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影响

2021-04-02 12:51朱琼瑶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前瞻性病情骨折

朱琼瑶,罗 慧,赫 为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荆州434000)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交通日益发达,意外事故所致创伤发生率也持高不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HI)合并多发伤属于最严重创伤,病死率达77%。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患者若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有效救治,可导致其残疾甚至死亡[1-2]。SHI合并多发伤的救护处理较单纯颅脑损伤更为复杂,医护人员能否在黄金时机开展有效救治措施,准确评估患者伤情,积极、有预见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具有重大意义[2]。前瞻性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可利用自身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推测患者病情发展,注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确定护理重点,将检查工作更替为预警工作,并采取预见性、目的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有效控制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前瞻性护理模式的78例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模式对并发症、预后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前58例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后78例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经CT检查显示有明显颅内血肿,同时1个或多个脏器严重损伤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12分,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SS)评分20~51分者;年龄25~60岁者;发病至急诊救急时间20~180 min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脑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伴颅脑感染者;合并糖尿病者;癫痫者;妊娠、哺乳期者;恶性肿瘤者。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36.12±3.64)岁;GOS评分(8.36±1.42)分;ISS评分:≥25分33例,<25分25例;颅脑损伤类型:脑挫伤18例,脑干损伤14例,脑内血肿15例,其他11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5例,高处坠落伤14例,暴力伤5例,其他外伤4例;合并伤:腹腔内脏破裂38例,开放性骨折2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26例,血气胸16例,肺挫伤21例。观察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35.68±3.55);GOS评分(8.23±1.25)分;ISS评分:≥25分45例,<25分33例;颅脑损伤类型:脑挫伤25例,脑干损伤18例,脑内血肿20例,其他15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5例,高处坠落伤21例,暴力伤7例,其他外伤5例;合并伤:腹腔内脏破裂48例,开放性骨折3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38例,血气胸23例,肺挫伤2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接诊后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护、病情观察、疾病护理和遵医嘱准备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联合脑外科、普外科、骨科、ICU等相关科室,由经过专项护理培训的护士组成护理小组,依照病情密切观察、初步评估、以往救急经验设计预见性护理程序,针对患者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制定科学、操作性强的前瞻性护理策略。具体内容如下:①掌握正确抢救程序,实现快速救治。完善救治体系,贯彻“先救命、后治伤”的救治理念,强调抢救患者的“黄金时机”,即伤后2 h的快速救治,医护人员需具备高度责任感,坚持争分夺秒的精神,快速救治患者,使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就诊护士按照“ABCDE”即呼吸道(A,airway)、呼吸动度、频率(B,breathe)、脉率、血压、末梢循环(C,circulation)、神经系统(D,directe)、肢体活动、有无畸形(E,extremity)等5个步骤初步、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胸、腹等致命的损伤,并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抢救患者生命。②呼吸系统支持护理。创伤所致SHI合并多发伤患者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可导致其意外死亡,临床需迅速、及时清理患者咽部分泌物和血液,行气管切开术。针对舌后坠者需放置口咽通气导管,为避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针对早期缺氧者给予机械通气,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针对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患者,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必要时行纤支镜吸痰,预防低氧血症发生。③循环支持,早期复苏。针对失血过多者应快速输血补液,及时应用止血药物,并做好紧急止血手术准备,控制在2 h内保障患者抗休克成功;针对出血基本控制者,则取充分补液策略,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确保补充足够的液体,并依据患者病情交替使用胶体液和晶体;针对出血未控制者应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输液1000~1500 ml后观察患者血压情况,血压不回升或回升再下降则减慢输液速度,控制平均动脉压6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输液期间密切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颅内压,积极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指导脱水、利尿剂使用;若患者因急性脑受压出现脑疝,应在抗休克处理的同时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脑血肿。④合并伤护理。a.SHI合并胸腹脏器损伤护理:SHI合并胸腹损伤致伤机制复杂,存在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意识不清等情况,临床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抗休克,保障氧合,及早进行体检和辅助检查筛选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假阴性;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观察有手术指征患者需立即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继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时刻观察腹部情况、引流液性质及量。b.SHI合并骨折护理:护士针对患者骨折情况(尤其针对意识障碍而无法表达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患者)进行预见性评估,观察肿胀、肤色、温度、脉搏、末梢血运情况,避免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针对合并四肢、腰椎、骨盆骨折患者,注意避免搬动,轴线翻身,睡硬板床,观察肢体功能及末梢血运;针对四肢多发管状骨骨折、骨盆骨折,观察其是否存在呼吸不畅、皮肤、睑结膜有出血点情况,判断患者有无脂肪栓塞。