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2021-09-26 08:48郭敏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阴式肌瘤开腹

郭敏

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西九江 332020)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巨大子宫肌瘤(单个直径大于10 cm)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强烈压迫且具备进一步病变的风险,是子宫切除的最主要病因之一,此时,患者的生育能力及生命质量均会受到严重影响[1]。治疗无生育需求的患者时多选择切除子宫,作为传统外科手术,开腹子宫切除术虽可满足治疗需求,但手术过程对患者造成损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患者术后康复较慢。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被广泛运用于子宫肌瘤切除中,其微创、定位精准等优势得到了显著发挥[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62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年龄35~64岁,平均(46.23±9.61)岁;产次,1次22例,2次8例,3次2例;单发子宫肌瘤18例,多发子宫肌瘤14例;肌瘤直径11~17 cm,平均(14.18±1.12)cm。对照组年龄34~66岁,平均(46.74±9.92)岁;产次,1次21例,2次8例,3次1例;单发子宫肌瘤17例,多发子宫肌瘤13例;肌瘤直径11~18 cm,平均(14.27±1.13)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3];至少存在1个最大直径在7 cm以上的子宫肌瘤;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取硬膜外连续麻醉,实施常规消毒措施并铺巾,于耻骨联合上3 cm处做长度为8 cm的横切口,逐层切开各层组织,充分暴露子宫,并对其主要供血血管进行结扎,随后切除子宫,对术区进行冲洗,再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采用“三孔法”将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置入并构建CO2气腹,将气腹压保持于13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并探查盆腹腔内情况,电凝剪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分离前后叶后对子宫各处韧带进行电凝切除,并打开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处,使膀胱向下推移,通过阴道将子宫颈暴露,并牵出子宫,切开宫颈阴道黏膜,使膀胱宫颈与直肠宫颈间隙分离,切断并结扎主韧带及双侧宫骶韧带,子宫动静脉采取同样操作,随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腹膜及阴道残端,并缝合切口。

1.3 临床评价

观察并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皮下气肿)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

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具备激素依赖特点,即病情进展常伴随患者身体孕激素、雌激素水平异常,若其长期得不到纠正,则可进展为巨大子宫肌瘤[4]。巨大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对手术切除的需求较为迫切,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逐渐被应用于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且手术技术渐趋成熟。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多与所选择的手术方式相关,而子宫切除手术面临对输尿管、膀胱等周围组织的损伤风险,故对手术方式的精密度要求更高。近年来,腹腔镜在诸多腹腔手术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对手术视野的获取能力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外,其余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可有效减轻对患者血管的损伤,且更有助于患者康复。其原因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既可充分发挥阴式手术优势,又可借助腹腔镜显著提高手术精准度,为施术医师提供更为清晰的手术视野,利于减少对输尿管、膀胱以及周围血管的损伤,但手术操作较传统手术复杂。亦有研究指出,腹腔镜下切除术所采用的超声刀在止血效果方面具备显著优势[6]。此外,阴式手术属于微创术式,可有效利用女性阴道生理结构为手术提供通道,术中无需暴露患者腹腔脏器,从而可显著降低手术及外界刺激对盆腹腔内环境的影响。

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主要可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但随着近年来外科手术无菌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上述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7]。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阴式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各项损伤较小,引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小。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为,现代手术室护理及手术无菌理念均已发展的较为成熟,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故两组在术后3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其相较于开腹手术对血管损伤小,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阴式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