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09-26 08:48郭姝馨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前列腺癌根治术

郭姝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福建泉州 362000)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1]。但围手术期患者若未得到有效的护理,将会导致术后康复情况不理想,容易引起并发症,延缓康复进程。围手术期护理虽可满足患者术后康复的基本护理需求,但在改善术后排尿情况、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有限,因此,采取有效的辅助康复护理手段尤为必要。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在改善排尿情况、防治尿失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42~65岁,平均(50.25±3.1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0~28.0 kg/m2,平均(24.65±0.35)kg/m2。观察组年龄43~67岁,平均(50.12±3.15)岁;BMI 24.5~28.5 kg/m2,平均(24.69±0.3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患者和(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高度配合;符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指征,首次实施手术。排除标准:术前有尿失禁病史;术前有前列腺电切手术史;术前有根治性放疗史;术前发生远处转移;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疏导其消极情绪,并通过床旁宣教、视频、图片宣教等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知识;术前1 d调整患者饮食,提高机体耐受力,并予以口服乳果糖预防术后便秘,且嘱患者术前6 h禁食、2 h禁水。(2)术中护理:对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并控制输液速度和温度;医护人员高效配合完成手术操作。(3)术后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管或扭曲,重点记录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镇痛护理,术后先行镇痛泵镇痛,在停用镇痛泵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止痛药,并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床旁活动;生活护理,嘱患者术后常规禁食,待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3~5 d后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且养成多饮水、充分休息的生活习惯;康复训练,留置尿管时采用间歇夹管方式,帮助患者养成饮水后2~4 h定时排尿的习惯,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在小便时主动中断排尿,然后再继续排尿,并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肌收缩训练,提肛保持10 s,完成缩放为1次,10次为1组,4组/d,且要求患者以冷热水交替冲洗膀胱刺激膀胱收缩力,帮助膀胱收缩,10遍/次,2次/d,此外,可以以轻柔较快的频次叩击患者耻骨上区,刺激逼尿肌,1次/d,10 min/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深圳讯丰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XFT-2003K型,粤械注准20202092174)干预:患者取仰卧位,将肌电探头放于肛门内,设置频率为5~50 Hz,电流为8~20 mA,刺激15 s后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收缩、放松训练,期间要求患者观察屏幕中的肌电曲线,根据反馈信号对舒张、收缩强度及部位进行调整,20 min/次,3次/周。

两组均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1)康复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拔除尿管时间。(2)排尿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尿量。(3)尿失禁发生率:随访3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两组尿失禁发生率(当咳嗽或突然腹压增高时,站立、行走时或卧床时出现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现象即为尿失禁)。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拔除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2.2 排尿情况

观察组术后日均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日均单次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尿情况比较

2.3 尿失禁发生率

随访期间,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

3 讨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性排尿困难症状,但受手术创伤性及术中操作的影响,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排尿障碍,因此,于围手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4-5]。

本研究中对照组接受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通过术前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可帮助患者树立手术信心,提升围手术期治疗依从性;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并实施保温护理及限制性补液方法,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实施引流管护理、生活护理、疼痛护理及康复训练,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单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术后排尿效果的影响有限,术后仍有较高的尿失禁发生率,因此,需联合更为高效的干预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日均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日均单次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生物反馈电刺激仪通过低频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肉血供情况,减轻盆底肌肉痉挛,有效增强尿道括约肌收缩能力及膀胱储存尿液能力,联合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且生物反馈电刺激仪中的腹壁电极及肛直肠压力感受器能够准确感知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收缩、放松训练时直肠、腹壁、肛管肌肉的用力情况,患者能通过仪器屏幕实时观察训练时的肌电曲线,并据此不断调节及纠正自身不规范的排尿用力方式,可形成长效的恢复机制,同时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可不断地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降低尿失禁发生率[6]。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在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前列腺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