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探测器下耳穴埋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6 08:48李君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漏尿耳穴尿道

李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250)

尿失禁是前列腺增生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干预,易引发尿路感染,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常规护理干预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但干预时间较长,且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故干预效果欠佳。耳穴埋豆法作为一种中医疗法,通过于耳穴处贴压药豆,并给予适度按压刺激,对胆石症、眩晕、水肿等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耳穴探测器下耳穴埋豆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54~87岁,平均(71.86±5.26)岁;病程0.5~4.0年,平均(2.27±0.49)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2例,高中以下8例。观察组年龄51~90岁,平均(72.19±5.26)岁;病程0.6~4.0年,平均(2.31±0.48)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1例,高中以下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2]中前列腺增生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无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耳郭皮肤存在感染、破损或冻伤的患者;术前存在尿道狭窄的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的产生原因及治疗措施,对患者出现的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告知其尿失禁通过积极治疗的是可以被治愈的,并向其介绍恢复良好的案例,提升治疗信心。(2)功能锻炼:a.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保持腹部、臀部及下肢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嘱患者收缩耻骨、尾骨周围肌肉及会阴区域肛门括约肌,持续收缩10 s后放松10 s,再次进行收缩,连续收缩-放松20次为1组,早中晚各进行1组锻炼;b.排尿行为训练,嘱患者适当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有尿意时不要立即排尿,通过放松心情,站立并收缩盆底肌,如此反复,以缓解膀胱压迫感,然后缓慢如厕,在排空膀胱后起立再蹲下重新排尿1次,确保尿液排空。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耳穴探测器(广州市美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XS-100A)辅助下进行耳穴埋豆干预:患者取坐位,暴露耳郭处,选取患者耳郭上对应肾、膀胱、输尿管、尿道、三焦的穴位,用耳穴探测器找出阳性反应点,用乙醇棉球消毒上述穴位,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 cm×0.5 cm的胶布上贴压于耳郭相应穴位处,待患者自觉酸胀痛后,用指腹按压穴位1~2 min,3次/d。

两组连续干预2周。

1.3 观察指标

(1)尿失禁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的漏尿次数及漏尿量情况。(2)生命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ncontinence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IQ-7)[3]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共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没有影响、有轻微影响、相当影响、非常影响4个等级,分别计0~3分,总分21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尿失禁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失禁情况比较

2.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I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IIQ-7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常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有效解除膀胱梗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该术式会对尿道外括约肌造成损伤,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尿失禁,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使其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其身体恢复。因此,临床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积极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漏尿次数、漏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采用耳穴探测器下耳穴埋豆方法干预可改善其尿失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其原因为,向患者普及尿失禁相关知识,对其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并介绍恢复良好的案例,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利于干预措施的顺利开展;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可增强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改善尿道受损括约肌张力,提高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进而减少漏尿情况的出现[4];嘱患者在出现尿意时先反复收缩盆底肌,缓解膀胱压迫感,可逐渐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漏尿次数;在排尿后起立再蹲下重新排尿,可减少膀胱尿液残余量,进而减少漏尿次数及漏尿量[5]。但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时间往往较长,患者配合度会逐渐降低,干预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尿失禁是肾气虚损、气化不利、膀胱开阖不畅所致,补益肾气、化浊利湿是治疗尿失禁的主要原则。肾耳穴具有益精气、壮肾阳、强肌肉、渗水湿的功效;膀胱耳穴具有清热利水、行气固脬的功效;输尿管耳穴、尿道耳穴可清热利湿、疏泄水道;三焦耳穴可下气消食、利水化浊;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上述穴位,可起到补益肾气、利水渗湿、通畅膀胱的作用[6];同时,对上述穴位进行按压还能调节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反射,提高膀胱对排尿的反射功能,增强膀胱括约肌控尿能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程度,减小尿失禁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采用耳穴探测器对穴位进行定位,可提高耳穴埋豆的精准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采用耳穴探测器下耳穴埋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尿失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漏尿耳穴尿道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分析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你被漏尿困扰了吗?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缘何会出现产后“漏尿”
陌生的尿道肉阜
前列腺术后漏尿一般是暂时的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