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021-09-26 08:47许丽琳薛水兰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流程化清洗机供应

许丽琳,薛水兰(通信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 (福建莆田 351100)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做好清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消毒供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1-2]。既往,对消毒供应室清洗设备实施常规化管理,清洗流程等待时间较长,清洗设备故障率较高、清洗质量不甚理想。因而,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设备需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案。流程化管理是以流程为主线的管理方法,强调以流程为目标,以流程为导向来设计组织框架,可有效提升管理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流程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6月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的26台清洗设备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12月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流程化管理的26台清洗设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大型清洗机(瑞典洁定公司,型号:9120型)9台,8666型小型清洗机(瑞典洁定公司,型号:8666型)4台,超声波清洗机(常州至诚弘业超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Y系列单槽1200标准型)4台,高压冲洗水枪(合肥创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JK-88型)9件。观察组9120型大型清洗机9台,8666型小型清洗机4台,超声波清洗机3台,高压冲洗水枪10件。两组清洗设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1)清洗设备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厂方提供的说明书、操作方案自行制订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各种清洗设备的使用手册包括技术参数、警示要求、物理性能、易出现的故障及操作规程等,熟练掌握清洗设备操作要点。(2)清洗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指定的清洗设备,在清洗前严格核对需清洗设备的名称、数量,严格按照设备清洗操作要求对设备进行清洗,清洗后再次核实已清洗设备的名称及数量。(3)监察工作:由主管护师带领护师不定期考察工作人员使用、清洗设备操作规范性,并实时指导改正不规范操作。(4)维修养护工作:工作人员都要接受专业的知识和操作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均能有效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每天记录设备运行时间、温度、压力、传感器仪表运行数据,针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要进行维修和更换。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流程化管理。(1)人员素质培训流程:首先通过知网、万方等期刊数据库,通过检索流程管理、消毒供应室、清洗设备等关键词搜索并下载核心文献材料,并由护士长集中组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集中进行学习;由护士长与副主任护师每周1次轮流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讲解清洗设备使用手册内相关内容、各项操作规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并将余下工作人员分为两组,安排组长(主管护师)亲身示范具体操作给各组工作人员看,定期进行组间理论与实践操作竞赛,1次/2周,定期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1次/4周,针对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经济奖励,对不足者安排专人进行辅导,直至完全掌握。(2)清洗流程管理:要将送来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将棉球缸、镊子缸、手术器械盒、手术室盆包、罐包要利用9120型大型清洗机进行清洗;止血钳、拉钩、扩张器、手术刀等手术器械要利用8666型小型清洗机进行清洗;眼科、脑科、无创显微镜器械等精密仪器要利用超声清洗及进行清洗;针对吸引器头、穿刺针、脑压管等管腔类器械要使用高压冲洗水枪进行清洗;严格按照清洗设备操作规范及医疗器械的清洗要求进行清洗,清洗前后均认真做好回收查、存时查、放时查、对物名、对数量、对日期、对科室的“三查四对”制度。(3)监察流程管理:首先要求组内成员在严格遵循工作规章制度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后进行组内自查自纠工作,由小组长(主管护师)建立Excel表格,将使用清洗设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好记录,并予以纠正;并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组成监察小组,不定时检查工作人员清洗医疗器械是否对应、清洗操作是否规范等内容,同时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责任到个人,实施奖惩制度;每月要开展专项质量总结与汇报会,会上分析工作中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吸取工作教训,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且针对日常管理过程中实施效果较好的措施让其标准化,针对仍未有较大改善的问题再次商讨给予更为针对性地处理措施。(4)维修养护流程管理:每台设备均要责任到个人,由专人全权负责设备的故障保修和维护保养工作,要求各台设备负责人每天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对出现异常运行情况的设备要及时上报,以便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两组均管理3个月,结束时评估管理效果。

1.3 临床评价

(1)清洗设备完好率:比较两组管理期间清洗设备故障发生率。(2)清洗合格率:统计两组管理期间清洗的医疗器械数量,比较清洗合格率。(3)管理质量评分: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评估量表评定两组管理质量,重测效能0.896,包括工作人员清洗设备相关知识及操作掌握情况、清洗流程规范情况、日常监察情况、维修及时上报情况等四个部分,总分40分,评分越高,管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设备完好率、清洗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设备完好率、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

2.2 两组清洗消毒质量比较

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为(33.06±3.13)分,高于对照组(29.79±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00,P<0.001)。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中的清洗设备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内的感染情况,临床需对消毒供应室中的清洗设备实施相应的管理[4-5]。既往,实施的常规管理模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清洗设备的正常运行,但由于该模式无法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仍会导致较多的清洗不合格事件发生,降低管理质量,临床应用受限[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将流程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管理中,能有效提升清洗合格率,利于提升管理质量。其原因为,该流程化管理模式下对工作人员实施学习流程管理,将工作人员自学及集中学习相结合,并定期进行理论与实践小组竞赛及个人考核,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对清洗设备手册内相关内容、各项操作规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掌握度,可为后期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利于提升后期管理质量;然后通过实施清洗流程管理,根据清洗设备的特点选择特定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既可有效提升清洗效率,也能降低设备耗损情况,通过监察流程管理能及时发现清洗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并予以纠正,以上均能有效保证清洗质量,提升清洗合格率[7-8];并且,通过监察流程管理能有效落实责任制,可构建良性的监管模式,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关注日常工作的操作细节,利于保证管理质量[9-10];最后实施维修养护流程管理,将每台清洗设备责任到个人,由专门的负责人全权负责设备的故障保修和维护保养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清洗设备的设备完好率。本研究中观察组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分析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后期需延长干预时间,进一步分析流程化管理对清洗设备完好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流程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设备管理中,能有效提升清洗合格率,利于提升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流程化清洗机供应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医用超声波清洗机在提高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便携式道岔转换设备清洗机的研制与应用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与服务的研究
冰箱压缩机零件自动化清洗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