课程类型;课程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2-0052-05

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头活水。而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厘清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的历史发展流脉,总结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的现实状况,探索创新创业课程改进途径,是本文拟探讨的三个问题。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发展流脉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最初萌芽期(1917—1992年)、发展上升期(1993—2009年)、全面展开期(2010年至今)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

(一)创新创业课程在儿童教育领域初具雏形

“五四”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民主、科学、自由等理念激发了教育领域的改变。“创新创业教育”在该时期名曰“创造教育”,其课程领域与研讨范围也仅仅限于基础教育领域。1917年,《教育杂志》发表了第一篇以创造教育为主题的文章,即《儿童创造力养成法》[1]。随后,1919年,《教育杂志》发表的以创造教育为主题的文章有7篇之多。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发表《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演讲和文章,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2]。1939年,陶行知在合川县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全面进行创造教育尝试,将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与儿童教育思想相结合,通过开展“创造月”“创造年”活动,取得科学创造、文学艺术创造等方面的成果[3]。

1978年改革开放后,创造教育很快兴起,全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课外活动中和专门创造课中的创造教育都空前活跃起来[4]。中国发明协会于1985年成立,协会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也为创造学的诞生奠定了组织机构基础[5]。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培养目标上达成了关于创业教育的共识,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同等的高度。1992年、1993年分别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教育协会、中国发明协會、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使全国中小学的创造教育有了正式的研究组织建制[6]。

(二)创新创业课程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

在基础教育创新创业课程蓬勃发展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与改革举措也积极向高等教育领域拓展。

1993年,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创造教育与创造学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为我国高校创造教育和创造学把脉定向[7]。1995年,中国发明协会成立了高校创造教育分会。199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MBA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立了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序幕,也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发端。199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创新教育”理念,同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在政策鼓励下,高校纷纷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2000年,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创业学”本科生选修课,这成为我国最早的创业教育课程;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8]。2005年,清华大学将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纳入课程体系。2008年,教育部设立32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创新创业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推进

2010年,随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性文件,其中对创新创业课程提出了更为系统、全面、精准的要求: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年,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首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做出了规定:“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9]”

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创新创业课程改革进一步作出指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10]”。2018年,《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出现“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政策条款,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方式的改革,首次肯定了大学生创业成果替代学位论文答辩的合法合规性。2019年,《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健全课程体系。”再一次强调了课程的融合性,要求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同时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二、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截止到2019年12月,已有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校累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2.8万余门。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层次结构合理,但课程模式单一

美国学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分为焦点模式、磁体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焦点模式的特点是某个学院内部开展的课程模式,以培养专业化创业人才、师资和研究者为目标;磁体模式的特点是面向全校性的课程模式,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辐射模式的特点是面向全校性的课程模式,其课程载体在多个学院同时开展,满足不同专业、科系学生的需求;混合模式的特点也是全校性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式,是磁体模式与辐射模式的混合,视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课程模式,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11]。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模式过于单一,主要是磁体模式,磁体模式以清华大学为典型代表。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是打通了各院系、各专业的局限,架构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层次、交叉性、立体化的培养课程体系。在不同层次设计各异的模块化课程,级级进阶。在本科阶段,向全校本科生提供的课程有:技术创新管理、创业训练营、优秀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课程。课程学时16~32学时不等,课程学分为1~2个学分。在研究生阶段,创新创业与战略系、经济管理学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计划、创办新企业、创新研究、创业研究等课程。课程学时16~32学时不等,课程学分为1~3个学分。在MBA阶段,创新创业方向课程是清华MBA的方向课程系列之一,主要面向富有创业激情、以创业为个人事业方向的学生。主要开设创业管理、投资管理、知识产权、创新与公司战略、企业战略创新等课程。除此之外,在研究生阶段,还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证书课程——研究生创新力提升辅修证书的相关课程,如涉及思维、创新方法、从创造力到商业化等课程,旨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二)课程形式多元,但课程内容侧重理论