c.SHI合并多发伤的脑保护:SHI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热现象,多与中枢性高热和感染有关,可加速脑代谢率,加重脑缺血、缺氧,导致颅内压升高;体温每下降1 ℃,脑代谢率可降低67%,护士需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改善脑缺血区的氧供应和降低颅内压,物理降温,如亚低温治疗仪、冰敷、冰帽、卧冰毯或头颈部等处放置冰袋,还可采取药物降温措施,如消炎痛栓、冬眠疗法等,保持体温33~35 ℃,依据患者病情干预时间为2~14 d。d.泌尿系统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尿管通畅,集尿袋或导尿管远端低于患者膀胱高度或耻骨联合水平;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定时进行尿道口清洁护理;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进行膀胱冲洗,每周行尿常规1次,观察、记录尿液颜色、性状及尿量。e.上消化道出血预防:观察胃液及大便颜色,若胃液为血性或咖啡色,或存在柏油样便、血便及腹胀情况,提示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f.切口观察:注意切口是否存在渗血、渗液或血肿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及时采集并送检各种标本,认真查阅检验报告,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⑤心理护理。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由于经历创伤事件,突然遭受严重打击,会产生不良心理,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为惊厥、噩梦、失眠等症状,主诉头痛、胃肠道不适等躯体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预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嘱家属协助参与护理工作中,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疾病信心,情况严重者请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干预,利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纠正不良心理,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脑积水、PTSD、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改良创伤评分(RT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③比较两组预后情况。于出院前期,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恢复良好(13~15分)、中度残疾(9~12分)、重度残疾(6~8分)、植物生存(3~5分)4个等级。③比较两组恢复良好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查量表平民版(PCL-C)评分。PCL-C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创伤应激障碍程度,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50分提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ISS、RTS、NIH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ISS、RTS、NIH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恢复良好患者PCL-C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恢复良好患者PCL-C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护理人员通过在临床实践中预见性评估疾病发展、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及病情归转,注重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前瞻性地将事后护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护理,明确患者病情分级和护理重点,并实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同时,将被动抢救理念转变为主动抢救理念[4-5]。SHI合并多发伤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损伤危害性大,是患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属于脑外科救治护理中的难点。SHI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不良主要与抢救的黄金时间、伤情和基础性疾病有关[6]。黄国兵等[7]研究指出,SHI合并多发伤后2 h是抢救患者的关键时刻,而伤后1 h即“黄金1 h”,可决定患者安危,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严格贯彻“先救命、后治伤”的救治理念,将争分夺秒地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为首要任务。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前瞻性干预后,能明显改善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的ISS、RTS及NIHSS评分,优化GCS评分评估预后等级,减轻其颅脑损伤程度,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本文前瞻性护理过程中,护士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抢救患者生命,快速、初步评估患者伤情,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宝贵时间;及时清理呼吸道,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气管切开术,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针对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和纤支镜吸痰,保障呼吸畅通,避免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8];根据患者失血情况针对性实施补液复苏治疗,针对失血未控制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策略,可避免患者因大量输液导致血压升高、组织供氧减少、代谢紊乱和酸中毒现象;同时,严密监测BP、CVP、ICP,可利于脱水、利尿剂药物指导,预防患者颅内高压、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9];前瞻性处理患者合并伤,及早进行体检和辅助检查,可及时发现SHI合并胸腹脏器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漏诊、误诊,为具备手术指征患者做好围术期准备;预见性评估患者骨折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因休克无法表达骨折伤情的患者,积极预防骨折后并发症,避免患者预后不良;对患者积极实施降温护理,可降低脑组织代谢率,改善脑缺血、缺氧和颅内高压现象,积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切口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SHI合并多发伤患者心理受到重创可出现PTSD,不利于疾病治疗和病情康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缓解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损伤,利于病情转归[10]。

综上所述,前瞻性护理模式可改善SHI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减少伤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领域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前瞻性病情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前瞻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不同麻醉通气方式对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患者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