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探析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

2021-04-11 07:26宋柯梦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南京图书馆讲座馆员

宋柯梦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逐步加深。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范畴,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战略、老龄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需要各领域扎根人民实际生活需求,动员全社会各组织广泛参与,共建共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1-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信息是通向健康的必经之路。健康信息素养是21 世纪促进公共健康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关键性指标。然而我国公民整体的健康信息素养比较薄弱,人们对健康信息服务的需求也愈加旺盛。据统计,国内8 成以上的读者有健康信息需求,9 成以上读者关注健康保健信息,7 成以上读者期待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健康信息服务机构,有责任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推广健康信息,从而提高公民的健康信息素养和社会健康水平。

1 南京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情况分析

1.1 南图健康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从南京图书馆官网的业务统计和计划年报可以看出,该馆主要通过书刊文献借阅、数字资源查询和参考咨询服务等渠道,结合讲座、展览和培训的活动形式来帮助读者获取信息知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也主要依托这些形式和渠道,读者除了可以自行查阅健康信息相关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官网三个平台的信息宣传,参加健康相关的讲座、展览和培训来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其中“南图讲座”项目是持续性较强,受欢迎程度最高的活动形式,自2005 年7 月创办以来,南图邀请各界热爱公益,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来开展讲座,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肯定。根据南图官网数据进行统计显示,2015-2020 年该馆一共举办了1499 次讲座,与健康信息相关的讲座共有65 次,占比约4.3%。2020年受疫情影响,南图讲座继续以线上形式呈现,进一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1.2 南图健康信息服务的主题内容

根据南京图书馆官网与微信公众号显示,本馆的健康信息服务集中体现在读者活动、资源阅读、信息荟萃等模块,总体来讲可以划分为个人健康管理、心理健康、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4 个主题。个人健康管理主题主要包括疾病防治,营养与健康,运动与健身等信息服务,如冠心病的自我保健及介入治疗、“科普知识”系列-关注营养,珍爱健康等讲座。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关注人际关系与心理疾病方面的信息,能够迎合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并且突出关注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例如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及治疗的讲座。在医疗保障主题服务方面,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险的关注越来越高,本馆提供了医疗保险相关的信息宣传服务,如健康保险理性购买与全民健康风险治理、健康保险中健康管理的应用等视频讲座。公共卫生主题方面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方面的社会公共卫生健康信息服务,如2020 年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宣传展览等活动。

1.3 南图健康信息服务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员作为读者服务的主体,在健康信息服务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馆员队伍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信息服务的效能。南京图书馆的馆员队伍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类,对内的馆员负责馆藏分编、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立法决策、组织讲座展览等服务,对外的馆员主要为读者提供面对面的信息借阅指导服务。从整体上讲这两类都属于综合类的馆员,缺乏专业的健康信息知识背景,并且根据南图历年招聘岗位目录及录取人员信息可以看出,招聘岗位目录里的专业要求几乎没有与健康信息相关的,而录取人员也几乎没有健康卫生相关专业的背景。这就使读者在咨询健康信息相关专业问题时,无法获取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无法提高服务效率,这也是国内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服务领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4-6]。

2 南京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

2.1 服务信息资源多样,但缺少健康专题设置

南图馆藏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资源丰富多样,涵盖各种综合类纸质书刊、报刊杂志与数字资源。健康信息素养较高的读者可以在这里搜寻到大量所需的知识,如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的老年课堂,中文期刊数据库,中邮少儿期刊等链接栏目都有相应的健康信息知识,还有专业常用的万方、知网等数据库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满足读者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但是该馆并没有将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内容和途径整合起来,缺少相关的专题目录设置,比如南图讲座分类中缺少“健康”这一目录。这对于信息素养较低,不会利用工具查询的读者来说容易受阻,从而降低健康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2.2 服务活动日益规范,但形式不够丰富

南图在为读者提供健康信息活动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规范化和程序化。首先在活动计划准备阶段,该馆会通过“两微一官”的宣传途径,提前公布活动计划和具体安排,以便读者能及时了解;其次在活动进行阶段,会在特定规划的如国学馆、多媒体报告厅、江苏作家作品馆等场地,由指定的部门人员负责组织开展;最后在活动结束后,会及时整理参会人员和活动效果,在网络媒体上进行具体报道,从而为该馆服务活动做宣传。但是这些活动形式以讲座为主,比较固定单一且缺乏创新性。对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的需求缺乏调查了解,无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活动。

2.3 服务宣传力度加强,但读者互动参与性不高

南图在“十三五”规划中统筹规划读者服务工作,强调注重媒体宣传服务。在此期间,该馆坚持报纸、杂志与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与官网等新型媒体相结合,加强对读者服务活动的宣传和号召。而后南图成立专门的对外宣传小组,由专职人员负责读者活动信息推送。微信平台的推送内容比之前更丰富具体,推送活动比之前更多样,推送频率比之前更频繁,推送排版比之前更精美,吸引了大批南图忠实读者;微博平台也加强整改,加快服务信息更新,及时结合时事热点发挥读者服务宣传作用。与此同时虽然宣传力度有所加强,但是读者参与性和互动性仍然比较弱,尤其在与健康信息相关的信息推送下,基本很少见到读者的留言互动,更无需谈收集读者对信息服务活动的反馈与建议[7]。

3 公共图书馆加强健康信息服务的建议

3.1 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分析用户需求是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效率的必要前提。我国当前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健康信息服务依然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健康服务实践活动中应该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依据用户需求来提供精准服务。图书馆应该细分用户群体,按年龄、身体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等不同方面来划分,调查分析同一类用户的具体需求来开展活动。比如针对青少年,可以多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教育程度偏低的非健康老年读者,可以为其组织常见的疾病防治宣讲活动,培训获取健康信息资源的方法,利用信息帮其分析所需要的医院、科室与方法等内容,为其身体健康给予切实的帮助;针对诸如孤独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读者,可以探索开展心理书籍座谈会或真人图书馆等交流活动。总之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广大读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帮助他们获取有效的健康信息,构建正确的健康行为。

3.2 结合特色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探索健康信息服务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满足个性化的读者需求,更有利于调动读者获取资源的积极性。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不同的图书馆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将自身优势运用到实践中会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广州图书馆的活动品牌“广式生活·健康人生系列讲座”,由该馆联合市内三甲医院、医学类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及其它相关医学研究机构举办,内容涉及疾病的中医预防与治疗、广式健康养生、食疗、心理健康等符合本地用户需求的中西医知识。以上活动吸引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只有将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具体的读者活动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读者需求,不断创新读者服务形式,才能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才能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3.3 培养专业馆员,提升服务效率

图书馆的生存价值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社会贡献,图书馆员的信息服务能力对图书馆的健康信息服务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现有研究表明由于缺少医学专业背景,目前大多数馆员不能很好地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加强对有医学背景的在职馆员进行健康信息服务技能培训,主要培养其了解健康信息用户,与读者沟通和参考咨询,掌握健康主题信息资源、新兴的健康信息技术、健康信息伦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技能。其次,图书馆可以和医学院校图书馆、社会医学机构合作,为健康馆员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其专业能力。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强化招聘机制,招聘具有医学背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或着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健康信息服务馆员。

4 结语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公共图书馆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在现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健康服务意识,勇于探索实践,创新服务形式,制定健康服务规划,为推动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而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南京图书馆讲座馆员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走过南京图书馆的名人们
南京图书馆低龄少儿馆开放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