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2021-04-02 12:51宋丽艳臧雪红邱振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胃癌依从性饮食

宋丽艳,臧雪红,邱振玲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山东莱阳265200)

依从性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饮食控制、服药、运动、自我监控等)与医嘱的符合程度[1]。有研究表明,胃癌术后患者饮食依从性差是由于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及家属对快速康复理念的治疗及护理不了解,认为胃部手术后不宜早期进食,担心进食后会增加残胃或肠道负担,对饮食与疾病康复重要性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的遵医行为差[1]。临床工作中很多胃癌术后患者的饮食在进食时间、频次、数量、质量、种类等方面存在随意性,导致饮食品种单一、摄入量不足或过多、营养不全面等情况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对56例胃癌术后患者饮食护理干预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112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且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者;②年龄≥18岁;③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④无远处转移;⑤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⑥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⑦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③同时参与其他干预研究者。将2018年11月1日~2019年3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0~70(56.2±4.58)岁。将2019年4月1日~8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32~71(56.3±4.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遵医嘱实施饮食健康教育,按阶段进食顺序(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质饮食-普通饮食),制定简单饮食计划,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术后第1~2天,拔除胃管后嘱患者饮水,1次/h,10~20 ml/次,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术后第3 天,指导患者进流质饮食,3~4次/d,同时服用肠内营养剂,4 次/d,先从低浓度开始,50 ml/次,若无不适,次日可服用正常浓度,逐渐增加至70~100 ml。流质饮食持续2~3 d无不适改半流质饮食。饮食干预:①科室护理人员集中学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流程及相关营养知识,成立饮食干预小组。②加强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主要以饮食指导为主,将胃癌术后饮食重要性、不同阶段饮食指导、常见术后饮食并发症及其防治、食谱参照表、不同种类膳食的营养信息等制成膳食手册和PPT,由责任护士给患者发放膳食健康教育手册,通过微信二维码将相关知识分享给患者及其家属,或通过PPT讲解,播放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术后不同阶段的饮食需求。结合患者进食情况开展个性化饮食教育,评估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耐受性,及时纠正患者和家属的饮食误区[2]。③强调饮食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理解正确饮食的意义。④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饮食管理。根据患者营养评估指标、体质指数、病史、个人饮食习惯等结合等值食物交换表、食谱参照表,让患者参与制定其个体化饮食方案,包括进食时间、饮食种类、食品种类、频次、食量等,饮食内容具体可行,患者容易接受,并根据患者进食情况动态调整,确保患者营养所需。⑤根据饮食方案每餐使用食品称称量食物,确保量的准确,以满足患者营养所需,避免营养不足或过量情况发生。⑥制定“饮食记录表”,指导患者详细记录饮食时间、食量、种类、是否出现饮食相关症状等,观察患者饮食与医嘱是否相符,评价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作为其自我监督与管理的手段[3]。根据记录做好入量及热量统计,及时将患者饮食状况反馈给主管医生,并根据饮食医嘱动态调整饮食计划。⑦做好患者出院时的饮食指导及延续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①饮食依从性:根据临床饮食依从性常见问题,设计依从性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是否按计划进食、是否定时定量进餐、营养是否全面、有无准确称量食物、与医嘱是否相符等。②满意度:出院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入院介绍、知情同意、按时巡视病房、及时解答问题、健康教育、病区卫生环境及秩序等10个方面,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维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其中非常满意、满意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饮食依从性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饮食依从性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尤为普遍。有研究显示,胃癌患者术后因肿瘤本身消耗、手术对机体创伤、化疗所致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家庭条件等因素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56%以上[4],若患者对饮食护理缺乏依从性,更易致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对放、化疗耐受程度降低,放、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影响患者预后[5]。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合理摄入营养、保持饮食平衡,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能促进其胃肠蠕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6]。作为快速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胃癌术后早期进食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早期进食可减少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通过接受培训掌握胃癌术后饮食与营养相关知识并通过健康教育手册、视频、音频、PPT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相关知识,并结合患者进食情况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其饮食依从性;通过向患者讲解营养状况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增强患者及家属对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可有效提高其参与膳食管理计划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饮食依从性。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及饮食习惯等共同拟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饮食方案定时、定量进食,可提高其饮食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降低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7]。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评估和重视,并对患者的进食种类及方式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不同能量摄入的需求,有助于维持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信心,改善生活质量[8]。通过饮食记录提高患者参与饮食管理积极性和依从性,有效反馈患者对饮食计划的执行情况[9]、准确评估患者的饮食量、热量及其营养成分摄入情况,为饮食健康教育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1]。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专科护理愈来愈专业化,饮食治疗也越来越重要,饮食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也被高度重视,其贯穿治疗始终,加强了护患沟通,拉近了护患距离,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饮食问题,既体现了专业价值、增强患者信任感,又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0]。

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护理流程的培训,改善饮食指导方式、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让患者参与饮食管理、准确称量食物、填写饮食记录表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保证患者术后机体所需营养,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只对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饮食依从性进行了干预研究,出院时进行了饮食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的饮食依从性未跟进干预,出院后患者的营养干预同样重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康复,也可提高患者对后续综合治疗的耐受性[11]。患者出院后,护士应通过电话、微信进行延续性饮食干预,可效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并监督其饮食护理执行情况,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12]。

猜你喜欢
胃癌依从性饮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春节饮食有“三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健康饮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