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

2021-03-03 23:46许春玉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婴母乳喂养

许春玉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南灵宝 472500

女性在第一次生产时对产后的自我护理以及育婴相关知识都比较匮乏,且初产妇产后通常由于喜悦、焦虑等情绪相互交织,会出现较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波动较大、产后抑郁等,不仅危害初产妇的身心健康,延长产后恢复时间,还会对后期的育婴状况产生影响[1,2]。针对此类情况,医院通常会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帮助产妇恢复,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水平。其中母婴床旁护理是产科临床的新型护理模式,注重让产妇与新生儿同室,由护理人员紧随床旁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细致护理[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前瞻性选择2016 年11 月~2018 年11 月于我院成功分娩的初产妇100 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 例)与对照组(50 例)。观察组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8.32±3.36)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32±1.46)周;分娩方式:经阴道33 例,剖宫产17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8 例,高中14 例,大专及以上28 例。对照组年龄23~34 岁,平均年龄(28.62±4.43)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72±1.40)周;分娩方式:经阴道33 例,剖宫产17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9 例,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29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P >0.05),有可比性。产妇已知晓本研究详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首次生产;单胎妊娠且为足月生产;新生儿经检查确认健康。(2)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者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因疾病等因素导致无法使用母乳喂养。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护士小组不断接班,实行24h 护理,内容包括对产妇进行常规的生活干预、健康教育与育婴指导,在治疗室、沐浴间等处对新生儿进行集中护理,包括沐浴、脐部护理、预防接种、抚触与听力筛查等项目。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由资深护士组成专门的护理小组,让母婴同室,所有护理项目均于床旁展开,包括:①核对新生儿健康状况与信息并告知产妇,将新生儿放入产妇床旁的婴儿车内,让产妇可以轻松观察到新生儿,并注意做好对产妇的饮食、卫生与作息上的护理工作;②实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如何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并在产妇枕旁放置一本健康知识手册,让产妇随时可以翻阅,如有疑问可随时询问护士;③了解产妇乳汁状况,为产妇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等营养的食物,同时指导产妇正确使用母乳喂养新生儿,如有错误及时纠正;观察新生儿排尿状况,指导产妇正确更换尿不湿;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同时向产妇讲解沐浴时间、水温、动作等,便于产妇理解,沐浴后擦除胎脂,用浴巾包裹,消毒、包扎脐部。在干预期间,护理人员需帮助产妇建立养育新生儿的信心,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预防产后抑郁。两组均护理至产妇出院。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结束时,采用产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产妇的自护能力,分为责任感(20 分)、自护概念(30 分)、自护技能(20 分)、健康知识水平(30 分)4 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4]。②采用本院自制的育婴知识量表评价产妇的育婴技能,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α 为0.833,重测效度为0.824。包括婴儿抚触技术、沐浴、脐部护理等项目,每项从物品准备、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评估,满分100 分,70 分以上为掌握,掌握度=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ESCA 评分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的ESCA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后的ESCA 评分对比(,分)

2.2 育婴技能掌握程度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育婴技能掌握度对比[n(%)]

3 讨论

产妇的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若这二者得到有效提升,则产妇分娩后可以更好地照顾自我,养育新生儿[5]。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与医护水平的提高,医院以及产妇自身对自我护理能力和育婴技能愈发重视,而母婴床旁护理则是顺应这一要求诞生的新型护理模式,也是产科临床护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6]。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是让产妇和新生儿同室,并让护理人员时刻陪伴在产妇床旁,一对一地进行生活上的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ESCA 评分与育婴知识掌握度较对照组高,说明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的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分析原因在于,在母婴床旁护理过程中,主动告知初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可减少初产妇的担忧情绪;对初产妇实行一对一知识教育指导、告知其相关健康知识有利于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加其对新生儿护理的了解。相关的医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有效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并且新生儿吮吸时会促进乳汁的分泌,这对子宫的收缩十分有利,能促进产妇恢复[8]。告知初产妇母乳喂养重要性,并在母乳喂养时告知其正确的喂养方式可以及时纠正初产妇的错误认知,提高育婴水平;指导初产妇对胎儿进行沐浴、抚触以及脐部护理有利于初产妇出院后较好地养育婴儿。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初产妇的自护能力以及育婴技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婴母乳喂养
半躺式母乳喂养法对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meta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进社区
我的月子经:从纯母乳喂养到体质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