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网络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2021-03-06 07:00张菡菡孔丽君金昌洙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疫情课堂

张菡菡,孔丽君,金昌洙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出了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并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滨州医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迅速做出部署,安排教师参加在线教学培训,快速掌握网络教学手段,适应网络教学模式,以保证“停课不停学”的顺利实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分子水平的前沿性学科,主要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遗传信息传递等内容,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但是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晦涩、琐碎,尤其是物质代谢篇章涉及大量的代谢反应,不适合进行网络教学。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居家学习的兴趣并保证学习效果,成为我校生化教研室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生化教研室成立了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主讲教师组成的疫情期间线上授课小组,针对网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集思广益。

1 选择多元化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是主要模式。网络教学相对于传统面授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无法及时接收学生对讲课内容的实时反馈,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另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网络教学中学生无法动手操作也是存在的一大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学科教师多次进行集体备课,商讨解决方案。疫情期间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种类繁多,但各平台均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多平台并用才能取长补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1 利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

腾讯课堂相对于其他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流畅,不容易掉线,这是保证教师直播的首要因素。另外,腾讯课堂操作简单易上手,对从未接触过网络教学的教师来说可在短时间内掌握,且腾讯课堂可以播放PPT中的动画效果,对于本学科代谢部分的连贯的代谢反应讲解尤为重要。

1.2 利用智慧树和腾讯会议进行实验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我们采用教研室前期录制的实验教学视频,该视频已上传到智慧树平台,学生直接登录即可观看。但是,学生观看视频时由于没有真正动手操作,所以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选择腾讯会议App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答疑,可同时实现多人互动,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1.3 利用雨课堂进行预习

为了更好地提升网络教学效果,课前预习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我们利用雨课堂不仅能够推送预习资源,还可以直观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

1.4 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

及时的调查反馈是不断优化和改进网络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星平台操作便捷,可轻松导入问卷,支持电脑、手机填写,且方便查看统计结果。

2 完善已有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学科前期已经建立了人卫慕课和智慧树平台的教学资源,在疫情期间,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为此,我们完善了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上传了最新录制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视频,调整了教学大纲、课后习题等内容,并搭建了在线讨论、留言互动、在线测试、在线作业等模块,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能够及时进行检测和互动。

3 优化网络教学设计

学生在参加网络教学时精力有效集中的时间较短,且有些学生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家中环境嘈杂及自制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鼓励学生自学

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所以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自学内容,使其参加网络教学时“有备而来”,教师再有侧重点的讲解,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大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医学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所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制订了更加有利于学生自学的教学计划,在课前进行预习资源的推送,包括雨课堂内置的慕课视频、学科教师自行录制的微视频以及各平台的优质视频资源,并且鼓励学生将预习内容以思维导图方式展示。

3.2 适时开展课堂互动

网络教学中每10~15分钟为一个节点,学生此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为了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我们会适时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随机提问和检测,通过平台发送测试题或利用平台的举手、连麦、开放留言等功能抽查学生回答问题等。

3.3 结合疫情进行课程思政

疫情期间正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时机,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与此次疫情关系密切[2],故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可以激发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核酸结构与功能时融入新冠病毒结构为RNA病毒,在讲解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时融入新冠病毒的分离和测序、荧光PCR法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等内容,在讲授重组DNA技术、基因诊断和治疗时融入对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的思考等。

3.4 及时进行课后跟踪和反馈

网络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课上师生不能进行直观互动,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需要及时进行课后跟踪和反馈。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及时批改反馈;二是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意见调查;三是将学生绘制的优秀思维导图进行展示点评,以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4 制订更适合网络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地检测学习效果,合理的考核方式必不可少。网络教学考核也应紧扣教学目标,测评学生经过学习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因此,考核方式应既具有传统线下考核的目的性,又兼顾网络教学的特点,切实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我们制订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4.1 平时成绩

主要由网课签到、网课观看时长及访问次数、课堂互动(随机测试题、弹幕、举手、连麦等)和平时作业组成,占总成绩的15%。通过考核督促学生加强网课学习并完成知识点的快速测试,便于反馈。

4.2 过程性测试

主要以每章节的思维导图绘制为主,成绩包括教师评价、学生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占总成绩的10%。

4.3 形成性测试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分子生物学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组织一次测试,共4次,汇总后占总成绩的20%。测试以主观题为主,利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监考,并且同时准备多套试题,合理设定考试时间,避免学生考试中互相交流。

4.4 总结性考试

和以往的期末考试类似,抽取网络试题库的试题进行测试,占总成绩的55%,并将此部分成绩与以往的线下教学考试成绩进行对照。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教学平台选择以及教学设计、课程考核等全方位的改革开展网络教学,目前教学已经进行了近一学期,对比传统线下教学,笔者认为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网络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微信、QQ互动,平时一些不善言谈的学生可能更喜欢这种互动方式,积极与教师交流;二是网络教学解决了教师重复教学的问题,使得教师留出更多时间用于解答问题、批改作业和改进教学;三是课程可以回放,丰富了学生复习时的参考资源;四是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

疫情使得我们提前接触并适应了网络教学,这对今后的教学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也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3]。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将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疫情课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战疫情
甜蜜的烘焙课堂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美在课堂花开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