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导浊汤配合西药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分析

2021-03-03 23:46裴海丽
西藏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性贫血血透西药

裴海丽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 甘肃武山 741300

当人体肾功能受损而不断减退以后,就会造成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量不足,进而引发肾性贫血。各种肾脏疾病患者在疾病晚期均容易出现并发肾性贫血症状,尤其是慢性肾病终末期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简称血透)的患者,通常是肾性贫血症高发人群,不但会为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阻碍,而且长期以往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针对长期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西医多以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为主,虽能取得确切效果,但单纯使用西药的临床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2]。本文应用生血导浊汤配合西药针对于长期血透患者肾性贫血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2020 年3 月本院肾内科接受长期血透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68 例。通过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4 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17 岁~60 岁,平均年龄为44.71±6.92 岁;病程7 个月~3 年,平均病程为1.44±0.23 年;其中糖尿病肾病11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 例、尿酸性肾病1 例、癫痫性肾炎1 例、慢性肾盂肾炎2 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13;年龄16~59 岁,平均年龄为44.88±6.90 岁;病程8 个月~3 年,平均病程为1.43±0.29 年;其中糖尿病肾病12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9 例、尿酸性肾病1 例、癫痫性肾炎1 例、慢性肾盂肾炎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经统计分析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符合2014 年《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关于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 岁至60 岁的患者;③6 个月内未接受过输血及相关手术治疗;④规律血液透析时间大于6 个月,透析频率为每周至少3 次,透析时间为3h 以上。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拒绝服用中药或不配合治疗者;③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④合并心、肺、肝疾病严重并发症者;⑤近1 个月内有输血史;⑥近2 个月内有使用肠道外铁剂治疗史;⑦伴肿瘤、白血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血液透析,具体方法为:做好相关准备、接管后就可开始透析,透析时先将血泵开动,将血流量调整至200ml/min 以上,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肝素泵注入量,设置合理的透析温度和跨膜压,对仪器的运行是否正常进行检查。单纯超滤者,打开仪器超滤键后,将跨膜压调整至患者所需值即可开展超滤;序贯透析前需先超滤1~2h,关闭超滤后即可开始透析;高低钠透析者需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透析液的钠浓度;低温透析者则需将透析温度调整至34~35.5℃,结束透析前30~60min 需先将肝素泵关闭。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叶酸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药进行治疗。口服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15),1 次10mg(2 片),1 日3 次;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33),1 次150mg(1 片),1 日1 次;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3056),1 次5000U,1 周2 次;持续治疗8 周。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同时再加服生血导浊汤,具体药方为陈皮、半夏、当归各12g,川穹、大黄各9g,白术、熟地、茯苓、白芍、山茱萸、藿香、枸杞子、丹参各15g,党参10g,生黄芪30g,;由本院制剂室煎煮,每日1 次,每剂用水煎2 遍,每次取汁100ml,2 次混匀后早晚各口服100ml,持续服用8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和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一个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其肘静脉血4mL,采用离心机离心10min,离心速度为2000r/min,离心结束后取血清待检,其中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

1.4 疗效评定标准[4]

患者贫血症缓解或消失,Hb 升高≥20 g/L,RBC、HCT 升高≥20%,则评为显效;贫血症状缓解,Hb 升高≥10g / L 但<20g / L,RBC、HCT升高≥lO%但<20%,则评为有效;贫血症状没有任何缓解或病情恶化,Hb 升高<lOg / L,RBC、HCT 升高<10%,则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情况[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HCT、Hb 水平的对比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HCT、Hb 水平的对比情况()

注: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EA、MALB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EA、MALB 水平比较()

注: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表示P<0.05

3 讨论

终末期慢性肾病患者在进行长期血液透析之后往往会存在贫血症状,贫血诱发的原因之一是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或与反应低下[5]。目前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西药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因该药物可促进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提高,但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红蛋白相互反应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而铁剂与叶酸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维持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结构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肾性贫血患者往往因食欲较差而导致铁剂与叶酸摄入不足,因而在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同时,给予肾性贫血患者铁剂和叶酸[4]。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人体肾脏的球旁细胞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可促进红细胞增殖分裂而生成更多数量的红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贫血症状能够起到有效改善的作用,但其对肾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因而临床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5]。

从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上看,慢性肾脏病并发肾性贫血是本虚标实之证,因为该病的症状既有“虚劳”、“肾劳”的表现,又有“血虚证”,该病之本是脾胃虚弱或受损,由于脾胃虚弱而使滤血、造血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失养,便形成了血虚证;同时,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精血本同源,若患者肾虚,则同时也会出现血虚的症状[6,7]。由于患者气血运行不畅以及肾脏功能减退,导致体内出现瘀血、水湿及浊毒,三者即为标实,在上、中、下三焦处相互胶结,影响患者体内之气的正常运行,不仅容易造成患者气血损伤,还会进一步导致其血虚[8]。针对肾性贫血,中医学上主要采取健脾补肾加上化瘀降浊的药方组合方式,生血导浊汤中的生黄芪、党参、当归及白术能够健脾益气生血,在现代药理中均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促进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水平增加,进而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状态;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和白芍均具滋阴养血之效,进入肾性患者体内可促进其造血细胞增殖,提高造血速度;丹参和川芎能够养血活血、化瘀理气,进而抑阻血凝,从改善肾性患者肾脏血流方面来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藿香、半夏、茯苓和陈皮配伍应用能够化痰湿与泻浊毒,可促进肾性患者脾胃消化,利于铁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大黄具有祛瘀泻浊的功效,可促进尿毒素的排出,降低BUN、CREA、MALB 水平,改善肾功能;再加入可起到调和诸药作用的甘草,整个药方补泻兼施,最终补而不滞[9,10]。本次研究在西药的基础上加服此方,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血功能和肾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及RBC、HCT、Hb 水平与BUN、CREA、MALB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生血导浊汤配合西药治疗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和肾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性贫血血透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透室里的悲欢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自助透析的成功可以复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