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取消背景下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策略

2021-03-06 07:00罗元元王海营黄祥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眼视光院校人才

罗元元,王海营,黄祥国,胡 洁,高 颖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世界性竞争出现转向,以人才竞争为主的竞争方式体现出来。行业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职业水平。职业资格证是一种职业技术类证书,其所发挥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技能符合其专业资格,让学生多接触实际工作以具备职业技能,使得职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发挥职业人才培养作用,对选人和用人也起到导向性作用。由于取消职业资格证的专业各不相同,各专业又各具特色,需要总结眼视光技术专业在职业资格证取消背景下的改革策略,以供同行借鉴。因此本文以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策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研究。

1 深入调查研究,把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脉搏是提出改革策略的前提条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了解到在职业资格证取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规模需要做出调整,专业分布也要发生变化。针对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不利的问题,通过调查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学生以及授课教师,同时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企事业单位和高职院校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了解到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不仅有知识要求,还有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收集我省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情况研究报告以及可行性论证报告等,将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整理出来。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做出调整;高职院校在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中没有明确定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仅重视技术技能,并没有传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在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没有明确职业定位,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职业观念存有偏颇,即认为脑力劳动是受社会认可的,体力劳动不受到尊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目标上存在偏差,人才培养就会存在局限性。

在职业资格证取消背景下,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改变了注重职业技术培养的习惯,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综合水平。在职业资格证被取消之后,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面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转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从而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根据调查研究得出,职业资格证取消背景下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2 明确人才需求,是提出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的关键

人才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人才需要能力。在社会大环境中,当代消费者与眼镜行业都迫切需要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的高素质验光和配镜人才。现阶段,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都急需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根据对各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在选择眼视光技术专业员工时注重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与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会参考其所在母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水平,员工之前的实习经历与外貌形象,是否拥有资格证等[1]。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1.1 全方位将文化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将院校自身特点发挥出来,注重学生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并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增加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人文、心理、管理等综合素养。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政治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核心,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政治素养偏低,针对此现象,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政治素养非常有必要。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会引导学生把所学所见的道德品质转化为自身修养,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其塑造新思想,提高理论水平[2]。

2.1.2 全过程将职业能力、素质教育渗透实践教学 职业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保证教育内容不脱离企业和市场,必须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及综合素质要求来培养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将实践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融入其中,增设了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所获得的技术能力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与专业对口的勤工助学,培养学生实践和就业能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事业单位零距离对接。教师要强调专业核心技能,以便高职学生掌握,基于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奖励创新成果。通过优化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传统意义上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观念都比较僵化,没有系统展开,也缺乏统一要求,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全面分析,而且许多情况下,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技能实践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教育教学的重点要围绕岗位需求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将原则设定在人才评价标准上,在取消职业资格证背景下,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

2.2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

2.2.1 革新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观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观点,即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设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过程按照规定程序展开。在新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强调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人生价值与所学知识统一起来,坚持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让学生在专业领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使学生素质符合社会人才需求,要在人才培养中改变原有僵化模式,解决量化和矛盾问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基于高等教育展开的,职业培训需要扩展,与职业院校教育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在价值取向上发挥社会标准的主导作用。提高人才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适应各种生产建设环境,使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2.2.2 增强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自我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以及高职高专人才的存有偏差,非常注重脑力劳动而忽视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也受这种观念影响,对孩子的职业期望偏向于知识型职业,不愿让孩子从事体力劳动。在他们看来,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属于熟练工种,不需要动脑就可以完成。计划经济环境中,精英式教育占主导,只要有了大学文凭便意味着前程似锦,能够享受优厚待遇,生活稳定,在社会上得以体面做人。在学生和家长眼中,高职毕业生只能成为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工人,这种观念必然会对高职人才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

