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RO 产业流通经济维度分析探讨

2021-07-02 05:36陈英楠耿莹莹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分销流通物品

孙 林,李 琰,陈英楠,耿莹莹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MRO 物品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需求不确定及不可缺少等,导致物品需要多少及何时需要不确定,使得供应商无法按照正常模式供货。MRO 物品在流通中较非MRO 物品在诸多环节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及费用更高。

随着MRO 产业流通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以需求不确定为特点的MRO 物品越来越受到关注,MRO 物品流通蕴藏的高额利润逐渐为人们所知,专门从事MRO 物品综合供应服务的企业纷纷涌现,逐渐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MRO 产业经济。将MRO 产业流通经济分为生产、分销及消费三个维度,通过切片原理,划分为生产与分销(P-D)关系维度、分销与消费(D-C)关系维度、生产与消费(P-C)关系维度,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近年来兴起的复杂科学使我们认识到不确定性也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特性,MRO 产业流通经济表现出复杂、多维和渐进特性。MRO 产业中观经济所表现供求关系的均衡与非均衡呈现出MRO 产业流通中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各方面的剖析,为此,PDC 维度分析就是要通过切片原理及切块技术对生、分、消中存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要素进行细节探讨。

一、相关文献分析

《国际商务财会》期刊文章,徐喜庆在《大型企业采购成本维度分析与控制》一文中从管理决策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三个角度来对大型企业采购成本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大型企业的管理层以及采购部门来说,明确采购成本的维度分析,科学解释采购成本的发生规律,对创造性地加强采购成本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管理决策维度是大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动因维度,是增强整个供应系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市场上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基于时间维度的考虑,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采购的物资进行入库管理,根据生产部门的具体需求进行出库管理,做好物料的数据统计及采购信息堆积,避免物料的无益堆积,影响整个企业资金流向的效益。大型企业采购成本的空间维度就是要将企业自身的价值量纳入到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中进行全面考察,抓住供需矛盾来进行采购成本管理。上述文章《大型企业采购成本维度分析与控制》以三个维度对采购要素进行分析,体现了本文流通经济维度分析原理。

《流通现代化》期刊文章,王冬芳等在《中观维度的流通费用与流通经济探析》一文中认为,当前中观条件下流通费用有居高不下的走向,流通不经济或交易不经济现象较为突出。文章提出,为降低流通费用,必须在中观制度安排下,走出制度与组织的悖论;从本质上去认识流通费用,对流通费用进行分解,分门别类作出具体、客观的评价,理性地遏制流通费用的不断升高;下大力气对流通体制、经济组织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治理或重新构建流通体制框架,加大宏观尤其是中观调控力度,降低流通费用,实现流通经济,避免流通不经济。上述文章《中观维度的流通费用与流通经济探析》基于流通费用视角,以中观维度分析流通经济现象,体现了本文提出的维度学说思路。

《统计与决策》期刊文章,邓爱民等在《不确定性供应链的鲁棒优化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Yanfeng Ouyang 等(2008)分析了单级供应链的推动下牛鞭效应的任意客户的需求和经营非理性,应用马尔可夫跳跃线性系统模拟了含随机系统参数的供应链,提出了鲁棒性条件以诊断牛鞭效应并约束其规模,调整订购政策,从而降低了随机需求环境下供应链的牛鞭效应。Nalan Gulpnar(2007)模拟了多竞争对手和风险的供应链情景,考察了最坏的情况鲁棒决定多期均值方差投资组合优化问题,应用鲁棒决策方法最大化预期价值的投资组合回报的同时减轻其差额。在国内,供应链的鲁棒优化的研究也逐渐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在多目标运作方面,徐家旺等(2008)建立了一个多目标鲁棒运作模型,研究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供应链的鲁棒优化运作,通过对市场供应、需求、产品价格等不确定性条件的分析,得出不同情景下多目标规划模型来描述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最优解以及模型的鲁棒性。而在应用到实际问题结果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这也是未来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上述文章《不确定性供应链的鲁棒优化研究综述》通过对中观流通经济中供应链的鲁棒性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在当今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中,流通经济供应链的优化运作更具指导意义,体现了本文维度分析的一种不确定性思路。

二、MRO 产业经济维度分析

生产、分销、消费是MRO 产业流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 所示)。生产是MRO 产业流通的首要环节,决定着分销及消费。分销指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作为MRO 产业流通中生产和消费的中间媒介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消费指利用社会物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也是最终环节。笔者基于MRO产业流通现状,利用切片原理展开分析。

(一)生产与分销(P- D)关系维度

生产与分销作为三维结构的一个关系是MRO产业流通经济的组成部分(如图2 所示)。生产为分销提供物品;分销是MRO 产业流通经济中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MRO 产业流通中物品生产和消费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分销对MRO 企业上下游协作的实现和促进,那么MRO 产业流通就会因为失去必要的外部环境而无以生存,MRO 物品生产也就随之消失而退回到了效益低下的自然经济状态。由此可见,生产和分销是MRO 物品生产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图2 生产与分销关系维度图

(二)分销与消费(D- C)关系维度

在该维度中,分销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在流通过程中,分销在前、消费在后,分销依赖于消费,消费者从分销中获得物品。从经济职能看,分销主要运作MRO 物品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想使物品变成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的有用物品,中间必须经历一个物品与物品、物品与货币的转换过程,而分销恰恰扮演这一个角色,这就是MRO 物品的流通。

图3 分销与消费关系维度

(三)生产与消费(P- C)关系维度

生产与消费贯穿于MRO 产业流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流通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生产是流通的起点,而消费是流通的终点。如图4 所示。消费是MRO 产业流通的目标,W—G—W(物品—货币—物品)这一循环的结果是消费,MRO 物品流通的目的在于实现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有效衔接。

