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引种不同果桑品种的适应性表现

2021-04-29 00:20马盈慧初丛相
北方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存率抗寒性抗旱性

王 漫 孙 莹* 马盈慧 初丛相

(1.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白城 137000;2.长春动植物公园, 吉林长春 130000)

果桑是指以生产桑果为目的的一类桑树品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其桑果酸甜多汁,除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外[1-2],还含有白藜芦醇、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药用价值[3-4],适合鲜食,也可加工。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的农产品之一。

吉林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寒冷,土地瘠薄且沙化、盐碱化严重,恶劣的区域自然条件导致该区适宜果树品种单一,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为丰富干寒地区果桑资源,推动果桑产业化发展,自2003年起引种10个果桑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性研究,分析其在干寒地区的适应性表现,优选出适宜吉林西部的强抗性果桑品种,为干寒地区果桑栽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地概况

白城市洮北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光照充足,降水变率大,旱多涝少”的气候特点。年均降水量达400 mm左右,年均气温5.2 ℃;土壤主要类型为淡栗钙土、草甸土、风砂土及苏打盐碱土。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表1 引种果桑品种及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成活率、保存率调查

将引种的10个果桑品种定植于白城市林科院生态试验林场,建立品比试验林,栽植当年秋季调查成活率,常规抚育管理,第3年调查保存率。

2.2.2 抗寒性分析

2005—2007年春,选定各果桑品种健康植株10株,3—6月测定植株寒害平均枯稍长。根据果桑受冻后的寒害症状,制定相应等级标准:①没有或轻微冻害;②有冻害但可恢复;③稍部干枯;④稍部干枯部分占1/3~1/2;⑤不能萌发甚至死亡,计算寒害指数。

其中1,2,3,4,5为冻害等级;Xi为每等级的植株数;X为调查各品种果桑植株数。

2.2.3 抗旱性研究

2005—2007年为白城市连续干旱年,以果桑叶片形态变化作为衡量树体的抗旱能力指标开展田间试验。各果桑品种选定3个标准枝,调查叶片数及干枯叶片数,计算枯叶比例。

2.2.4 抗病虫性研究

观测引种果桑的病虫害情况,桑锈病及野蚕危害较重。试验随机选取参试果桑品种10株,调查感病或虫害株树,计算病虫害发生率。

3 结果分析

3.1 成活率、保存率分析

由表2可知,露地栽植的10个引种果桑品种中,辽果、遵化白椹、白鹅椹子、江米椹子、桂花桑和新疆白桑当年成活率均达到93%以上,保存率达86%以上,但圣果1、2、3、4号不能越冬,到2005年春已全部枯死;同时在设施大棚中栽植的圣果1、2、3、4号越冬后大部分枝条干枯严重,抗寒性表现极差,不适宜吉林西部地区栽植,因此不再作为参试品种继续试验。

表2 引种果桑品种成活情况

3.2 抗寒性分析

2005—2007年春季对参试果桑品种的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4所示,结合枯稍长和抗寒指数两项指标分析,辽果、遵化白椹、白鹅椹子、江米椹子较抗寒,桂花桑次之,新疆白桑抗寒性表现最差,小苗期甚至出现冻死现象。

表3 2005—2007年不同果桑品种寒害调查

表4 2005年不同果桑品种抗寒指数

3.3 抗旱性分析

吉林省白城市2005—2007年连续三年干旱,其降雨量情况见表5所示,2005年和2006年5-8月植物生长季降雨量不足100 mm。以果桑叶片形态变化作为树体的田间试验抗干旱能力指标,由表6不同果桑品种干旱期枯叶比和干旱情况说明可知,辽果、遵化白椹和江米椹子表现抗旱性较强。

表5 2005—2007年试验地区降雨量对照表

表6 干旱期不同果桑品种枯叶比

3.4 抗病虫害分析

对不同桑树品种的病虫害情况观测调查,吉林西部地区栽植以桑锈病及野蚕对其危害较重,结果见表7-8,果桑各品种对桑赤锈病感染率对比,辽果和遵化白椹感病率相对较低,病斑较少;江米椹子、白鹅椹子、新疆白桑次之;桂花桑感病率最高达50%,抗病性差。野蚕对果桑各品种危害表现为辽果、白鹅椹子和新疆白桑受危害较严重,超过35%。

表7 不同果桑品种桑赤锈病调查

表8 不同果桑品种虫害调查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果桑引种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辽果、遵化白椹和江米椹子3个品种其适应性均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在吉林省西部地区栽植生长良好,抗性较强,引种栽植保存率超过85%。由于本试验仅在吉林西部地区栽植研究,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此外,因不同果桑品种的品质及用途差异,桑农需根据对果桑的要求来进行引种栽植。项目组已结合本地野生蒙桑品种开展选育研究和果桑品质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抗性和产质量,选育出优质、高产及多抗的果桑新品种。

猜你喜欢
保存率抗寒性抗旱性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
胚芽鞘在小麦抗旱性鉴定中的作用研究
低温胁迫对不同豇豆品种抗寒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浅析如何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吉林西部几种耐盐碱经济树种低温冷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