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1-05-21 06:26刘艳范鸿飞王灵芝宋海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西坦奥拉丁苯

刘艳 范鸿飞 王灵芝 宋海燕

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015000

脑出血是临床多发与常见的老年人群疾病,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比较多,但是整体治疗效果有待提高[1]。常规治疗方法有营养脑神经、纠正内环境紊乱、脱水降颅压、稳定血脂、稳定血糖、稳定血压等,但是效果均一般。奥拉西坦可以促进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合成,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加快神经细胞代谢等[2]。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作用于机体后可以将脑部自由基清除,缓解脑水肿,改善脑部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血流量。但是,临床关于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效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3]。故本次研究对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患者均知情研究。排除标准:其他颅内病变,血液系统疾病,语言交流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对照组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61~75岁,年龄(68.7±1.2)岁;研究组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范围为61~76岁,年龄(68.9±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进行稳定血脂、血糖、血压以及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奥拉西坦(朗天药业,国药准字:H20174066)治疗,将6 g奥拉西坦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3周。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25 mg 丁苯酞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认知异常、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甚至死亡;有效:患者的意识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反应迟钝,偶尔有认知异常、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现象,肌体肢力恢复≤3级;显效:患者的意识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很少出现异常状况,肌体肢力恢复>3级[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使用巴氏指数(BI)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好[5]。(3)比较两组患者Cys-C、AQP4 水平,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分取血清后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QP4[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05,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Cys-C、AQP4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s-C、AQP4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ys-C、AQP4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

例数70 70治疗前53.5±11.8 54.7±11.9 1.679>0.05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治疗后65.3±12.7 78.4±10.2 14.155<0.05

表3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AQP4水平比较(mg/L,)

表3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AQP4水平比较(mg/L,)

注: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Cys-C为胱抑素C,AQP4为水通道蛋白4

治疗后0.39±0.10 0.10±0.03 11.126<0.05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70 70 Cys-C治疗前1.71±0.11 1.62±0.21 1.238>0.05治疗后1.43±0.11 0.67±0.04 12.334<0.05 AQP4治疗前0.42±0.11 0.41±0.23 1.170>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临床老年人群常发疾病,由于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等基础疾病,在一定的因素下会诱导脑出血的发生,且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影响[7]。临床治疗主要为恢复神经元、脱水降颅压、减少出血等,但是,有效的药物治疗依然非常重要。

奥拉西坦是一种吡拉西坦类似物,生物活性比较高,药理作用比较强。为患者静脉给药后,血药浓度显著升高,且可以自由穿过血脑屏障,分散到组织各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内堆积较少,且不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8]。其通过增加脑组织对乙酰胆碱结合与摄取,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记忆能力与学习能力[9]。奥拉西坦还可以提高突触反应,长期服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脑组织情况。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研究显示,丁苯酞可以改善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加快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10]。还有研究显示,丁苯酞可以改善脑缺血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故在脑出血治疗中,使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效果更好。丁苯酞可以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水平来抑制自由基产生,进而可以改善患者脑部情况,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而奥拉西坦可以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进而可以提高脑组织恢复速度[11]。因此,两者联合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Cys-C 是一种参与血管损伤的因子,Cys-C 沉积在血管壁上会引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管破裂后会引发脑出血[12]。AQP4是细胞膜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大脑内皮细胞中广泛存在,且是水分子进行转运的关键,也是导致脑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脑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QP4 水平越高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概率就越大[13]。寻找有效的方法改善Cys-C、AQP4水平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ys-C、AQP4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故在脑出血治疗中,使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患者的Cys-C、AQP4 水平显著改善。奥拉西坦可以促进脑组织合成核酸、蛋白质,进而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与修复,同时,奥拉西坦可以对大脑皮质进行改善,促进脑功能重建,改善神经功能。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其可以对患者中枢神经功能进行改善,发挥有效地抗脑缺血作用,改善局部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死亡等[14]。

近几年,随着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资料显示,由于脑出血引发的脑水肿会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压迫,使患者的病情不断加重。当脑血肿不断消失后,患者的脑细胞部分功能也会恢复,但是,患者发生神经功能异常的原因与脑组织缺氧、缺血有关[15]。因此,抑制疾病发展、改善神经功能,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故在脑出血治疗中,使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也恢复较好。临床中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会存在智力、运动障碍,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奥拉西坦注射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脑部组织代谢,从而加快脑组织的恢复与修复。丁苯酞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药物,其在脑出血治疗中,发挥着较好的效果,通过注射给药,可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进而加快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以及Cys-C、AQP4 水平,最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丁苯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
丁苯胶乳水泥浆体系在塔河油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