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预防医学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估及思考

2021-06-04 06:10胡依涵张婉婷陈沛航叶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胜任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

胡依涵,张婉婷,陈沛航,叶丁

(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毋庸置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卫生工作者在防控工作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然而,专业型公共卫生人才缺乏,公共卫生从业者岗位胜任力不足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因此,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从业者的岗位胜任力是目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岗位胜任力”的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在1973年首先提出,它是指能将某特定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一般者区分开的深层次个人特征[1]。

1 岗位胜任力的研究进展

关于岗位胜任力的研究,国外可以追溯到19 世纪90年代[2]。在全科医生培训方面,Fiona、Yang 等人以及世界家庭医师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 WONCA)[3]先后构建了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发展至今,国外已形成与该模型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并有效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护理学方面,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建构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框架,给我国和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价值[4]。关于高校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以向浩等人对全球健康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为例,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在美国的乔治城大学、肯特州立大学、南加州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这4 所大学中的培养方案尤为相似,均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以识别和解决重要健康问题的能力以及为服务水平低下的多样化地区的弱势群体服务的能力等。这些岗位胜任力的明确,不仅为该项课程体系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学生在将来可能遇到的岗位职能需要和社会需求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20 世纪90年代,岗位胜任力的概念传入我国。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巍等人[5]创新性地建立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培养目标的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体系,并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切实提高了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另外,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如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结合学,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结合该校实际情况,对传统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改革,通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革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岗位胜任力[6]。此外,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在分析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的需求后发现,在现代医学人才培养中非技术技能与临床实践技能同等重要,能促使医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医疗岗位,故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7]。在公共卫生方面,梁梦娇等人[8]在分析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要素后,构建了系统的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衡量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考核及高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综合岗位胜任力在国内外的应用和部分医学院校针对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措施及其实践结果,可以发现,将岗位胜任力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的效果十分显著。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人民大众健康的一项公共事业,因此,更多更好地把岗位胜任力与预防医学教学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方面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重大疫情的背景下,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显得越发迫切。

2 中医院校预防医学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估

2.1 全国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设置情况

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中西医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医药院校多以中医、中药为特色,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将中医“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能更充分地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因此不少中医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我国共有省属高等中医药院校24 所,其中开设预防医学专业的有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的预防医学专业开办于2013年,该专业结合当代医学生物学新技术、新理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医背景,以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特色,旨在培养适应浙江省基层公共卫生事业服务需求,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该次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毕业生作为典型样本展开调查,为修订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事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2 公共卫生领域的岗位胜任力要素

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公共卫生领域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进行归纳整理,编制成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发展与创新五大类,具体条目如表1 所示。

2.3 岗位胜任力调查结果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 级和2014 级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开展岗位胜任力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0 份。

该次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23~26 岁,男性占比40%。问卷对五大类胜任力中的每一项条目设置1~5 的自评分数选项,1-->5 表示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由各项条目自评分数的求平均,得到该类胜任力的自评结果。如图1 所示,在“医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实践技能”“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和“发展与创新”五大类岗位胜任力中,“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实践技能” 自评结果明显优于其余4 项,而“医学基础知识”自评结果相对最不理想。

图1 被调查者五分制岗位胜任力自评情况

表1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条目

具体而言,“医学基础知识”的自评普遍偏低,其中的内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的自评分数均值仅在2.73 上下,但传染病学的自评分数均值为3.53,情况相对较好;“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的评价普遍较高,除媒体应对能力的自评分数均值较低,分值为3.45,其他各项均在4.06 上下;评价较好的“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和“发展与创新”中,虽各项条目之间自评差距不大,但总体仍有上升空间。

3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自评结果相对最佳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胜任力除与学生自身的素养有关外,也与专业所贯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目标密切相关,可见在专业学习中,给学生灌输积极健康,敬业诚信等思想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建议中医院校在日后继续加强此方面的宣传教育。相对地,其中的媒体应对能力稍显薄弱。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要求中所指出的,“毕业生应具备与公众、媒体及其他人员进行关于健康相关信息的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实际情况中学生有待提高的媒体应对能力,建议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在应对媒体方面的培训,如定期邀请专家进行零距离讲座,让学生对该方面所要求的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与专家交流,主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提高自身的媒体应对能力。

此外,在自评情况相对不理想的“医学基础知识”胜任力所涉及的学科中,除传染病学外,其他学科的掌握情况有待加强,其中在作为主干课程的内科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方面,建议学校可以针对已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更为细致的问卷调查或教学评价,以更清晰地了解该课程在教学安排和设置上有待完善之处,并经过任课老师及该领域专家的讨论,对课程的有关设置进行调整,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此外,可以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培养特点及需求,考虑增设一些特色课程。

在“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知识”和“发展与创新”方面,学生同样具备一定的发展上升空间。建议学校可以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上,多邀请各级疾控中心的专家来分享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实践经验,让学生不仅在课本中,更在前辈的实际经验中学习。此外,可以鼓励任课教师也更多更好地传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如此不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反思和总结能力。

4 结语

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对于提高职业技能和完善人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将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发挥出更大作用。如该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具备较高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十分关键。该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因浙江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起步不久,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样本不足,缺乏充足数据的支撑,故需进一步对毕业生进行随访调查和扩大调查范围。

未来,相信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将会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逐渐增加比重,会有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猜你喜欢
胜任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湖北中医药大学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