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2021-03-03 23:46郭莹莹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宫素出血量产后

郭莹莹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河南洛阳 47100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分娩期,若处置不当极易导致产妇死亡[1]。临床上将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妇正常分娩后1 d 内出血量超过500 mL 或剖宫产术后出血量高于1L[2]。研究[3]指出,剖宫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发人群,其中约70%的产后出血是因宫缩无力引起。若能及早恢复产妇宫缩力可有效防止产后出血情况,对改善产妇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产妇产后出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多胎妊娠等[4]。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直接作用于子宫肌层,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发挥止血的作用[5]。缩宫素是肽类激素,由垂体后叶分泌,可发挥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6]。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时治疗及防止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但关于二者在高危产妇中的应用尚未可知。因此笔者开展本研究,探讨二者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救治的101 例高危妊娠产妇为对象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诊断符合高危妊娠临床标准;(2)均接受剖宫产;(3)产检显示胎儿无异常;(4)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治疗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症;(2)严重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3)凝血功能障碍;(4)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5)生殖道、产道损伤或畸形;(6)胎盘前置、胎盘早剥产妇;(7)合并宫颈癌。101 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0)。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26.83±3.52)岁,平均产次(1.02±0.23)次,孕周(38.72±1.25)周,平均孕次(3.38±0.46)次,体质量指数(25.83±3.39)kg/m2。对照组平均年龄(25.98±3.67)岁,平均产次(0.96±0.19)次,孕周(39.10±0.93)周,平均孕次(3.32±0.42)次,体质量指数(26.03±3.42)kg/m2。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产次、孕周、孕次、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产妇分娩后立即宫体内静注10U 缩宫素(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982,规格:1 mL:5 单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宫体肌内注射250 µ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mL:250 µg/支)。所有产妇持续用药,至产妇出血量<100 ml/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 d、3 d、5 d 患者子宫下降幅度(膀胱排空后,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距离);记录患者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包括子宫复旧不良、输血、子宫切除。

采集术前及产后5 d 患者空腹静脉血 离心分离上层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试剂盒购自北京恩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试剂盒购自上海纪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平;采用AU55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检测血清血红蛋白。

1.4 疗效评价

患者在给药20 min 内宫缩反应增强,出血量明显减少为显效;患者接受二次给药后半小时内宫缩反应有所恢复,出血量控制良好为有效;患者接受给药后宫缩反应未发生改变,出血量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产妇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血清学指标等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不同时间子宫下降幅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子宫下降幅度比较(,cm)

表2 两组不同时间子宫下降幅度比较(,cm)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4 两组预后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复旧不良4 例(7.84%)、输血1 例(1.96%)、子宫切除1 例(1.96%);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复旧不良19 例(38.00%)、输血6 例(12.00%)、子宫切除1 例(2.00%)。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1.76%(6/51),低于对照组【52.00%(26/50);χ2=18.883,P<0.00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临床一直将防止产后出血作为研究的重点。此前,临床对于产后出血首先采取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方选用手术治疗,但手术为有创治疗,对产妇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患者产后恢复[7]。是以探寻有效的止血手段或药物预防产后出血,对改善产妇预后大有裨益。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有缩宫素,但缩宫素的代谢速率较快,且作用位点较少,当药物剂量饱和后,增加剂量对子宫的收缩并不呈现正相关关系[8]。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长效制剂,可持久强烈的对子宫产生刺激[9]。既往有学者[10]指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缩宫素无效的患者止血率高达90%以上。但关于二者联合在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对其进行探究。

通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用药后止血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提高产后止血作用。同时比较两组子宫下降程度,结果发现研究组子宫下降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依赖性,进一步证实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长效性,表明二者联用对高危产妇的疗效较好。产后出血患者子宫收缩力下降,对肌层的压迫力有限,无法通过自身减少出血,且有研究表明,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组可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恢复患者微循环。笔者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发现,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合用可改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高危产妇预后,促进患者子宫复旧。

综上,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合用防止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疗效较好,降低患者出血量,改善预后。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下一步将探讨不同用药剂量防止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定最佳治疗剂量。

猜你喜欢
宫素出血量产后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