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布比卡因在成人创伤性髋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

2021-03-03 23:46周志伟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卡因创伤性丙泊酚

周志伟

甘肃省市山丹县人民医院 甘肃张掖 734100

创伤性髋脱位属于少见的重度骨骼损伤,一般是因为房屋倒塌或车撞等巨大力量对人体进行冲击产生的,对骨骼间相对关节面造成破坏,促使其发生移位和髋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到了患肢的功能运转,进而产生肢体障碍,促使髋关节脱位而无法及时的复位,对于骨骼之间的供血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诱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我院探讨丙泊酚复合与布比卡因在成人创伤性髋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间30 例的成人创伤性髋脱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 例,男10 例,女5 例。年龄20~50 岁,平均年龄(30.15±5.65)岁。对照组15 例,男9 例,女6 例,年龄21~50 岁,平均年龄(30.25±5.5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和动脉血压等各项数值,保证面罩吸氧2L/min。对照组:采用缓慢静脉推注0.75%布比卡因1.2ml+10%葡萄糖液0.6ml。观察组:首先,静脉缓慢推注1.0~1.5ug/kg,浓度为10ug/ml 的芬太尼,推注速度保持在5~10ml/min,再缓慢推注1.0~1.5mg/kg,浓度为10mg/ml 的丙泊酚,推注速度保持在5~8ml/min。直到患者安静入睡和睫毛反射消失后,并且患肢保持静态时,实施手法复位,在实施复位术中可根据患者的反应追加20~50mg 的丙泊酚,如在复位术中HR 的频次低于每分钟50 次,则需要静脉注射0.5mg 阿托品,当spo2小于90%、呼吸频次小于每分钟8 次的时候,实施辅助通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疗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若(P <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疗效时间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时间对比[]

3 讨论

目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药是布比卡因,1963 年布比卡因首次被合成,后来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包括区域神经阻滞和脊麻以及硬膜外麻醉等。在1979 年,AIbright 学者首次报道了因为注射布比卡因而导致心脏骤停的案例,如果过量或误入血液,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一旦患者产生心肌毒性反应则容易发生休克性猝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应对药物和措施[1]。

目前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为丙泊酚,其临床特点为见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能够快速复苏并且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在持续输注之后不会产生蓄积,对于循环和呼吸影响较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1998年,BRAY 学者提出了丙泊酚输注综合症的概念,如果大于48 小时持续输注丙泊酚或剂量大于每小时4mg就会诱发丙泊酚输注综合症,临床输注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两个条件合理调控输注时间,避免诱发综合症[2]。

芬太尼具备酯键,同时肝肾功能不会对其代谢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芬太尼是全麻当中首个超短效阿片类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患者苏醒时间较快,非常适合使用在临床当中,通过将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患者实施麻醉可以缩减丙泊酚的用量,从门诊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与人流术的使用当中可以充分证明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药物,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

而芬太尼属于一种新型的µ型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迅速和作用维持时间短等特点,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可快速将其水解成非活性代谢产物,清除半衰期很短,为5~8 分钟,对肝肾功能没有依赖性,所以连续用药也不会有副作用,但此药注射剂量过小,没有鲜明的镇静作用,但注射剂量过大,又容易产生呼吸抑制和循环等。此药与丙泊酚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在消减彼此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

芬太尼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呼吸,所以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之前为患者提供五分钟氧气,在手术过程中坚持使用面罩供养的方式,虽然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没有出现低氧,但是依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加大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力度,必要情况下需要给予患者辅助呼吸。阿片类药物能够是患病人员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然而丙泊酚能够有效的抑制呕吐,通过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够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种手术大部分都是急诊手术,并且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的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麻醉医生经过科学评价之后方可进行麻醉,同时把全部患者当作饱胃状态,备齐急救吸引设施,避免患者出现呕吐返流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观察组30 例成人创伤性髋脱位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疗效时间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等疗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

传统治疗创伤髋脱位的首要方法为采取镇痛措施,在患者被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情况,给予机体充分的肌松和止痛后,实施手法复位治疗。整个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可能因为医师对于操作的不熟练,而导致实施手法复位治疗中摆动患者体位而导致患者感到异常疼痛,存在较大的生理干扰等缺点。通过调查证明,两种方法都能够起到镇痛效果,但从药物的镇痛效果和见效速度上来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见效速度和镇痛效果要比布比卡因更快也更强,同时能够避免对患者造成生理干扰,能够合理地避免因为椎管内麻醉手法导致的体位摆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优越性鲜明[3]。

综上所述,对成人创伤性髋脱位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能够有效缩短疗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快速和有效的镇痛效果,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干扰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卡因创伤性丙泊酚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