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诊断胆囊癌及其周围组织侵犯的影像学特征

2021-03-03 23:46刘振次旦旺久银武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炎胆管

刘振 次旦旺久 银武⋆

1 西藏大学医学院 2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西藏拉萨 850000

胆囊癌是胆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0.6%~3%[1],且发病具有隐匿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胆囊癌多伴有胆囊良性疾病,可能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刺激有关[2]。胆囊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影像技术诊断难度大,被发现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此时的治疗及预后效果非常差,5 年生存率仅为20%[3]。超声检查是胆囊等腹腔脏器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多排螺旋CT 增强检查在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中晚期肿瘤大多数可发生转移,可侵犯周围器官,也可通过动静脉、淋巴转移到远处器官。因此,增强CT 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中晚期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及周围组织侵袭,是胆囊癌的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像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病检确诊的胆囊癌患者17 例,旨在分析胆囊癌影像诊断及周围脏器侵袭及转移的影像分析,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胆囊癌患者17 例。其中男性4 例,女性13 例,年龄35~82 岁,均值(59.59±12)。17 例患者中皆有间断腹痛史。纳入标准:1)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2)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3)在我院做动态CT 增强检查且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1)外院及影像、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2)有胆囊手术史的患者;3)合并有其它肿瘤及严重疾病等;4)胆囊癌复发患者。

1.2 检查方法

17 例患者均使用Siemens 64 排螺旋CT 扫描,扫描方式包括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脊上缘水平,扫描前进行胃肠道准备,扫描参数:120kV,250~400mA,层厚5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结合病灶影像进行多层面重组,获取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诊断胆囊癌的金标准,由我科2 名以上主治医师评估动态增强CT 对胆囊癌的影像表现及周围脏器侵袭、转移情况,意见不一致时,结果讨论后达成一致。观察的影像指标包括是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是否伴有胆囊结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梗阻性黄疸、是否有肝转移及腹腔转移以及胆囊癌的影像表现。

图a-d:分别为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 a.平扫可见胆囊增大,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其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突向腔内,密度欠均匀,夹杂结节状高密度影及片状低密度影;b.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片状低密度影不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逐渐减弱

2 结果

2.1 胆囊癌影像分析 见表

表 影像特征分析(n,%)

2.2 动态CT 增强分析

胆囊壁增厚型表现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增厚后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节型表现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其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突向腔内,密度不均,增强后上述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型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充满胆囊腔,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详见如上图。

3 讨论

胆囊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不高,本研究显示胆囊癌易发生女性,女性发病率:男性发病率=3.3:1,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5]。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同胆囊炎及胆管系统疾病症状相似,对疾病的诊断有时会产生误诊,等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此时患者病情风险高,治疗手段局限且困难,预后差且生存率低。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时,癌细胞易侵犯胆囊周围的正常组织如肝内外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肝脏、腹腔、淋巴结等远处转移情况[6]。因此,增强CT 对侵袭及转移病灶的早发现、早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病灶位于胆囊底部的癌灶易发生肌层浸润,因为胆囊壁的肌层与粘膜层相连,病灶浸润肌层后,向浆膜层侵袭,甚至向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侵犯,形成转移[7]。在临床上,B 超是诊断胆囊疾病的常见检查手段,费用低,无辐射,可发现胆囊结石及占位病变,但对胆囊癌周围组织侵袭、远处转移及并发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显示,胆囊癌易累及肝内外胆管,肝内、腹腔及淋巴结转移,并常伴有结石(64.7%),其中以肝内外胆管及肝周围侵袭及远处转移最常见,达50%以上,可能与肿大淋巴推移或癌细胞侵犯胆管所致,与以往的文献报道相符合[8,9]。以往文献显示胆囊癌累及胰腺,但本研究未见累及,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有文献报道CT 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的诊断率高达85.8%[10],其中影像学分型胆囊癌结节型最为多见(40%),本研究显示结节型胆囊癌也多见(47.1%),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1]。厚壁型胆囊癌还需要与慢性胆囊炎、胆囊腺肌症及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鉴别。

综上所述,胆囊癌早期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因此,结合增强CT 检查技术非常重要,B 超是早期发现胆囊占位病变的关键,增强CT 检查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影像技术,胆囊癌周围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的增强CT 具有清晰的影像特征。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可以较早的诊断和控制病灶,提高诊断率及降低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癌胆囊炎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肝胆管结石症取石后胆管壁病变及其转归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胆囊癌误诊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