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与抗结核抗体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2021-09-26 08:47吴天恩乐永宏杨小燕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斑点抗结核结核

吴天恩,乐永宏,杨小燕

赣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西赣州 341000)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当MTB侵入机体后,会对肺及淋巴系统造成破坏,进一步累及循环、泌尿及骨骼等系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结核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1]。但是,由于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易导致误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infection of T cells spot test,T-SPOT.TB)是以细胞免疫应答为基础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试验,试验中的抗原均来自MTB基因组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缺失区域,即差异的区域(region of difference,RD),有效避免了与BCG接种引起的交叉反应,降低了假阳性率。抗结核抗体试验是以患者感染MTB后体液免疫应答为基础,通过MTB抗原特异性的抗体来判定结核病[2-3]。上述两种方式均为现阶段临床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研究比较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高度疑似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33例;年龄21~49岁,平均(34.97±4.65)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存在咳血、盗汗、咳嗽、胸痛等结核病临床特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在进行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检查前已经过痰培养确诊为阳性;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既往接受过抗结核病治疗。

1.2 方法

1.2.1T-SPOT.TB试验

(1)样本采集:采集患者外周肘静脉血4 ml于肝素钠抗凝真空管中(于4 h内送检),然后将RPMI-1640培养液加入抗凝管中与所采集血液充分混合后,加入4 ml淋巴细胞分离液,以3 200 r/min离心20 min,离心后可见单个细胞存在于抗凝管中间的云雾状层中;将分离出的单个细胞层置于15 ml的离心管中,用RPMI-1640培养液补齐至10 ml,以3 200 r/min离心7 min,弃去上清液,用RPMI-1640培养液补齐至10 ml,轻轻吹打沉淀后,以3 200 r/min再次离心7 min;弃去上清液,加入500 μl AIM-V无血清培养液;随后加入40 μl 0.4%台盼蓝染液和10 μl细胞悬液,将混合细胞液进行活细胞计数处理;用无血清培养基配置浓度为2.5×106个/ml的细胞悬液至少400 μl。(2)培养板设置:将50 μl AIM-V无血清培养液、50 μl抗原A(B)加入培养板中,同时设立阳性对照50 μl,每孔加入浓度为2.5×106个/ml的细胞悬液100 μl,放于5% CO2培养箱孵育16~20 h,温度保持在37 ℃左右。(3)斑点计数:在培养板孔内加入50 μl酶标抗体溶液孵育1 h,洗板5次,随后加入50 μl底物溶液,在室温下反应7 min,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行干燥处理,最后采用德国AID牌ELISPOT计数仪行斑点统计。(4)结果判定:阴性,抗原A(B)斑点数较阴性对照斑点数>6个,且阴性对照斑点数<5个,反之则为阳性。

1.2.2抗结核抗体试验

检测试剂盒由西安联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患者38 kD菌蛋白IgG,采集患者外周肘静脉血3 ml于分离胶促凝管中,以3 2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待检,取出芯片编码后,在反应区加入试剂盒内A液200 μl,完全浸润反应膜表面,待完全渗透后,于室温下静置1 min,加入100 μl待测血清,待血清完全渗透后,加入试剂盒内B液300 μl,完全渗透后,加入试剂盒内D液300 μl,完全渗透后,待反应膜表面干燥,在30 min内使用生物芯片识别仪进行判读。临界值=阴性对照OD均值+0.15;样本OD值S/CO≥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诊断结核病的效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Kappa>0.74提示一致性好,0.40~0.74提示一致性一般,<0.40提示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培养结果

94例高度疑似结核病患者,经痰培养确诊64例,其中肺结核22例,肺外结核42例。

2.2 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诊断结核病的效能比较

经T-SPOT.TB检出阳性62例,阴性32例,与金标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759),见表1;经抗结核抗体试验检出阳性55例,阴性39例,与金标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24),见表2;T-SPOT.TB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T-SPOT.TB的诊断结果(例)

表2 抗结核抗体试验的诊断结果(例)

表3 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诊断结核病的效能比较(%)

3 讨论

阻断MTB的传播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痰培养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易延误诊断,导致MTB发生传染、扩散[4-5]。有研究发现,免疫反应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相应的诊断技术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在结核病早期检查中也逐渐得以开展[6]。机体在感染MTB后会刺激T细胞活化,T-SPOT.TB可在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基础上,对患者活化特异性T细胞进行检测,进而减少卡介苗接种、其他分枝杆菌导致的假阳性,有助于对高度疑似结核病患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进行筛查。抗结核抗体试验则以检测38 kD菌蛋白IgG为原理,这是由于38 kD蛋白抗原属于脂蛋白,可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7]。

本研究结果显示,T-SPOT.TB与金标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好,抗结核抗体试验与金标准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一般;T-SPOT.TB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表明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8]。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T-SPOT.TB采用斑点计数有关,而斑点计数越多越有助于区分结核活动度,同时提示结核活动度越大。在结核病患者的不同阶段,自身细胞及体液免疫会出现失衡,此时若考虑进行T-SPOT.TB与抗结核抗体试验联合检测,则可从不同角度体现结核病的诊断效果,可能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但还需相关研究加以佐证。

综上所述,T-SPOT.TB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斑点抗结核结核
可爱的小斑点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斑点豹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