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20 02:53李洁居朝霞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系统性条目依从性

李洁, 居朝霞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发病率高,治愈率较低,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绝大多数CHB患者存在病耻感,而病耻感会使其生活质量低下,部分患者甚至隐瞒病情,不利于疾病治疗[3-4]。

压力管理是机体对感受到的威胁性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其管理策略包含锻炼、放松、行为自控、认知治疗等,压力会对人体的心理、生理健康等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系统性压力管理会根据患者实际压力状况,包含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等,协助其寻找压力源,并为其制定合理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压力,系统性地增强其自身正向信念[5]。为探究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其应用于CHB患者中,并与常规干预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期间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CHB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男49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平均(39.86±8.74)岁。观察组男47例,女28例;年龄19~70岁,平均(39.42±8.21)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CHB诊断标准;②首次接受治疗;③具备基本阅读、理解能力;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伴随内分泌疾病;②合并重要器官严重并发症;③妊娠期或哺乳期。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干预时间2周。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嘱咐其按时、按量用药;向患者介绍疾病感染、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感染的后果;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叮嘱其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注意观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观察其是否存在并发症发生前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干预时间2周。具体内容如下。

1.2.2.1 组建系统性压力管理小组 该小组成员由1名CHB临床医师、1名心理学专家、1名护士长与3名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相关培训,并最终通过考核。

1.2.2.2 评估和计划 患者入院第1天下午,医护人员收集患者详细个人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建立患者个人评估档案,给患者发放相关自测问卷,按照问卷填写结果评估患者自护能力、认知能力、情感需求以及消毒隔离知识掌握程度等,寻找患者存在的问题;在确定问题后,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预期效果等与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制定管理方案。

1.2.2.3 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内容 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与放松疗法,其中,①认知干预:从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共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心理诊断。向患者介绍CHB相关信息,通过与患者交流,并了解其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二阶段——领悟。协助患者认识到自身不良情绪、行为的表现,让患者能够从自身发现因疾病而引发的不当观念;第三阶段——不良信念纠正。根据辩论方法来弱化患者存在的不良信念,使其认识到不良信念的危害性;第四阶段——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在患者入院第4天进行,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看待歧视,并向其讲解CHB感染方面的知识,使其了解疾病感染途径。第五阶段——心理疏导。心理学专家与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5次/周,30 min/次。第一至第四阶段连续实施1周。②行为干预:入院第2天,及时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等,先找出患者不良行为,持续干预3 d,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③放松疗法:给予患者音乐治疗、肌肉放松训练等疗法,并引导其进行冥想,平稳心绪,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1次/日。④社会支持:入院第1天开始,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以及再次宣教等,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6]。量表共有8项条目,其中前7项条目回答 “是”计1分,“否”计0分,最后一项条目回答“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所有时间”分别计0、0.25、0.5、0.75、1分,总分为0~8分,评分越低说明依从性越差。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评估[7]。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即社会排斥(9项条目)、经济歧视(3项条目)、内在羞耻感(5项条目)与社会隔离(7项条目),共有24项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总分为24~96分,评分越低,表明病耻感越轻。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I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8]。量表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与环境领域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采取百分制,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依从性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8评分为(7.04±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MMAS-8评分(P<0.05)。结果见表1。

表1 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

表2 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分,

2.3 病耻感

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总分为(52.52±5.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91±7.65)分(P<0.05)。结果见表3。

表3 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的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CHB发病率日益升高,再加上病程相对较长、易迁徙不愈等特点,导致患者不仅遭受疾病折磨,还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与心理压力等,常使其在治疗过程中难以有效遵医嘱坚持治疗。同时,CHB可伴有目黄尿黄,部分患者还会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最终影响疾病治疗进展与预后效果[9-11]。当人体大脑接收外来压力信号(如紧张、恐慌等)时,下丘脑会将信号传递至脑垂体,刺激激素分泌,从而引起肾上腺素分泌来对抗;若机体长时间处于较大压力,会产生压力蛋白,该蛋白累积量过高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动,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12]。此外,过高或持久的压力会对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常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与行为4个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效果等[13]。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由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心理学专家等共同协助,为患者提供系统且全面的压力管理治疗,逐步缓解其各方面压力,改善CHB患者的生活质量[14]。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其原因可能为该干预由心理学专家、疾病临床医师与科室护士等共同协作,能够给予患者更全面的治疗。首先,从患者在治疗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式,逐步培养患者正向、积极的信念,使其认识到不规范用药、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主动规避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其次,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同伴支持等,使其得到家属、病友的鼓励与支持,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15-16]。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其原因可能是:在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预期效果等,与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制定管理方案,更具针对性;患者家属能够起到督促作用,促使患者更好地落实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17]。此外,医护人员还会协助患者寻找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干预,同时叮嘱家属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家庭支持,使其得到亲人的关爱和理解,消除社会隔离,进而降低其病耻感[18-19]。在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可改善CHB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可能为患者通过系统性压力管理方案,了解并掌握疾病相关信息,并通过相关干预提高其依从性,确保治疗与干预的顺利进行,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患者还能够得到心理学专家提供的专业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减轻其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况,并通过鼓励患者亲友给予患者家庭支持、同伴支持等,增强其良好社会关系。此外,亲友的支持、病友的鼓励等均能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疾病治疗氛围,从而逐渐改善其生活质量[20]。

综上所述,系统性压力管理干预应用于CHB患者中,可提升其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并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系统性条目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