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疾病感知的影响

2021-04-02 12:51徐彩霞赵海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喉癌评分疾病

徐彩霞,赵海霞,张 颖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驻马店463000)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主要治疗方式。但喉部切除术导致患者喉部功能受损,患者面临发音障碍以及永久性气管造口等一系列问题,术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1]。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转归、身心健康关系密切,且临床发现并不是所有患者在术后表现态度消极,仍有部分患者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2]。疾病感知是个体对疾病的看法,当个体遭受健康威胁时,根据自身经验水平分析解释当前症状的过程,促进预后。因此,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3]。智谋理论是指个体独立执行日常事务的能力,以及当个体无法完成日常事务的外界获得帮助的能力。目前,智谋理论主要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帮助患者正确认知自己,改变不良认知倾向,预防抑郁症状。但在喉癌患者护理中应用较少,且制定方案不够详细,证据外推存在一定局限性[4]。本研究探讨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以及疾病感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喉癌TNN分期标准中喉癌相关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35~70岁;首次发病,且成功进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预计生存率≥6个月;未接受放化疗治疗;患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本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认知、视力、听力功能障碍;合并全身性恶性肿瘤。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6~68(57.36±3.87)岁;手术方式:全喉切除术14例,全喉切除术合并单侧颈阔清除术7例,部分喉切除13例,部分喉切除合并单侧颈阔清除术9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9(56.98±3.52)岁;手术方式:全喉切除术12例,全喉切除术合并单侧颈阔清除术9例,部分喉切除12例,部分喉切除合并单侧颈阔清除术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身体准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管理、口腔护理等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①成立干预小组:由1名专科护士、3名责任护士组成,成员工作年限均在3年以上。干预实施前,由研究者对成员进行培训,介绍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②方案制定与实施:以智谋理论为基础,根据喉癌患者不同阶段制定初级护理方案,并邀请3名护理学专家修改方案,最终形成终稿,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适用于术前,以讲解、示范为主要干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喉癌基本知识和情绪控制技巧,熟练应用正式以及非正式的援助技巧[5]。个人智谋:向患者介绍喉癌的发病机制、治疗现状、手术治疗、情绪管理的必要性,并引导患者回忆与正确的自我情绪调节行为不一致之处,引导患者挖掘自身潜在的外在资源,矫正自我控制,提高面对疾病时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社会智谋:邀请1~2名家属参与本次授课,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做好情绪管理所面临的困难;指导患者如何调节家庭关系,从中获得家庭与社会支持[6-7]。第二阶段:适用于术后,以讲解、倾听、讨论、示范为主要干预形式,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从家庭中获得帮助,延长生存时间[8]。个人智谋:评估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如口腔黏膜炎、口干、焦虑等,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制定锻炼周计划,指导患者按计划实施锻炼、皮肤、口腔等护理;倾听患者诉说内心痛苦,教会其正性心理暗示,面临疾病困扰时能够进行自我对话,觉得自己可以克服疾病困扰;利用情景模式引导患者回忆过往美好事情,并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9];每日对护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总结,重点强调目标完成的重要性。社会智谋:邀请护理专家对患者宣讲,引导患者维护社会人际关系,重点介绍如何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帮助;帮助患者重建生存希望,鼓励患者接受自我,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第三阶段:适用于出院前患者,以讨论、讲解为主要干预形式,为患者提供医疗信息支持,熟练运用医疗技巧。个人智谋:指导患者与病友分享抗病经验,与病情相似的病友分享内心感受[11];引导患者探讨自我认知及行为重塑,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和家庭做好充足准备。社会智谋:加强家属培训,包括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其情感支持与精神寄托,给予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以及保持积极应对状态的动力。③课程设置。每周一至周五16:00~17:00在患者活动室循环讲授,时间45 min,授课完成后为患者答疑,答疑时间10~15 min,同时准备授课签到表,记录患者参加授课次数,患者参加授课满8课时即可停止参加[1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创伤后成长评分及疾病感知评分。①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由患者填写,该问卷包括精神改变、新可能性、欣赏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力量以及创伤后成长总分6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分值0~5分,分别表示完全没有经历过这种转变到这种转变很多。总分0~105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成长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3]。②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由患者填写,该量表包括病程感知、控制感知、后果感知、理解感知、难预测感知、治疗感知、情绪感知7项,38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分数0~5分,从“完全不”到“总是”,总分0~190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2 结果

2.1 两组创伤后成长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创伤后成长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疾病感知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感知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喉是执行呼吸、吞咽以及发音等生活活动的重要部位,而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9%~7.7%[13]。该疾病主要治疗方式是根据病变范围大小选择性地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手术。喉癌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由于手术治疗切除肿瘤的同时破坏了喉部的正常生理结构,术后患者面临发音功能消失、吞咽功能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患者社会角色、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发生重大变化。患者所经历的创伤事件、认知、社会支持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均会对个体创伤后成长带来影响。而喉癌患者疾病感知伴随发病、疾病认识以及治疗的整个过程,导致患者认为自身疾病较重,难以预测,甚至无法控制,患者在消极情绪中难以获得创伤后成长。因此,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更应注重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营造积极的内心体验。常规护理干预虽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但仅针对家庭护理或心理护理某单一因素实施护理,范围较窄,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是指个体独立应对日常事务的能力以及无法应对时从外界获取帮助的能力,包括个人智谋、社会智谋两部分。智谋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行为技巧,能够帮助癌症患者在对抗疾病时寻求资源应对压力事件,提高其应对能力。研究表明,喉癌患者抑郁以及直觉压力中介变量是智谋,对患者实施智谋理论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14]。本研究观察组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中个人智谋干预引导患者挖掘自身潜在的外在资源,矫正自我控制,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负性情绪的表达,强化自身在疾病恢复中的作用,且通过病友交流榜样性激励,将自身疾病知识以及抗病能力在病友之间分享,引起共鸣,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疾病感知能力;而在社会智谋干预中,引导患者寻求社会家庭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重建家庭生活秩序,明确个体在社会家庭中自身存在的价值。此外,通过对患者家属开展培训,增加家属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丰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患者的创伤性成长水平。观察组疾病感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感知以及创伤性成长水平。

综上所述,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以及对疾病感知水平,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缓解负性情绪,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喉癌评分疾病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我给爸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