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管理中“德育云”平台运用的实践探索

2021-07-14 18:53郭琳娜
科技视界 2021年18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工作院校

郭琳娜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0 引言

德育工作是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一环,是建设智慧校园的一环,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的一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促使云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推进实施,云平台的构建是实现学生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公众号、网站以及其他网络信息平台,单调繁多,无法有效监督;云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形形色色,不仅不能提升管理效率,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隐患。管理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应被当作教育本身,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注重学生管理模式的改变,树立科学管理观念,利用信息化手段,避免杂乱、低效、重复的工作,以“德育云”平台的搭建为切入口,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

1 德育云的现实状况

1.1 教育云的研究现状

教育云是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拓展,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国外研究者对教育云的关注较早,美国利用全套Google Apps软件和Google Docs取代了原来的电子邮件设备,实现对电子内容的共享、注解和编辑;韩国从1996年起步至今,一直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云教育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普及;日本全国51所国立高校合作搭建了图书馆云平台系统,使师生能够共享全校的藏书和电子资料,实现了小规模图书馆业务的多样化和效率化[1]。云教育创新了德育思路,丰富了德育内容,为“德育云”平台的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1.2 “德育云”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也积极探索“德育云”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运用途径。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探索并分析了德育云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利用互联网线上教育平台来创新其德育教育的途径,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建设情感交流反馈平台,记录和挖掘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细节,细化了高职学生的管理模式[2]。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翻转课堂与合作学习进行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导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了信息化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性。

然而,借助“德育云”平台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线上思德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而针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德育云实践却很少;(2)教师不适应,难操作,信息化知识的容量大、更新快,教师必须快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3)高职院校一味强调学校特色专属和自主建设,云系统封闭多,开放少,造成德育资源重复、不能及时更新;(4)在考核机制下,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过于注重追求短期利益和效益,并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过于将对外宣传视为工作重点,缺乏对学生有效的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大,任务重,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表露出更为复杂的行为特征,如何让学生、家长、教师一起融入“德育云”课堂,一起参与到学习、生活、娱乐、运动等管理中来,亟须研究出实际可行的途径。

2 学生管理中“德育云”平台运用的实践思路

2.1 整合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加快了更新与发展的速度,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前进,使得云平台如雨后春笋,微信、微博以及自媒体等平台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极大丰富了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3]。然而发展速度快了,难保“质量”不出问题,云平台参差不齐,高职学生辨识能力差,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到非规范网络平台的诱导,偏离正确价值观的航道,甚至作出一些违法违纪的错误行为,这就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们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进德育美育的内涵,因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德育云”平台的整合作用,通过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和云操作系统在线上开展思德教育,对现有的教育云平台进行分类整合,搭建起德育信息化的基本架构。主要实践思路如下:

(1)完善“德育云”课程建设,基于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和个性化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点随学[4],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状态,科学分析与引导,努力创建高职院校的“德育云”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情景。

(2)考虑借助专业市场的成熟产品应用,加强各高职院校间的互联互通,利用公众媒体平台把学校政策、制度、要求贯彻到每一名学生,充分宣传各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亮点,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关注工作中的关键点,努力突破高校“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优秀德育思想的汇通,提高资源的共享效率。

整合云平台是教育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延伸,是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进程的基础和保障,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性交流,为师生搭建沟通新桥梁。

2.2 优化

(1)专业化。管理仅能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教育本身。德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德、激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中,以管理代德育的现象很普遍,将管控住学生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指标,所谓的德育评价指标并没有明晰的界定,班主任主观操作性强,存在学生评价不合理之处。德育云平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应注重统计查询中的实时查看,对评价结果一目了然,信息公开透明,完善评价指标,通过科学评判,保障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

(2)系统化、精细化。“德育云”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培养其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好习惯中养成德性。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才能使学校教育的成果最大化。高职学生大多已成年,高校班主任鲜少会建立家长群,与学生父母之间的交流不多,沟通一般是学生发生危机事件时,这就导致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不甚了解,不能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德育云”平台可以建立起一套从班级、寝室到个人的监测体系,实现系统化管理,分析并挖掘分散的数据,精简评价流程,精细考评指标,高等职业院校将利用“德育云”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最终促进家校共育。

优化云平台管理方式,为提升“德育云”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高职院校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管理者提升学生管理效果探索针对性较强的对策。

2.3 创新

高等职业院校中,品德评价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无论教育理念和行为有多先进,在大多数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潜意识里,“惟成绩论”的思想依然很普遍,学生品德被简单、粗暴地评价为几种等级,这种主观的、随意的评价不仅不能反映出学生道德发展的真实水平,而且会阻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和优良道德观的形成。“德育云”平台是学生管理由片面走向成熟的延伸,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索学生品德评价的合理指标,推动学生管理更公平公正,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德育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3 结语

“德育云”平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是高等职业院校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摸索,具有前瞻性意义。传统的思德教育模式是老旧的,并且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相脱离,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快速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敢于尝试不同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防止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中出现滞后性,顺应社会新形势的变化趋势。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工作院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