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02 12:51孙新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科精细化切口

王 丽,徐 芹,孙新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 江苏盐城224001)

骨科手术患者一般采用钢钉、假体、钢板等器材固定患处,帮助患者恢复机体正常功能[1],但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高,导致预后不理想。为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的整体效果,改善预后,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我们对骨科收治的53例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外科学》中相关骨科疾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结果评估,所有患者均适合骨科手术治疗;②患者资料完整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独立交流并清楚表达自身感受。排除标准[3]: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及其他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史、免疫疾病、传染性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③患者资料不完整或患者及家属不愿配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22~66(46.12±5.3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5例,初中和高中25例,专科7例,本科及以上6例;手术类型:闭合性骨折手术21例,脊柱手术19例,关节置换术10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3~67(46.56±5.1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1例,初中和高中24例,专科10例,本科及以上8例;手术类型:闭合性骨折手术19例,脊柱手术20例,关节置换术10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康复指导等。①加强对骨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习骨科手术感染相关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②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了解其四肢血运及术肢的活动情况,对长时间受压部位予垫软垫,并在术后6 h指导患者少量饮用温水,以促进患者肠蠕动。③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切口恢复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相关康复训练,使患者早日康复。

1.2.2 观察组 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①加强骨科硬件和软件建设,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工作。由于骨科手术护理人员常面对多种复杂原因的骨科疾病,为妥善处置,需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定期开展新手术、新技术的学习培训考核,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先进的骨科精细化护理干预知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术前护士需评估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明确高危因素,尤其是高龄、体弱、长期卧床、危重患者,制定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策,以指导临床具体护理工作。②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前护士要根据患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治疗方法和必要性,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同时,护士要充分做好术前访视工作,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坚定患者治疗信心[5]。③术中精细化护理。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物体表全面消毒,按级别标准提前打开层流净化系统并调整至合适的温度、湿度,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根据手术级别合理安排手术房间;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需穿戴整齐,按岗定位,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为患者提供保暖护理,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必要时使用加温毯,防止低体温情况的发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发生躁动,护士需配合麻醉医生做相应处置,并使患者尽量取舒适体位。手术时间较长时,应在受压部位粘贴泡沫敷料,并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力性损伤。④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需将患者身上的血液污渍清理干净,保护患者隐私,动作轻柔,注意保暖。术毕返回病房后,病房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清醒后,予以心理护理并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清洁消毒,更换敷料,避免感染发生。护士需每天为患者翻身叩背,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干燥,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护士需主动寻求家属支持,嘱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安心进行康复锻炼,早日康复[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手术准备时间、接送患者时间、手术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①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及护理文书,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7]。②HAMA评分:满分14~56分,得分≥14分评定为焦虑[8]。③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9]。④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项目,单项满分为2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10]。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7例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3.21%;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3,P=0.0274。)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HAMA、V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HAMA、VAS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骨科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但其易发生切口感染,而严重的疼痛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不利。精细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此模式下的护理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等影响因素,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感染发生。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接送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安全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HAMA、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理、社会关系、心理及环境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行之有效。

综上所述,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感染,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骨科精细化切口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