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某地区医院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分析

2021-03-03 23:46李恒鑫桑旦拉姆朱骞巴谷曲尼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不合理医师科室

李恒鑫 桑旦拉姆 朱骞 巴谷曲尼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西藏阿里 859000

辅助用药是指有助于增加治疗药物作用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是相对于治疗药物而言的,本身无对因也无对症治疗作用[1]。调查显示,过度使用辅助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国98%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合理或不规范使用辅助用药的情况[2]。2015 年以来,控制辅助用药的使用被列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多个文件对规范辅助用药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卫计委《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在国家医政医管局和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的目录下制定出该院重点监控目录12 种。随着国家和相关省市一系列文件、规定的出台,如何管理和限制辅助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成为了医疗机构的焦点问题。为促进本机构的临床合理用药,对本医疗机构2017~2019 年12 种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 资料与来源

1.1 资料来源

从HIS 系统上抽取该院2017 年~2019 年12 种药品使用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2 分析方法

统计每种药品的销售金额、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各年度辅助用药销售品种的用药频度(DDDs) 等。采用WPS2019 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新编药物学》(第17 版)[3]规定的日剂量结合药品说明书确定各药的限定日剂量(DDD)值。DDDs=某药品的年销售总量/该药的 DDD 值。DDDs值越高,表明此药品使用频率越高。DDC=某药品的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DDC 可反映出住院患者使用该药品的平均日治疗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2017~2019 年辅助用药以及药品销售额相关数据 如表1

表1 2017~2019 年辅助用药以及药品销售额变化情况

2.2 统计2017~2019 年每个月辅助用药进入销售金额前30 的品种频次统计 如表2

表2 辅助用药进入每月进入药品销售金额前30 的次数

2.3 对2017~2019 年12 种辅助用药单品种销售金额、DDDs 及DDC 见表3-5

表3 2017 年12 种辅助用药单品种销售金额、DDDs 及DDC 情况

表4 2018 年12 种辅助用药单品种销售金额、DDDs 及DDC 情况

表5 2019 年12 种辅助用药单品种销售金额、DDDs 及DDC 情况

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对药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包括新增药品,更换药品规格等)

2.4 2 017 年~2019 年辅助用药的不良反应统计情况如表6

表6 辅助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2.5 2017 年~2019 年辅助用药使用及点评情况 见表7

表7 2017 年~2019 年辅助用药使用及点评情况

2.6 辅助用药不适宜情况 如表8

表8 辅助用药不适宜情况

3 讨论

3.1 对辅助用药不适宜情况进行分析

3.1.1 无适应症用药

注射用辅酶A 的说明书中指出其适应症为白细胞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地热的辅助治疗,而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选择使用注射用辅酶A。丹红注射液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麻痹和中风,而在外科骨折手术患者中也使用该类药物,并无相关适应证。

3.1.2 用法用量不合理

患者脑梗死,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说明书指出,一次30mg,临用前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每日两次,14 天为一个疗程,而病例中选择的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四天。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的疗程太短。

3.1.3 联合用药不宜

肝硬化选择注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根据三种药品说明书来看,三种药物皆适用于肝性疾病,而对于应该使用某种药品或者需要联合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患病情而看。

3.2 如何对辅助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

3.2.1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和人员

首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辅助用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有时其对疾病的转归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检验报告,依据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合理应用[4]。为规范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应由医务部门和药学部门牵头,邀请本医疗机构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和临床药师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新编药物学》等相关指南和用药说明,制定本医疗医疗机构的用药指南。检查的对象包括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检查的内容包括用法用量、是否有适应症用药、溶媒的选择、给药频次、给药疗程、联合用药、用药禁忌等。除开展处方专项点评外,还需加强临床医师辅助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患者进行辅助用药方面知识的宣教[5]。

3.2.2 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 HIS 基础上,在临床医生工作站和药房工作站流程中嵌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软件,对包括辅助用药在内的所有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前端实时干预,主要体现在对医生医嘱中的用药情况进行审查[6]。审查内容包括用法用量、是否有适应症用药、溶媒的选择、给药频次、给药疗程、重复用药、用药禁忌等。对于系统审核出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由临床药师复审,对不不合理的情况与临床医师沟通,从而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3.2.3 建立药品动态检测机制

每月由点评成员对辅助用药的消耗情况、DDS、DDC 等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辅助用药金额在全院前30的药品,上报医务部门,由医务部门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对于一年内出现3 次以上的药品进行限量采购,出现3 次以上的的药品,通过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表决,考虑是否更换或者淘汰此类药品。

3.2.4 建立奖惩机制

每月将点评情况与临床科室沟通,建立合理用药沟通单,对于屡教不改的,上报医务部门。针对处方、医嘱点评和专项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的科室和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表扬;对不合理使用的科室和前10 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7]。医务部门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临床科室进行评分,将评分的结果与医院科室年度评优、个人绩效、个人职称等情况挂钩。

综上所述,我院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率为27%,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实在五适应症用药和用法用量不合理。为减少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一方面建立医院的辅助用药的点评制度和引进合理用药的软件,促进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医院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辅助用药的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合理用药的考核体系。除此之外,临床药学定期到科室进行培训,在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指导和培训,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升医师合理用药水平[7],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而有效的管控辅助用药对于规范用药、降低患者医疗费用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

猜你喜欢
不合理医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国医师节》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神回复
爱紧张的猫大夫
差评不合理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