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1-09-26 08:48于兴洋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疝囊术式腹股沟

于兴洋

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600)

腹股沟嵌顿疝(inguinal incarcerated hernia,IIH)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由高强度劳动导致腹腔内压力增加所致,临床表现为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及便血等,发病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常采用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该病患者,但由于术中腹腔接触外界时间较长,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恢复效率。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术式至关重要。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为近年来新兴的术式,具有术野清晰、对身体创伤较小等优势[2]。但目前医学界鲜有比较两种术式对于IHH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的专项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TAPP对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I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7~72岁,平均(52.14±11.72)岁;嵌顿疝类型,斜疝19例,直疝1例,股疝5例,复合疝4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26.5 kg/m2,平均(21.53±1.04)kg/m2。试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6~74岁,平均(52.08±9.63)岁;嵌顿疝类型,斜疝18例,直疝2例,股疝4例,复合疝7例;BMI 16.5~27 kg/m2,平均(21.48±1.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3]中有关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断标准,典型的腹股沟嵌顿疝依据患者病史、症状(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站立时出现、平躺后消失)和查体确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嵌顿疝>12 h;合并发热或感染性休克;全身性感染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全身性免疫系统异常;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取头低足高位,行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上缘做约2 cm的斜切口,切开患者的皮肤、腹外斜肌腱膜、腹外斜肌腱膜等,钝性分离精索与疝囊,向上游离疝囊直至腹股沟管内环,而后对于直疝患者将疝囊推入直疝三角,斜疝患者将疝囊近端结扎后经内环送回腹腔,将网塞置入内环,将网塞外缘与内环边缘缝合固定,确认无出血后逐层缝合。

试验组实施TAPP治疗:术中体位、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待麻醉生效后于患侧旁2 cm做1 cm左右的横向切口,而后切开腹直肌前鞘,将腹膜外间隙钝性游离并置入Trocar及腹腔镜,建立人工气腹,术中维持气腹压力10~15 mmHg(1 mmHg=0.133 kPa),术者通过腹腔镜分别于耻骨连线、脐部及中下1/3处做切口并置入Trocar,通过腹腔镜仔细观察疝囊、韧带等组织及其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而后分离并获取韧带、耻骨及腹股沟韧带等组织术野,将腹壁与疝囊钝性分离,选取10 cm×15 cm左右补片分别置入髂耻束、腹横肌腱膜并采用疝钉固定,术中应注意将补片铺平后排气,最后观察无异常后取出腹腔镜及手术器械,确认无出血后逐层缝合。

1.3 临床评价

记录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2)术后不良事件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及血清肿。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不良事件

试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IIH是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多发于老年患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造成影响[4]。因此,临床对其十分重视和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IH患者采用TAPP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预后。其原因为,TAPP治疗IIH患者具有以下优势:(1)手术人员通过腹腔镜可更清晰地观察患者腹腔,以便及时发现隐匿疝并予以处理;(2)腹腔镜手术术野清晰,手术人员可仔细探查腹腔无张力情况下嵌顿肠管血运情况;(3)腹腔镜术中可减少与肠管接触次数及其暴露时间,利于患者预后;(4)术中放置补片区域无手术切口,可有效避免细菌逆行造成切口感染;(5)腹腔镜手术可更好确保腹股沟区完整性,还可避免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损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6)腹腔镜术中采用网片修补缺损,而缺损周围纤维组织可通过网片孔进行生长,并与腹横筋膜融合,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5-7]。但TAPP同样有以下缺点:(1)此术式对于气腹、麻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病情危急患者;(2)此术式操作要求较高,需手术人员有丰富经验[8]。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过小,随访时间过短等,这些会使临床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偏差,再加上本研究查询的资料数量不足,因此,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我们需要以更多的患者资料数据作为基础,以更多的临床研究作为依据,从而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全面的更为合理的依据和参考。

综上所述,采用TAPP治疗IIH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疝囊术式腹股沟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