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导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建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1-03-03 23:46赵翠霞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手术室考核评分

赵翠霞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 四川成都 610100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临床护理教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随着对护理专业内涵的重视,在校护生操作技术临床思维的培养,技能考核的标准化建设已经受到高度重视[1]。在操作技能指导的过程中,恰当、实时、科学的评价方案,对于增加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发展,完善考评体系,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护理大专生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体系[2]。因此,设计临床导向的护理操作技能评价方案从而提高护生临床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就临床导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建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实训教学技能考核方法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实习两个月以上的护理专业学生80名,将80 名实习护生按随机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各40 名,A 组中男性3 名,女性37 名,年龄19~23 岁,平均年龄(20.36±0.48)岁;B 组中男性5 名,女性35 名,年龄19~22 岁,平均年龄(20.40±0.46)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自愿接受相关培训,并且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强;②所有实习护生均为大专学历;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A 组

实习护生按照原有的外科手术室护理技能考核标准进行学习培训。考核标准包括护理管理20 分、护士职业素质20 分、护理安全20 分、及专科质量30 分。

1.2.2 B 组

按照通过向临床专家及教学专家的咨询拟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学习培训,主要包括以下:

(1)考核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临床专家咨询及教学专家的咨询,对现行的实验教学大纲内容进行优化,在重视基础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尤其注重临床护理思维与临床护理操作;

(2)考核体系内容:①技能操作考核:以外科围手术期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为例(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手术台上的消毒铺巾与配合);②职业素质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态度、职业道德、团结协作、仪容仪表以及行为规范;③护患沟通考核:内容包括面部表情、语言技巧、身体姿态、专业知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④效果评价。

(3)考核方法:为了检验考核标准的实用性,临床护理及教学专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培训以及实行考核。过程:①第一节培训课程,指导老师向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考核标准的介绍,并详细解说评分方法,在研究对象未接受培训前,根据制定的考核体系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试验前考核,并记录各项评分;②指导老师按照建立的拟考核内容章程示范操作,对A 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实训。两组实习护生均进行为期1 周的培训。

1.2.3 培训结束后

80 名研究对象深入临床学习,与临床老师共同探讨内容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反复思考和修改适合高职院校护生的考核方法和办法。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考核评分

所有实习护生均于培训前、培训后进行考核根据拟建立的考核标准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及评分。评分方法:技能操作考核100 分(外科洗手20 分,穿手术衣20 分,手术台上的消毒铺巾与配合60 分)、职业素质考核(政治态度、职业道德、团结协作、仪容仪表、行为规范各20 分)以及护患沟通考核(面部表情10 分,语言技巧、身体姿态、专业知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各18 分),以评分高为优。

1.3.2 比较两组培训后效果评价

统计两组实习护生培训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在试验结束后,对所有实习护生进行自我评价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巡回护士评价、手术医生评价,均采取自制的评价问卷,建立评价群,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包含在内,创建评分链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评分;待患者术后情况稳定后,进行病床前随访,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以不记名方式统计患者满意度,每项总分10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考核评分 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考核评分比较[(),g/L]

表1 两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考核评分比较[(),g/L]

注:a 与同组培训前比较,P <0.05。

2.2 比较两组培训后效果评价 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后效果评价()

表2 两组培训后效果评价()

3 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及其相关专科病人进行手术的场所,历来是各家医院非常重视和给予关注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管理水平、手术护理配合及业务水准都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效,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仪器设备、手术器材的进展十分迅速,更加要求护士不断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水平[3,4]。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护士即是医疗的提供者又是医疗的协调者,在护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护理信息,护理信息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科学技术信息、为诊疗服务的业务信息和护理管理的信息[5]。护理管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照顾、关怀和舒适的工作过程,并认为护理管理的任务是通过计划、组织以及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指导和控制,以达到为患者提供有效而经济的护理服务目的[6]。从医院人员构成上看,护理人员约占医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占卫生技术人员的二分之一,是医院诊疗技术工作中的基本队伍,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7]。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考核评价与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在校护生技能评价广泛存在“重步骤、轻结果”的现象,导致护生在临床护理专业课程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实际脱节,观念与临床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临床工作适应度较差,用人单位满意度下降等后果;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风险系数较高,一旦发生不良事件,不仅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对医务人员来说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8-10]。因此建立临床导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把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转变成以临床护理思维整合技能操作模块综合性考核以培养出临床所需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成了当下的关键所在[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不同考核标准相关内容培训前,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 >0.05);培训后,B 组的考核评分明显高于A 组的考核评分(P <0.05);B 组实习护生培训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巡回护士评价、手术医生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A 组(P<0.05),说明建立临床导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可行性高,通过该标准培训能够有效培养护生整体护理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临床导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建立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对实习护生的评价,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室考核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给爸爸评分
我的好奇心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