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治疗仪照射联合综合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2021-09-26 08:48黄景炜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黄景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透室 (福建福州 350004)

血液透析是肾脏功能替代的主要治疗手段,常见于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治疗中,通过超滤、弥散和对流方式清除血液中有害成分等,纠正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1]。透析治疗时,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但受到患者生理因素、自身维护、医护人员人为因素等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或形成血栓,造成内瘘堵塞,进而丧失血管通路功能,难以继续透析。因此,透析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保证充足的血流量。综合护理是从患者的生理、心理、饮食、健康宣教等层面展开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延长内瘘使用时间,预防静脉内瘘狭窄堵塞等问题。近年来,临床上常利用红外照射治疗,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的治疗效果,对延长内瘘寿命、巩固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探讨红外治疗仪照射联合综合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34±1.86)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37±2.2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终末期肾病[2],接受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于我院行上肢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对本研究知情,具备正常的沟通和认知能力。排除标准:精神异常、皮肤破损;病情危重、意识模糊。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通过和患者沟通聊天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若患者存在严重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介入,使用温和语气鼓励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及动静脉内瘘的安全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叮嘱患者家属注意沟通技巧,多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围术期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流程,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术后2 h,观察患者创口有无渗血,可适当抬高内瘘侧肢体,减轻水肿;术后1 d,护理人员开始督促患者进行握拳及关节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术后1周进行握弹力球锻炼,3~5 min/次;术后2周可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带,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1~2 min/次,1~20次/d,促进内瘘成熟;耐心告知患者如何判断通畅性,用健侧手触摸吻合口或用对侧耳朵听血管杂音,叮嘱患者认真自我检查,早晚各1次,如果震颤或杂音减弱或消失,立即汇报医师。(3)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在生活中避免内瘘侧肢体负重,尽量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用内瘘侧肢体提重物,禁止对内瘘侧测量血压或输液抽血,不佩戴手表首饰等物品,睡眠时不要使内瘘侧肢体受压;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低血压易引起内瘘闭塞,需保证充足营养,限制水分摄入,控制体质量增长,以防脱水过多引起低血压;注意保暖,避免腹泻;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防止低血压事件的发生。(4)注意事项:患者内瘘使用初期,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血肿,拔针后按压15 min,力度以不渗血并能触及血管震颤为宜,使用止血绷带要及时松解。

观察组使用福建省唯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普门红外治疗仪(Lifowave-9350Ap)进行照射治疗,术后7 d,开始照射,30 min/次,3次/周;在血液透析时,再次照射1次,时间为30 min;照射时将患者动静脉内瘘充分暴露,将红外治疗仪和照射位置保持20 cm距离,治疗能量为5级,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首次血透时间和血流量。(2)护理前、后,使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3]评估两组的舒适度,共28项,28~112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护理前、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共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3)持续观察3个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栓、血流不足、静脉炎、内瘘狭窄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和透析血流量比较

观察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和透析血流量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和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和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状态,患者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代谢产物潴留,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具有较高生命危险,目前主要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替代肾脏功能。动静脉内瘘已被广泛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通路运行状态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4]。考虑到患者缺乏对动静脉内瘘的了解,需通过给予动静脉内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要求家属一同参与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态和认知水平,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临床疗效创建良好条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阶段综合护理干预,为患者补充营养,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控制体质量,维护血压,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内瘘成熟,防止内瘘失功[5]。

红外治疗仪基于仿生学理论促进吸收和激活生物分子,产生有益的生化反应及热效应,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循环障碍,达到镇痛消炎作用,从而促进血液流通,延长动静脉内瘘患者寿命[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使用内瘘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透析血流量、护理后的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红外治疗仪照射联合综合护理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透析血流量,让内瘘使用时间得以延长,对于透析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红外治疗仪的应用有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和预防并发症,消炎镇痛,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红外治疗仪照射联合综合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使用内瘘时间,提高首次透析血流量,改善患者舒适度,减轻其疼痛感,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