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只有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才能得到尊重。职业技术工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靠体力生存。这种“低”职业,就是消耗体力,工资低、工作环境不好、不能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障,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导致其不愿让孩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也不希望他们将来从事技术类工作。只有纠正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这种认知偏差,才能让他们对高职人才培养标准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2.2.3 改变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学生行为习惯 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可塑期,学校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引导式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有明确认识,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在职业资格证取消这一背景下,学校既要保证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还要保证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学校教学中重视素质教育,强化课程建设工作,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特点,开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使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开设礼仪讲座以及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确保课程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2.4 调整培养方案,贴合就业实际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偏离了技术人才培养标准。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适应岗位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一线的要求。据调查,各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采用3种模式,第一种是对一线技术工人进行培养的模式,第二种是对二线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模式,第三种是对三线科研人员进行培养的模式。其中,第一种是主要培养模式。在职业资格证取消的背景下,良好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教材各单元、各章节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要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以就业为导向,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以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为标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校企衔接,让学生从校园无缝对接到企事业单位。高职眼视光技术教育要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医院和大型眼镜连锁公司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包括学生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医院,需要具备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而注重销售或综合职位的中小型企业或眼镜公司,对学生人际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要求较高。

3 整合社会资源,提升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是改革策略的重点内容

资源是指可以通过使用或者直接产生效益的东西。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不足,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资源相对缺乏,应整合所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学校、企业、政府三者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产教融合发展。政府需要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方针,高校以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在企业协同教学基地建设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岗位。职业院校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定向培养人才,院校发展要与地区发展同步而行,发挥院校的引领作用,提前部署教育体制[3]。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还要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3.1 区域资源整合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源,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对于资源相对缺乏的高职院校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各地区资源的整合。高职院校要与地区先进企业深入合作,结合当地特色与资源,多层次、多领域联合办学,共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应充分合理利用本地区不同水平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佳分配。

3.2 校企合作教学基地整合

校企合作教学基地将高职院校的技术研究成果落实到生产力层面,以产品的形式体现,让更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予以重视并参与合作。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校教育发展,还可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双赢。校企合作后,学校对于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案例方式引入课堂,从理论的角度予以解决,由此使得校企合作发挥效应,教学基地也逐渐成形。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提高,企业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培养目标人才。校企合作关系要持续稳定,做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院校与企业合作,将教育教学平台搭建起来。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教学基地,教学基地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培养高职人才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并在生产过程中获得新的成果,不仅发挥了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1]。高职院校与企业应优势互补,做到产权明晰,不断深化合作。

3.3 课程资源整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业院校的课程资源整合是必然要求。要将现代化的各项要素充分利用起来,重视高职人才培养,把信息资源融入高职教育,实现课堂资源的全面整合。将素质教育内容融入高职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使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资源整合就是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资源充分利用,包括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教学资源得以优化,提高其利用率。在课程资源整合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传统教育资源得以优化[4]。

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信息化存在滞后性,主要是由于这种资源整合方式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受信息技术水平制约,加之相关条件不具备,使得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职业教育课程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没有完善的组织,教育也无法成功。

根据课程资源信息化的技术标准,高职院校积极构建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展开培训工作,对信息化人才进行培养。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效能。

4 加强理实一体化,促进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是改革策略的核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指在教与学、学与行的过程中,构建师生之间思想政治因素、职业道德和技能培养框架,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相交替,抽象与具体交替,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将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高。通过实验实训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使其技术能力有所提高,还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深化理解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对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在技能操作中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两者充分结合。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要提高综合能力,就要做到知识、技能与市场接轨,使自身素质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本研究最终目的是提升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4.1 促进理实一体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践中坚持“五育”并重,让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在综合能力与水平方面,让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实现高职教育之下的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4.2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理实一体化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满足市场需要,就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对于市场经济环境要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多的教育资金。高职院校要充分吸收企业资金和个人资金,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共同构建“理论—实验—实践”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进入到实际岗位环境中工作,使其专业技能得到培养,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5 加强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提高眼视光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本项目的价值所在

职业院校的功能之一在于提供社会服务,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对接[5]。加强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5.1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学生专业素质与其学习和生活有直接相关性。在院校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职业前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6],对其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培养极为重要。

5.2 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使得人才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将生产、教育、科研相结合,将获奖研究与学习和生产相结合,发挥就业导向作用,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将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高职院校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是主要途径。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注重培养其工匠精神,把知识与实践、专业奉献与卓越追求结合起来,将创新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7],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8]。培养复合型人才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就需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在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中,充分实现产研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眼视光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豪雅青少年眼视光白皮书第三站到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HOYA Vison Care
探索眼视光 深化专业路 第三届福盛康斜弱视诊断治疗与近视防控论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