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2021-09-26 08:47孟繁博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隐匿性关节镜胫骨

孟繁博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140)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一旦患病,可导致关节受限、肿痛,甚至可引起骨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1]。因此,准确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既往临床主要通过X线片进行检查,虽能显示局部骨小梁密度异常,但无法准确显示骨折结构,常出现漏诊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有研究表明,CT具备三维立体重建功能,可全面、立体地显示骨折结构[2]。亦有研究表明,MRI也可通过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准确地显示骨折结构[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CT联合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行CT检查,然后行MRI检查。(1)CT检查:选用飞利浦128排多层螺旋CT机,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以先足后头的方式进床,沿胫骨平台进行扫描,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160 mA,螺距、层间隔、层厚分别为0.984、0.625 mm、0.375 mm,扫描结束后将影像学结果输送至终端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e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成像(volumetric redering,VR)、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完成冠状、矢状位图像重建。(2)MRI检查:选用飞利浦Achieva 3.0 T MRI设备,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借助膝关节表面体线圈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T2WI序列激励次数为3次、层距为1.0 mm、层厚为5.0 mm、TE为120 ms、TR为4 500 ms,T1WI序列激励次数为2次、层距为0.9 mm、层厚为4.5 mm、TE为10 ms、TR为700 ms,扫描期间观察和记录MRI信号变化,观察胫骨平台异常改变,扫描结束后将获取的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检查结果最终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审阅分析,达成共识后做出诊断,且所有患者均于完成上述检查1周内实施关节镜检查、手术。

1.3 临床评价

以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联合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效能及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40表明一致性较差,0.40≤Kappa<0.75表明一致性一般,Kappa≥0.75表明一致性较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

70例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经关节镜检查、手术明确53例为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

2.2 CT联合MRI诊断结果

CT联合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为94.29%(66/70)、灵敏度为94.34%(50/53)、特异度为94.12%(16/17)、阳性预测值为98.04%(50/51)、阴性预测值为84.21%(16/19);经Kappa一致性度量,CT联合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1,P=0.000),见表1。

表1 CT联合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以骨皮质和(或)骨小梁的微小断裂为主要表现,但是,由于胫骨平台主要由骨松质组成,加之自身结构复杂,在此种情况下利用X线片进行扫描时容易出现重叠影像,无法进行明确诊断[4],因此,需寻求更为高效的诊断方案。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CT、MRI逐渐被用于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且均能取得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CT借助多层排列探测器来工作,可以实现高速且大范围的扫描,具有快速成像、分辨力高等优势,且多层扫描可以显著提升单位时间内的覆盖率;此外,随着CT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后期处理能力更加强大,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图像[5-6]。但是,在实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极易受容积效应、扫描层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骨折挫伤图像并不能清晰显示,仍会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7]。因此,仍需探索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CT联合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经Kappa一致性度量,CT联合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经分析,其原因在于,MRI借助自旋回波序列T2WI进行工作,在可明确疾病具体分期的同时还可准确判断局部结构,最终明确显示局部和病灶间的具体关系;同时可进行连续扫描,从不同时间点的病灶信号强度入手,有效反映骨折处的血供状态[8];此外,MRI具备多方位、多参数、骨质密度分辨力高等优势,所以在检查过程中可有效避免CT检查时图像产生的影响。总之,CT联合MRI检查可优劣互补,利于提高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CT联合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效能较高,且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猜你喜欢
隐匿性关节镜胫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