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1-06-04 06:10刘琦彭志贤秦博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以赛促教课外活动英语口语

刘琦,彭志贤,秦博文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目前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传统模式,教材选用缺乏系统化和职业化[1],教学内容与实际职场应用有脱节现象,英语(口语)教学与“职业教育”的吻合度较低[2],导致高职学生不能达到行业对学生职场英语能力的要求[3],因此,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研究组“以赛促教”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职业化”转向的实践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2014年6月,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文件。文件中强调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国际影响力,将学生比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院校的重要依据[4]。”根据文件要求,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我们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打好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英语职场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结合“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开展“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高职英语口语竞赛教学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研究从该院18 级涉外护理系4 个班的学生中抽取136 名非单招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度。

1.2 研究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对入选调查对象的136 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12 所院校的半结构式访谈。

1.2.1 问卷调查法

(1)编制问卷。

研究组围绕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就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口语大赛的了解程度、参加口语大赛的积极性、对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的态度、对将大赛结果纳入考核的态度等6 个维度、20 多个条目进行问卷编制。

(2)问卷调查。

问卷经过专家咨询法进行论证,并在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进行预调查,以验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经过信效度验证的问卷发放给入选的136 名学生,要求每名入选人员完成问卷。

1.3 访谈法

编制访谈提纲,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课外活动以及大赛辅导教师团队建设包括针对大赛所采用的培训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应用质性研究法选取部分学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1.4 行动研究法

根据教育部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制定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用行动研究法在该院选出的136 名研究对象中进行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实验。

1.4.1 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堂教学

“职场描述”板块是以图表描述的方式在每节课中轮流进行,选取与口语内容相关的图表进行1~3分钟的图表描述;“情景交流”板块,是学生小组互动合作环节,学生根据每单元的职场情景题材,结合关键词,可自由发挥;在“职场辩论”板块中教师根据每单元的口语题材,确立相关辩论题目,每节课进行一次“即席辩论”。

1.4.2 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外活动

(1)将大赛内容纳入日常课外活动。

周一至周四下午16:00~16:30 的 “双人口语活动”进行职场情景交际的练习;晚18:00~19:00 进行图表描述、职场辩论等环节的练习。

(2)将大赛内容纳入学院“外语文化周活动”。

将英语口语技能比赛纳入我院每年一度的“外语文化周活动”的赛项中,比赛内容与评分标准对接省口语技能大赛。通过班级初选、系部复选、院级总决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省赛的“身临其境”感。

1.4.3 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外辅导

辅导教师利用小课间、大课间及午间和下午放学后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大赛三大板块内容的辅导。

1.4.4 辅导教师团队建设及培训

由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教师辅导团队,利用网络资源和亲临省赛、国赛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

1.4.5 将大赛内容纳入师生考核

将学生课外活动检查结果及比赛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将辅导教师奖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及职称晋升评审。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 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所选的调查对象在实验前后的听力、口语、词汇、课文理解的单科成绩以及通过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等方面对调查的各维度经统计学检验P≤0.05,试验前后听力、口语、词汇、课文理解的单科成绩以及期中、期末、总评成绩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学生各项成绩均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2 结果

2.1 单科测试成绩比较

新教学模式实践后学生的听力、口语、词汇、课文理解这4 门单科成绩比实践前分别提高了8.4%、10.2%、5.6%、9.4%(见表1)。

2.2 阶段性综合测试成绩比较

期中、期末及总评的平均成绩比实验前分别高出5.5、4.2、4.8; 这3 项阶段性测试比实验前分别提高了6.8%、6.0%、5.8%(见表2)。

2.3 参赛成绩对比

在实验前,该院参赛选手的最好成绩是省赛二等奖。实验后,在2019年12月的省赛中,该院一名选手获得了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入围国赛的参赛资格。

表1 实验前后单科测试成绩比较

表2 实验前后阶段性综合测试成绩比较

3 结论

由表1、表2 可见,在该研究过程中,实验后采用以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学期结束后对136 名学生进行了听力、口语、词汇及课文理解4 项测试,实验后的各项成绩的平均分均优于实验前。同时为检验同学的综合学习效果,学期结束后分别对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也进行了实验前后的对比,结论与单科成绩的比较是一致的,实验后的各项成绩均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为科学检测实验结果,对136 名学生实验前后各项单科测试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评成绩分别进行了配对资料比较的t 检验,实验前后各项成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1,实验后的成绩均优于实验前[5]。统计结果证明,实验后采取的新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该模式值得推广[6]。

新教学模式实验后,该院参赛选手获得了入围国赛资格的好成绩,将参赛结果与辅导教师奖纳入师生考核,这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该模式在该院医学系进行了推广试用(注:该系没有口语课,只设有公共英语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和参赛的热情。这说明该教学模式在该省高职院校同类公共英语课的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4 结语

大环境下,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文件中强调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国际影响力。”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被正式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大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旨在展现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大赛的这一 “职业性”特点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赛促教”是近五年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但基于这一热点的研究尚不够成熟。因此,该项目旨在以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剖析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各个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创设一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即将大赛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在该省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及公共英语课的教学中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以赛促教课外活动英语口语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