创新创业课程按课程内容可大致分为知识类、素养类、实操类;按形式可分为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是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与创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非正式课程是课堂外进行的创业实践类课程,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企业孵化器等。

在课程内容上,创业知识类、能力素质类课程较多,创业实务操作类还较为薄弱。笔者调研了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开设的近200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主要有技术创新、设计思维、创新方法、从创造力到商业化、商业计划书撰写、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劳动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等67门。其中,属于创新意识类课程占比19.49%,创业知识类课程占比55.2%,创业能力素养类课程占比17.9%,创业事务操作类课程占比为7.5%。

在课程形式上,较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初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改善。如安徽科技学院构建了以社会资源为主的创新创业实践综合服务新模式,努力拓展校外资源,开展“启迪之星梦想课堂”“创客特训营”“创业导师训练营”“创业项目孵化”活动,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创业孵化链条模式,整合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创业资源,实现了从以校园教育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主。北京化工大学建设了校内创新创业体验馆及实训营,提供真实的模拟创业流程,如新公司注册、创业贷款申请、税务登记办理等创业相关环节。通过体验模拟创业过程,可以提高创业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企业基地体验实战区。

(三)课程体系相对完整,但其衔接性有待提高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已经较为完整。如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多向开展、分类教学、强化实践,以期满足不同专业、科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黑龙江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课程开放体系、通识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课程体系,开设了与之配套的创新创业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三个一”创新创业课程。基础类专业“三个一”课程包括开设一门基于专业的学科前沿专题课,开展一项学科专业调研,形成一项基于学科专业调研的创意,引导学生了解学科专业学术前沿及热点问题,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把握理论创新的现实要求与发展趋势。应用类专业“三个一”课程包含开设一门基于专业的创业管理课程、撰写一份跟专业紧密结合的调研报告、形成一份基于专业知识积累的创业计划书,引导学生巩固创业理论知识、运用创业流程。

上海交大将课程分为创业精神养成、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实践、实战、企业管理知识若干个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设置不同的课程,面对的教学对象也有所不同。如创业精神养成模块,开设创新与创业大讲堂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面向全校学生;核心课程模块有创业领导力、创业计划的制定与计划书写作,主要是面向宣怀班学生与部分其他学生,特色课程模块主要有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业、创业起步、创业案例,主要面向宣怀班成员和部分其他学生。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创业模拟、创业大赛、海外见习等課程,主要面向训练营学员。实战模块包括创办企业、创业基地见习课程,主要面向训练营学员。企业管理知识模块授课对象是全校学生。除此之外,创业学院学员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1.5~5年,完成全部课程修读要求准予结业,颁发结业证书,并自动获得申请参加创业实践考核资格。

目前,就创新创业类课程而言,大多可分为两类:一是理论类,二是实践类。理论、实践两大类课程较为丰富,但缺乏有机衔接。创新创业课程从内容上的进阶来说,是一个由“想法、创意”到“动机、企图”,最后再到“能力、实践”的过程。所以,就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进阶的衔接性而言,应遵循“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四个进阶层次而设计其课程体系。

(四)普及程度有所增加,但专业学位合法性机制有待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其专业学科归属及合法化机制。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作为专业,如武汉理工大学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创业管理硕士学位,浙江大学设置创业博士点,浙江大学进行中法创新创业管理双硕士联合培养,吉林大学设置创业教育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但严格从法律法规来说,仍然没有归属权和合法性机制。

我国学位类别分为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学术型学位按照13个学科门类名称授予。专业学位虽也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一般只设置硕士一级,少数学科设置博士一级。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完通过考核后没有严格意义的专业学位归属,大部分高校把创新创业作为一个研究方向,置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而很多国外高校把创业学作为一个专业,并在合法性机制上给与保障,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改进路径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独具特色的课程组织模式

