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6 08:47刘明姣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刘明姣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重症医学科 (江西九江 332000)

呼吸衰竭是以生理功能障碍与代谢紊乱为病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会造成患者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发绀、抽搐、心动过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具有较高的病死风险[1]。加强呼吸支持是临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原则。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肺通气、肺换气功能,但引发的并发症也比较多,如鼻黏膜损伤、呼吸道干燥、腹胀等,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呼吸支持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肺通气障碍,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具有非常好的舒适性与顺应性[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0.82±5.14)岁;原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肺炎6例,肺气肿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其他3例。试验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2~80岁,平均(60.96±5.46)岁;原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肺炎5例,肺气肿9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体格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及肺功能检测等检查确诊;无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血流动力学稳定。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病变;精神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面部畸形;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及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用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美国飞利浦伟康BiPAP AVAPS无创呼吸机),选择适合的口鼻面罩,设置通气模式S/T,通气频率为16次/min,吸气相正压、呼气相正压分别为12~20 cmH2O、4~6 cmH2O,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在92%以上,3~5 h/次,3次/d,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延长停机时间,直至完全脱机。

试验组实施经鼻高流量氧疗,使用费雪派克Airvo2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型号PT101AZ),设置相对湿度为50%,氧流量为35~60 L/min,气体温度为37 ℃,氧浓度为21%~100%,SaO2维持在90%~98%范围、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维持在60~80 mmHg(1 mmHg=0.133 kPa),每日治疗8 h以上。

两组均持续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PaO2、SaO2,于治疗前1 d、治疗3 d后的清晨,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转速为3 000 r/min,时间为10 min,随后检测上述各项血气分析指标。(2)统计两组治疗期间鼻黏膜损伤、呼吸道干燥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试验组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呼吸肌疾病、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炎症、肺损伤以及循环障碍等均可引起呼吸衰竭。该病会降低患者的气体交换能力,不仅损伤肺功能,患者还会因缺氧而引起机体循环、代谢紊乱,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3]。因此,临床主要通过加强呼吸支持来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无创正压通气是临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呼吸负荷,促进肺通气量增加,促使气道开放,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并调节机体代谢,从而缓解气体交换功能障碍[4]。呼吸衰竭患者往往存在气道阻塞的情况,极易引起呼吸抑制,导致通气时间延长,甚至脱机困难,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试验组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改善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方面的效果更理想。血气分析指标在呼吸衰竭诊断与指导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最根本的方法是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缓解气道阻塞、改善肺通气量。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疗法,通过高流量鼻塞持续为患者提供可调控且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温度、湿度的高流量吸入气体,帮助患者维持一定水平的呼气末正压,使肺泡保持开放状态,进而促进呼气末肺泡复张以及血气交换,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症状[5]。经鼻高流量氧疗可减少患者的呼吸死腔,因吸入气体中含有更多的氧气,所以可避免患者重新吸入上次呼气末残留在呼吸死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提升肺泡通气,改善氧合。高流量气体能够在患者气道产生一定的气道正压,帮助患者减少呼吸做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此外,湿化的气体能够促进患者气道黏膜表面纤毛运动功能的改善,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达到缓解气道阻塞、纠正呼吸抑制以及改善肺通气功能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鼻黏膜损伤、呼吸道干燥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加温、加湿装置使气体达到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鼻、口、咽喉的干燥度及避免对鼻黏膜造成的损伤,使气道黏膜表面纤毛清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舒适度。

综上所述,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病情好转,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