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体验,创新课堂教学

2021-08-26 08:52庞丁荣
求知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创新课堂情感体验自主探究

摘 要:21世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使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生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课堂教学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学会自主探究物理这门学科,感受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情感体验;创新课堂;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30-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不仅关乎着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与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有关系。因此,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教师应以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理念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把逻辑性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自主探究的课题等。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又复杂的学科,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大部分高中生会对这门课的学习存在畏难的情绪。要想真正学好物理这门学科,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克服畏难情绪,注重物理学科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乐学、好学、创造性地学;其次,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用心领悟物理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智力当中的重要性,一言以蔽之,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提出问题,培养探究意识

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在讲知识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状态,继而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继续探究,然后开始自己思考,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就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应抓住每堂课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前5~20分钟,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开始轻松地学习新知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很愉快。教师与学生你来我往的互动会使课堂效率更高,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开发学生智力。

例如,在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其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描绘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的初速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所要探究内容的实质,再模拟分析,拟出了初步步骤。再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步骤思考,是否有效、连贯,能否精简,并对其进行修改。最后,由学生提出探究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通过不断的修改,使实验方案趋于合理。

二、情感体验,调动自主意识

(一)情感体验的必要性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非智力因素。上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如果不存在情感沟通,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就体会不到学生的情绪,教学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消除师生之间为完成高质量教学任务的障碍。换句话说,情感体验就像物理中的“软规律”,影响着每一场教学活动的开始与结束[1]。

(二)情感体验的作用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关系也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教师可以从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习惯。

2.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情感可以调节人的行为和认知,积极的情感在认知过程中会加速工作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且更乐于接受新知识。

3.有利于教师教学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之一,更主要的是课堂上的感染力。当教师激情澎湃地为学生讲解略显枯燥的知识时,学生的听课兴趣也会被教师调动,从而情绪高涨地投入学习。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在注重学生学习情绪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通过融合学生之间的感情,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期待提高物理教育的效果。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增强课堂氛围感染力,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直流电路实验”时,笔者让学生针对“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这一实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由于普通的伏安法,不管是外接法还是内接法,都会存在系统误差,对此笔者向学生讲解了“补偿”的思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出电流补偿与电压补偿两种方案。这种方法解决了由实验电路不完善而带来的系统误差,但是对于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精确度这一问题如何提高呢?通过学生的进一步研究,他们提出了可以利用准确度更高的电阻箱来替代电流表与电压表,再辅助使用灵敏度高的电流表,以此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常说的惠斯通电桥。

三、创新课堂,拓展思维意识

(一)创新教学

1.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学生可能对整个定律没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抽象性的物理定律可能会让学生一头雾水,那么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视频课件,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课件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实验过程中包含的物理意义。

2.问题是创新的渠道

学生对问题产生的疑惑是创新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设置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2]。例如,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时,教师在讲解完“什么是摩擦力”之后,可以提出一些讨论的问题,比如: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可以用摩擦力解决的?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在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安排一两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可以起到带动作用,让学生可以共同进步。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关于该知识点展开小组辩论会,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摩擦力。

(二)创新课堂

1.教师观

创新课堂能否顺利开展,首先要看教师是否有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体验人生价值的想法,实现从“授人以鱼”的教书匠到“授人以渔”的教育者的转变。其次是教师个性的转变,教师身上应该体现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化的个人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是教师基于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创新的理解,從形式或本质上营造创新氛围[3]。

2.学生观

创新课堂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这些新知识和新见解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4]。所以我们强烈希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机制发生变化,如找出教师讲课中的不足并进行指正,探索对困难问题的答案等。这可以结合实验探究活动来体现,科学探究是一项既能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体现出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的核心活动。科学探究在教学过程的作用有很多,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四、注重培养,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人民教师就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教学的科目,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风趣的上课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才是教师和学生的完美配合。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方法得当都是可以利用的。最终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能够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理解得更加透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不仅可以对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成为综合性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龚 燕.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49.

[2]冷 锋.谈高中物理的自主探究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2):189.

[3]熊 斌.新理念 优教法 显成效——浅谈高中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9.

[4]朱 颖.高中物理的创新课堂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12):65.

作者简介:庞丁荣(1975— ),男,广西上林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课堂情感体验自主探究
新形势下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探索
初中政治创新教学策略
引导探究创建“新”的语文课堂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