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I及胱抑素C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1-09-26 08:47黄燕敏李哲陈加家王衬平黎晓敏罗进南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试剂盒重症

黄燕敏,李哲,陈加家,王衬平,黎晓敏,罗进南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医院检验科 (广东东莞 523000)

重症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针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挽救患者生命[1]。但临床发现,部分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预后往往较差,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评估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十分必要。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均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可有效反映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是临床诊断心力衰竭进展的有效指标[2]。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可影响患者的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密切相关[3]。鉴于此,本研究分析血清H-FABP、cTnI、CysC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5±3.17)岁;体质量指数21~28 kg/m2,平均(23.23±0.56)kg/m2;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16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免疫功能正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患者和(或)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合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1)血清学指标检测:于患者入院后治疗前抽取其空腹肘静脉血4~5 ml,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利鑫坚离心机有限公司,H-1600R)以3 000 r/min的离心速度及10 cm的离心半径离心处理15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液待检;选择武汉博迈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以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选择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以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血清cTnI水平,选择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以胶体金法测定血清H-FABP水平,上述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于6 h内完成,并取连续测定3次的平均值。(2)预后情况评估:患者入院后均实施综合治疗,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容量管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等,统计治疗期间的死亡和生存情况,将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生存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

1.3 评价指标

(1)统计7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2)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治疗前体质量指数)及血清学指标(H-FABP、cTnI、CysC)。(3)绘制ROC曲线,观察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血清H-FABP、cTnI、CysC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

70例患者,经治疗后预后不良15例(21.43%),预后良好55例(78.57%)。

2.2 不同预后老年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比较

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治疗前血清H-FABP、cTnI、Cys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预后老年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比较

2.3 血清H-FABP、cTnI、CysC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效能

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血清H-FABP、cTnI、CysC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FABP、cTnI、CysC单一及联合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7,均有一定的评估效能,且以联合评估效能最高,见表2及图1。

表2 血清H-FABP、cTnI、CysC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效能

注:H-FABP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cTnI为心肌肌钙蛋白I,CysC为胱抑素C

3 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的心脏长期负荷过重或心肌收缩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综合征。临床通过实施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预后的判断仍不够准确,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早期评估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对筛选出的预后不良高危病例实施针对性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临床已发现多种血清学指标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病情进展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患者的治疗前血清H-FABP、cTnI、Cys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提示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FABP、cTnI、CysC呈异常表达。经分析,其原因为,H-FABP在心肌中的含量较高,心肌细胞脂肪酸的运输及代谢需要H-FABP作为载体参与,当患者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会动员脂肪酸提供能量,可刺激机体生成大量H-FABP,使H-FABP透过损伤的心肌细胞膜释放入血[5],因此,血清H-FABP水平越高提示心肌缺氧、缺血程度越严重,血清H-FABP水平持续升高可不断损伤心肌细胞,增加预后不良风险;cTnI是调节心肌肌肉收缩的主要物质,当心肌细胞遭受心肌缺氧、缺血被破坏时,游离细肌丝中结合的cTnI会从细胞中释放进入外周血[6],因此,血清cTnI水平越高表示心肌受损程度越严重,预后不良风险越高;CysC是重要的内源性组织蛋白酶抑制剂,可参与到心肌胶原的降解过程中,引起心肌胶原合成及降解失衡,增加心肌纤维化发生风险,引发心室重塑[7],因此,血清CysC水平越高表明心室重构程度越严重。本研究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cTnI、CysC联合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效能最高,提示临床早期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H-FABP、cTnI、CysC水平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H-FABP、cTnI、CysC均可评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且联合评估的价值最高。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试剂盒重症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基于CLSI-M43国际标准改良的Mycoview-AST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估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