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疼痛管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2021-04-02 12:51颜云琼程碧华曾国琼仇雪群牟朝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孕产妇母乳喂养手术室

颜云琼,程碧华,曾国琼,仇雪群,牟朝红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528500)

剖宫产是解决临床高风险分娩,尤其是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有效手段,但因手术创伤、手术风险等因素会引发产妇强烈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导致产妇代谢变化,产生免疫功能,加重疼痛感,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影响产妇术后恢复[1]。术后疼痛不仅会加剧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延迟肠胃功能恢复及子宫复原,还会抑制泌乳素分泌,降低母乳喂养率[2]。急性疼痛服务(APS)是国外应用较多的疼痛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疼痛程度[3]。近年来,部分医院已经在疼痛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效果[4]。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疼痛管理对剖宫产孕产妇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1月~12月31日我院100例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且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无剖宫产史;有良好的认知能力。排除标准:不符合剖宫产手术标准者;有内分泌疾病史,有严重妊娠合并症或术后并发症;伴精神障碍或言语障碍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2~32(27.58±3.28)岁;孕周38~40(38.65±0.46)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27例。干预组年龄23~34(27.52±3.33)岁;孕周38~40(38.42±0.36)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孕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辅助麻醉、监测生命体征等。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疼痛管理。①组建以护士为基础、麻醉医师督导的手术室疼痛管理小组,选小组长,所有小组成员均参与疼痛认知相关培训,且考核合格。②小组长分配小组成员的职能,术前1 d由责任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产妇及家属的疼痛认知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术中、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如切口、子宫收缩),情绪的影响;教会患者正确评估疼痛程度,并主动将疼痛情况报告给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强忍疼痛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详细介绍镇痛技术和药物,排除患者担忧;讲解非药物镇痛技术,如深呼吸、音乐疗法、抚触疗法等。③术中对孕产妇实施音乐疗法:术前1 d由患者自行选择喜欢的舒缓曲目,作为手术当天音乐疗法曲目,手术当天提前15~20 min将产妇接入手术等候区,术中持续播放舒缓音乐,直至手术结束。④给予产妇安慰和鼓励的言语,配合深呼吸,减轻疼痛,缓解其紧张情绪。⑤新生儿娩出断脐后告知产妇一切正常,新生儿健康,消除产妇担忧心理。⑥麻醉医生制定镇痛方案,合理调整镇痛药物及剂量,全程督导镇痛方案实施,及时处理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⑦麻醉恢复时护士准备镇痛药物和设备,开启镇痛程序。⑧病房护士监测记录术后孕产妇的疼痛情况,评估镇痛效果,对疼痛严重者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包括皮质醇、肾上腺素、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②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术前1 h、术后4 h、术后8 h采用VAS评估产妇术后疼痛情况,该评估方法以一条10 cm长的横线表示,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十分疼痛。③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5]评分及母乳喂养成功率。SDS评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评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干预组术前1 h VAS评分(6.43±0.36)分,术后4 h VAS评分(5.00±0.81)分,术后8 h VAS评分(4.82±0.66)分;对照组术前1 h VAS评分(6.46±0.37)分,术后4 h VAS评分(6.85±1.49)分,术后8 h VAS评分(6.11±1.04)分。干预组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SDS、SAS评分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SDS、SAS评分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临床常用的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重要手段[6]。同时,因麻醉技术、围生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可减轻产妇的分娩痛苦,避免可能发生的产道裂伤。据统计,我国剖宫产率达46.2%,远高于WHO倡导的10%~15%警戒线[7]。手术的创伤、风险等会引发患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8]。术后疼痛也是剖宫产产妇的常见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缓解,甚至可能转化为慢性疼痛,诱发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产妇术后的身心恢复[9]。

本研究采用手术室疼痛管理,保证了产妇疼痛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恢复。此外,手术室疼痛管理小组通过专业培训更新了手术室护士对疼痛管理的理念,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疼痛管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发现镇痛不足或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处理,达到超前镇痛的效果,减轻患者可能经历的疼痛。而在常规护理模式中,因外科医生和护士本身疼痛管理知识不足,常在患者剧烈疼痛时才评估执行镇痛程序,影响镇痛效果[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前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高于术前(P<0.05),干预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室疼痛管理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的应激反应,减轻产妇的紧张、恐惧感和疼痛感。这可能是因为术前对产妇进行疼痛教育,让产妇对疼痛具备了良好的认知,减轻了产妇对疼痛的担忧和应激反应,同时在术前和术中采用音乐疗法,给予产妇安慰和鼓励的语言,让孕妇紧张、恐惧的情绪得以释放,使得干预组产妇相对于对照组产妇更平静地接受剖宫产手术,减轻了产妇对手术及术后各种状况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可有效促进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血压、心率恢复正常,本研究亦得出相似结果[11]。有研究表明,疼痛认知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疼痛认知,改善术后镇痛效果[12]。音乐能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减轻疼痛[13]。同时,通过抚触实施身体情感交流,能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更多脑啡肽,让产妇感到身心愉悦,起到抑制疼痛的效果[14]。母乳喂养不仅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还能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但由于术后疼痛及不良心理情绪等会影响乳汁分泌,导致母乳喂养不足。本研究通过疼痛管理,干预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疼痛管理减轻孕产妇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确保孕产妇休息良好,促进乳汁正常分泌。

综上所述,手术室疼痛管理能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的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产后焦虑、抑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孕产妇母乳喂养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