图4 生产与消费关系维度图

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对消费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影响整个流通环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流通能促进消费的发展,从而扩大消费的规模。

本节对MRO 产业流通经济做出了初步细分,挖掘出P-C,P-D,D-C 三个关系,这些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促进了流通的发展与变革,为继续找出三个关系的内在关联,接下来对每一个关系做出细分。

三、PDC 维度分析

对MRO 产业流通中生产、分销及消费存在的关联,在P-D(生产—分销)关系维度、D-C(分销—消费)关系维度及P-C(生产—消费)关系维度切片的基础上,本节运用切块技术进行细节分析和探讨。

(一)切块技术

1.P-D(生产—分销)关系维度切块

对P-D 关系维度切片,切分为集合PD=(采购,订单,供应商,配送)四个要素(如图5 所示)。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环节,是生产活动的起始点,也是流通活动的起始点,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订单是启动配送活动的首要环节,依据订单按顾客的需要进行分销配送;供应商处在整个MRO 产业链条的上游,是企业的战略支撑。

图5 P-D 关系维度图

PD 集合维系着P-D 关系维度的正常运营,只要关注好这四个要素就能把握好这个关系维度,忽视其中的任一要素都会对MRO 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2.D-C(分销—消费)关系维度切块

对D-C 关系维度切片,切分为集合DC=(库存,配送,需求者)三个要素(如图6 所示)。库存的目的是使库存物品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物品积压、不足及满足企业需求,减少资金占用及降低运营成本;配送连接着库存和需求者,是两者间的桥梁,是MRO 活动的基础;需求者对库存和配送都具有直接影响力,所以需求者这一要素至关重要。

图6 D-C 关系维度图

DC 集合是支撑D-C 关系维度的核心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正常实现关系维度的运营,而对需求者达到可控程度是这一维度的关键。

3.P-C(生产—消费)关系维度切块

对P-C 关系维度切片,切分为集合PC=(采购,订单,配送,需求者)四个要素(如图7 所示)。在此关系维度中,订单和采购为生产环节,采购作为生产环节第一要素,对企业成本和利润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订单驱动采购行为,作为P-C 整个关系维度中最终一个重要因素,对关系维度的发展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图7 P-C 关系维度图

配送和需求者为消费环节,PC 集合四个要素体现了P-C(生产—消费)关系维度的完整性。

上述,运用切块技术发现并支持三个维度的要素,找出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指明任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该关系维度的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波动。

(二)“钻石”模型

上文通过切块技术对P-D(生产—分销)、D-C(分销—消费)、P-C(生产—消费)关系维度进行了细节划分,即P-D 关系维度划分为采购、订单、供应商、配送;D-C 关系维度划分为库存、配送、需求者;P-C 维度划分为采购、订单、配送、需求者。依据对三个维度的切块结果,构造出如下“钻石”模型如图8 所示。

图8 PDC“钻石”模型图

“钻石”模型揭示出如下原理:

原理一:P-D 关系维度与D-C 关系维度的无关性。

在“钻石”模型中,P-D 关系维度和D-C 关系维度是无关的,它们之间没有交集的部分,因此,从客观上来讲,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进行的,P-D 关系不会影响P-C 关系,P-C 关系也不会影响P-D 关系。

因此,在P-D 和D-C 关系维度中,各个环节因素是不变的,两个维度按各自之间规律运行分别是确定性的,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操作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PDC“钻石”模型原理分析图

原理二:P-D 关系维度与P-C 关系维度的互补性。

在“钻石”模型中,P-D 关系维度与P-C 关系维度,交集是采购,订单,配送,差集是供应商和需求者。

据上述分析,供应商和需求者在MRO 产业流通中具有不确定性,不能按照预先的方案进行实施,需求者需要什么及何时需要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把控好需求者和供应商使流通现象变得可控和有序是至关重要的。如图9 所示。

原理三:D-C 关系维度与P-C 关系维度的一致性。

在“钻石”模型中,D-C 关系维度和P-C 关系维度,差集是库存、采购、订单,配送,交集是需求者,而需求者具有不确定性。该维度表明关注好需求者,这两个维度即为可控。如图9 所示。

综上所述,在生、分、消维度中,各种要素具有多样性,不受整个过程的控制,这也就呈现出了MRO 产业的复杂性。通过“钻石”模型分析,明确了要素间关系与归类,发现并找出内在关联和相互制约,对把握MRO 产业流通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笔者针对MRO 产业流通中的不确定性现象,提出了PDC 模式学术观点,通过多维分析技术对P、D、C 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人们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认知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制约。

中观现象“钻石”模型通过细分结构,发现并找出了内在关联和规律揭示出:P-D 关系维度与D-C关系维度的无关性,P-D 关系维度与P-C 关系维度的互补性和D-C 关系维度与P-C 关系维度的一致性。

笔者研究的课题是MRO 产业中观流通经济维度分析,通过探讨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整合。针对MRO 流通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切片原理及切块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并指出MRO流通中各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性,探讨了其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联系,上述PDC“钻石”模型,能够完整概括MRO 产业中观流通经济现象。

前文提到的MRO 产业流通中的不确定性,流通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因此笔者以科学的方式来理解,把握供需环节,使流通变得有序和可控,从而达到一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笔者通过对上述三篇文章实证分析认为MRO 产业流通中观经济符合维度分析原理。

猜你喜欢
分销流通物品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互联网加持深度分销
送别“B端深度分销”,迎来“C端深度分销”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图画捉迷藏
深度分销要随着互联网时代进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度分销还要不要做?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