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反思

2021-03-06 07:00史满玉崔清波王天华杨书龙蒋志涛李昭铸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医学生

史满玉,崔清波,王天华,徐 波,杨书龙,蒋志涛,李昭铸*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市第六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国数万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让全世界见识了我国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行动力,也彰显了勇者无畏、大爱无疆的精神。目前,我国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回顾之余,我们也意识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对医学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1 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卫生教育缺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社会性、多变与多元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征[2],发生的时间、事件的规模、发展的态势和影响的范围很难预料。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武汉有8名医生作为“吹哨人”通过网络实名“预警”,但被认定为“言论不实”,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敏感,导致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除此之外,疫情上报不及时,接报后应对缓慢,导致疫情大范围传播。分析原因,与高等医学院校对公共卫生教育重视不够,培养的医学人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欠缺有关。一方面,一线医务工作者大多数缺乏对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很多医学院校仍然没有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相关课程,从而导致临床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欠缺[3];另一方面,公共卫生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维护健康的手段,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问题,加之疾控系统和医疗系统相互独立,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严重脱节,明显不利于重大疫情发生后的防控、治疗和研究。

1.2 医学人文教育不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是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学科,其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生命的珍爱,不仅是单纯的技术,更是对患者的同情、照顾和安慰,是人道主义的体现[4]。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校延迟开学,但高年级医学生、规培生、医学研究生多数并未进入临床工作,主动请缨参加抗疫的学生屈指可数。因此,医学高等院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职业价值观的引导,让医学生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为己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医学职业素养,并内化到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中。

1.3 对转化医学重视不够

目前,转化医学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少数院校已经设立了转化医学相关实验室,但对于大多数医学院校来说,转化医学仍然是一个概念性词语。很多医学院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很高的成就,很多医院也正在把传统“临床型医院”转为“研究型医院”,但只有极少数研究成果能对临床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疫情发生后,全国多家重点研究机构针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多数科研院校的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研究要用来解决临床问题,当前为了科研而科研现象严重,导致论文数据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事件屡屡发生。

1.4 教学模式的转变

受疫情影响,所有高校延期开学,并且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网络全面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之初,高校教师和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新媒体时代信息繁杂,线上教学平台种类繁多,加之医学知识体系复杂、课程资源多样化、实践性强等,给医学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5]。

1.5 临床亚专业发展不均衡

本次疫情暴发后,不仅暴露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短缺问题,也暴露了重症医学、急诊急救、重症护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缺口很大的事实。由于上述科室临床工作繁重、待遇薪酬偏低、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医学生毕业后更愿意选择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大科室”。然而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我们更需要大量急诊急救、重症医学、重症护理专业人员。社会现实以及政策导向问题,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乏力,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方面均不理想。

1.6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生仍处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阶段,临床技能考核较少,研究生科研论文也偏重基础研究,导致医学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不能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医疗卫生单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本科层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而本科生毕业实习时间与考研备考时间冲突,因此不得不牺牲毕业实习而专注于考研复习。疫情暴发后,全国医务人员均参加了传染病防护知识培训[6]。急诊急救技能、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传染病防护意识是每一个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进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前,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培训,训练相关技能,这也暴露了医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问题。

1.7 中西医并重尚未实现

抗疫之初,中医药的使用引发了中西医抗疫疗效的争论,有人甚至诋毁中医药。回顾中医几千年来对瘟疫的研究,总结长期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抗疫具有明显优势。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中医学类、中药学类课程数量极少,通常只有一门中医学课程,学时不多。医学生对中医药的智慧与精髓没有真正理解,以至走上临床岗位后不能正视中医药的作用和疗效,中西医结合应用更是无从谈起。尽管中西医并重方针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没有得到落实。

2 高等医学教育改进措施

2.1 重视公共卫生教育,平衡学科发展

公共卫生教育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7]。因此,探索更新更有效的公共卫生教育模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并且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是当前公共卫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注重公共卫生学理论知识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促进公共卫生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另一方面,加大对公共卫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投入,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从事对口专业,防止优秀人才流失。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的三大基石,公共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8]。医学生从各个课程学到的是相互独立的零散的知识,没有从整体医学观出发进行整合,必然导致预防观念缺乏。因此,整合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临床学科发展上,我们不仅要注重“大科室”发展,还要重视如感染科、全科医学、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儿科、麻醉科等专科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应针对上述科室工作人员设立合理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机制,优化晋级标准,避免人才流失。

2.2 重视医学人文教育

传统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类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方式滞后,人文实践活动较少,导致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效果不佳,学生获得感不强。新冠肺炎疫情过后,针对医学人文教育,一是要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医者仁心,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9];二是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荣誉感[10]。

2.3 重视转化医学,加强成果输出,建立科研诚信体制

在医学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避免医学研究套路及发表“灌水”文章。国家层面要严把科研质量关,加强实验数据管理,重视科研诚信体制的建立,杜绝科研造假。

2.4 建立以线上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因开放、灵活、经济、可重复等优势,在医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医学生在校教育中的应用尚不成熟。首先,有效统筹安排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是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熟练掌握授课平台的操作技巧,学校应对所有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最后,可以将5G、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教学,让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与模拟物体进行交互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11],同时倒逼学校升级教学硬件设备。针对疫情期间高年级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学校可以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征得患者同意并保护其隐私的情况下录制床旁教学视频,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云问诊”,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疫情过去教学秩序回归正常后,线上教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5 强化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技能培养

现代医学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娴熟的临床技能,而现阶段医学教育中有多种因素影响了教学效果[12]。大多数医学生存在临床技能训练少、沟通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积极等问题,直接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差。为此,学校层面,教务部门应重视临床见习管理,完善见习带教制度,合理安排见习时间,调整教师与医学生比例;教师层面,临床教师需增强带教意识,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在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PBL、CBL和模拟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可在临床实习中推广使用,以提升临床教学质量[13]。

2.6 中西医并重

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应得到重视与发展。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对中医的忽视,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要全面总结中医药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取得的成绩,构建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中国医药卫生发展机制。

3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感染范围最广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考验,更是对医疗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的考验。这场考验将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暴露出来,同时也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我们理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深化医学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