就高校层面而言,各高校可以根据各自历史特征、优势学科来选择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模式,如以商科、管理类学科见长的高校可以选择焦点模式;工科类见长的高校可以选择磁体模式;而学科门类丰富、科系门类多且均衡发展、学生对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的高校,可选择辐射模式;还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组合,即混合模式。

从授课组织模式来说,要突破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加大案例教学、实践平台教学、虚拟教学的比重。案例教学可以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共同探讨创业中的现实案例。实践平台教学可以集中打造一批符合各地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操作平台,如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团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虚拟课程教学可以安排校内开设创新创业实体课堂的教师,集中录制与实体课堂相对应的精品网络课程,还可以邀请校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教授录制专题微视频,开展微慕课教学,着力构建线下与线上有机融合的课程组织模式。

(二)搭建交叉融合的课程形式类型

促进通识课程与实战课程有机结合。通识课程以面向全校学生选修的创新创业基础课为主,既有系统的理论教学,又有企业实地参观、见习,任课教师由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和本地企业创业导师共同组成。实战课程以创新创业实践班、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面向创业团队负责人开设企业实战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管理企业。

促进专业课程与素质课程有机结合。加强专业课程与素质课程建设,坚持在相关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需求,不断加强学分化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建设,做到课程建设有交叉、学生学习有融合。

促进培训课程与研修课程有机结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国内创业培训,更注重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到海外进行创业课程研修学习。一是开展创业实训。实行“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依托创业实训室,定期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开展主题培训。从不同学生群体的创业需求出发,分不同的主题与校外相关单位或机构联合开展系列创业培训。三是开展海外研修。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协同研发等多种方式,建立国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研修基地,联合举办多期海外创新创业培训班,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进行为期数周的创业理论、领导课程等研修培训。

(三)注重衔接,形成完整有序的课程架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是把新的事实和想法整合到已经存在于思想中的概念、记忆和信息中,并以这种方式主动地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衔接有序的逻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

要建立多元灵活、能力导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课程”著称的百森商学院,其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导向以为青年学生注入创新创业基因为根本目标,将创业意识、个性品质、核心能力整合到创业课程设计中,同时注重其衔接性,根据大一到大四本科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知识掌握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序衔接地设计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

要根据培养类别、学历层次、教学类型、受众对象来搭建完整不同的课程内容。如面对不同的学历层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内容是什么,碩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内容包含哪些,博士研究生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哪些,每个层次如何衔接,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学科特征来布局创新创业类课程结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健全保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合法性机制

理顺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归属问题,从学位制度上给予合法性地位。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高校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并颁发相应学位。

建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质量提升机制。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既加强对现有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资质的审核力度,又加大创业学科优秀博士毕业生的引进力度;建立省级创新创业导师库,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建立灵活多元的创业教学评价机制。转变科研“一边倒”的职称评审体系,构建融合学科教学、创业实效在内的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鼓励教师既深入课堂安心教学,又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全面调动高校全体教师开展教学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激情和活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引领者和培育者。在课程评价上,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优势,构建集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为一体的课程评价新体系,引导并促成高校创业课程评价由单纯的就业率和创业率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创业尝试的评价转向,向社会贡献评价转向,向学生自我评价转向。

参考文献:

[1]王伦信.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回溯——以民国时期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96.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7.

[3]范青.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创造教育[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0.

[4]李小平.创造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基本内涵[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4):62-66.

[5]胡引.刘道玉的创造教育思想与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0.

[6]宗荣秋.创造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教育研究,1999(8):16-19.

[7-8]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历史发端与科学表述论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81-186.

[9]毛荟,何云峰,王宁.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回顾与理性审思[J].重庆高教研究,2016(4):24-29.

[10]陈运贵.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检视[J].社科纵横,2017(11):166-169.

[11]WEST III G P, GATEWOOD E J,SHAVER K G.Handbook of university-wid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USA: Edward Elgar, 2009(10):15-35.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课程体系高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